195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收到了一封從大洋彼岸寄來的信。
這封信極其特殊,不是寫在信紙上,而是寫在一張小小的香煙紙上,信中署名——錢學森。
這封信當天就被送到周總理手里,周總理當即叫人將信送到日內瓦會議上,交由當時外交部的王炳南。
這封信,也成為了錢學森能回國的關鍵!
一、茫茫歸國路
“也許啊我應該向你道個歉,如果你不是嫁給我,你會成為我們國家最好的女高音歌唱家,在你心里,一定會很遺憾吧?”
“我想說,這個國家可以沒有像蔣英這樣的歌唱家,但不能缺少像錢學森那樣的科學家.......這不是遺憾,這叫光榮!”
2012年上映的電影《錢學森》里有這樣一段對話,形象而又生動地說明了像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對于中國的重要性。丹尼.金布爾將軍也說過,錢學森抵得上五個師的兵力,寧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可放虎歸山。
正是由于錢學森的重要性,他的回國之路才會異常艱辛。
1950年,在美的錢學森預備攜全家回國。中國科學院十分關心錢學森的回國計劃和行程安排。他們擔心,美國恐怕不會輕易放人。
7月時,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四光便和副院長陶孟和、竺可楨共同給錢學森出主意,要他實行迂回回國計劃。先去歐洲,再從歐洲回到中國。
但是出于時間緊張,加之美國方面有諸多困難,這個計劃并沒有實現。
1950年8月22日上午,美國海軍次長金波爾再次挽留錢學森,錢學森講自己已經從加州理工學院離職,即將要回到中國了,并謝絕了對方的挽留。
得到錢學森的回絕后,金波爾立即撥通美國司法部的電話,要求對方阻止錢學森回國。
當天下午,錢學森便攜全家坐飛機離開華盛頓,預備去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搭乘飛機回國。卻在機場被美國移民局攔下了。
美國移民局總稽查艾倫.朱爾向錢學森宣布由司法部駐洛杉磯執行法官簽注的不準錢學森離開美國的命令。理由是錢學森攜帶有美國機密文件,不可擅自離開美國。
可是據后來加州理工學院院長所說,錢學森帶的壓根不是政府機密文件,只是一些他個人的研究心得和一些沒有公開售賣的書籍。機密文件只是一個借口,美國方主要覺得錢學森回去是個威脅。
不僅如此,美國9月份時還以錢學森違反《移民法》為由,將錢學森關進了位于洛杉磯以南特米諾島的司法部監獄,關押十五天后,錢學森才被朋友用一萬五美元的重金保釋出獄。
錢學森在美國移民局的聽證會
得知消息的中國方自然也很擔心。1950年9月24,李四光以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主席的名義分別致電了聯合國大會主席安迪、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書記克勞瑟博士,甚至還致電了美國總統杜魯門,希望能夠恢復錢學森的自由,并且放他回國。
9月25日,郭沫若也開始聯合各方力量開始譴責美國用不正當理由扣押錢學森的行為。
同時,吳有訓及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副所長錢三強聯名致信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希望科學院能夠大力支持遠在美國的錢學森,給他的家人發生活補助費。
不久之后,中國科學院就決定,立即聘任錢學森為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并且每個月向他的家人發放補助金。
在這之后,中國科技界和教育界的人士都聯合起來,不斷向美國抗議,也正是這股力量,推動了錢學森的回國之路。
艱辛困境,歸國成為難題
從錢學森回國被扣押事件開始,中國外交部就對此事進行了關注。但是外交部并沒有第一時間進行發聲。
一方面,外交部正在不斷收集西方和香港媒體的相關報告,盡可能多地了解事情原委和各方力量對事件的看法。另一方面,外交部美澳司第一科科長凌青與柯柏年司長曾對是否由外交部發表聲明一事做過討論。
他們認為,美方扣押錢學森的根源在于錢攜帶了美國政府的秘密文件,不論真實與否,這個理由至少說明美國方扣押錢學森的初衷在于擔心國家安全。一旦放錢學森回國,很可能會影響中國未來的科技軍事發展,從而撼動美國的地位。
因此,最終二人決定先暫時不由外交部發聲明,轉而聯系中國科學院,希望先借民間群眾團體機關發表宣言,與美方進行通電。
之后,美國軍方公開對錢學森的檢查結果。表明錢學森帶走的文件并不屬于國家機密。
因此在1951年,美國司法部移民局認為錢學森可以離開美國,但是并不是正常離開,而是被遣返出境。理由是錢學森為共產黨黨員。
中國外交部很快就從《參考消息》上看到臺灣媒體報道的消息,得知了錢學森即將被遣返,不過,他們十分擔心,此次遣返并不是遣返回大陸,而是送去臺灣。
于是,外交部美澳司就此事請示了章漢夫副部長,希望外交部在美國方面能動用力量施以援手,不可讓錢學森被送到臺灣去,而是要讓他能直接回大陸。
然而,美國軍方勢力出手了。
他們卡在中間,決不允許將錢學森放回國,將其軟禁起來。從1951年到1953年之間,外交部一直在設法探尋錢學森的消息,甚至還通過新華社的同志聯系歐洲共產黨方面的關系,設法協助錢學森安全回國。而1953年1月的一封電報,徹底將希望打碎。
1月18日,外交部受到了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館的回電,電報稱,錢學森無下落。
三、日內瓦會談,一封信成為突破口
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十多年里,陸陸續續不斷有在華美國人歸國。只要是正常未觸犯中國法律的,基本都不會受到扣押。
在朝鮮戰爭期間,由于一些美國軍事人員入侵中國領海、領空被逮捕,美國方迫切希望中國能讓這些人回美。與此同時,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政府出臺各類法律法規嚴禁中國留學生返回大陸,許多如同錢學森一樣,希望用學到的知識創設新中國的人才空有回國心,卻被美方阻攔。
因此,其實中美雙方都有通過談判使得本國人民得以順利回國的需求。而1954年在日內瓦召開的關于朝鮮與印度問題的國際會議就為中美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接觸機會。
不打無準備之仗,中國方為此事進行了精心的準備。首先,中國擬定了《關于美國政府扣留虐待我國留學生發言》的初稿,在稿子中,中國方選定了錢學森等人為具體事例,向美國方提起控訴,并希望美方能盡快放人。
前前后后,中美進行了三次會談。終于在第三次會談上,美方松了口,表示可以放其他人離開,但是只有一個人不允許離開美國,那就是錢學森。
日內瓦會議
錢學森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導彈專家,回到中國對于美方來說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中國方為此事,和美國方接觸了不下十幾次,得到的結果都是錢學森不可以回國。即使中國方為表誠意,先釋放了四名被逮捕的美國飛行員。
美國代表約翰遜還是不肯松口,并且他直言,中國沒有證據表明確錢學森是被強迫留在美國的,而且他也沒有正當回國的理由。
中國方腦袋都大了,如今連錢學森都不能聯系到,如何去直接證明錢學森被迫害,急切想歸國呢?
此時,一封關鍵的信送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的手里!
這封信正是出自錢學森之手,小小的香煙紙上寫滿了歸鄉之情切。而這封信,也經歷了九曲十八彎,才順利抵達中國。
錢學森知道自己一直處在監視中,因此將這封信夾雜在給妻子的家書中,送到了其夫人蔣英手里。隨后,蔣英轉給在比利時的妹妹蔣華,由蔣華轉寄給錢學森在上海的父親錢均夫。
錢均夫在看到兒子的信后,把信又轉寄給了陳叔通,并且稱“小兒錢學森為欲歸之志愿不遂,最近又看到同學中之放回者,特附來信,懇鑒查其苦衷,得使向中樞說。”
大意就是錢學森看到其同學陸續有放歸回國的,回國的心也更加急切,希望陳叔通能從中幫忙,向中央匯報情況。
陳叔通聯系了自己的好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希望中國科學院能從中設法幫助。
很快這封信到達了周總理手里,并且立即送往中方在日內瓦會議上的代表王炳南手里。
拿到這封信,中方代表不禁松了一口氣,這不就是證據嘛!
中美雙方再次進行會談,王炳南據理力爭,力勸約翰遜放錢學森回國。美方也開始動搖,最終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不顧國務卿杜勒斯的勸阻,決定同意錢學森回國。
艾森豪威爾總統
當時,美國國防部極力反對錢學森回國,他們認為錢學森回國意味著將其專業領域的卓越建樹帶回了中國,意味著他能幫助中國制造先進武器,意味著他能帶領中國解讀美國的先進科技。
不過,有總統同意,國防部再如何阻撓都成為了無用之功。
1955年8月4日,美國司法部移民局發布通知,通知指出:司法部原先于1950年發布的不允許錢學森離美的命令已經撤銷,錢學森可以離開美國。
錢學森接到通知的當天,便致電香港中國旅行社,告知他們自己將于下月回國。
9月17日,錢學森一家在聯邦調查員的監視下登上駛往香港的“克利夫蘭總統號”游輪。為了保證錢學森的安全,錢學森父親錢均夫通過香港海岸電臺呼叫克利夫蘭總統號,請求穿著將電報轉交給錢學森。
電文中,錢均夫告訴錢學森一路要注意安全,將托人去邊境車站接你。
原電文為政府將托人去邊境車站接你,但是為了穩妥,最終刪去政府二字,改為以錢均夫一個做父親的名義告訴錢學森這件事。
10月8日,克利夫蘭總統號抵達香港。錢學森一家立即換小艇到了九龍尖沙咀警察碼頭,上岸后立即轉移到九廣車站警察分駐所。當天下午,錢學森一家乘坐火車抵達深圳。
中國科學院代表朱兆祥和廣東省人民政府交際處的邵副處長在車站迎接。
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群眾的關心和幫助下,在各界社會力量的幫助下,錢學森終于安全回到了祖國!
錢學森的茫茫回國路,走得艱辛異常。這份曲折與困難,證明了中間錢學森和中國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不放棄。
與其說一封信是關鍵,不如說每一步都是關鍵。外交部的努力、中國各界社會力量的支持、錢學森本人的恒心.......一點一點聚集起來,最終才能促使日內瓦會議上會談成功,順利回國。
回國后,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立即成立,錢學森當即被任命為院長,領導中國的導彈研制中國。他將在美國的所學所長統通運用在探索中國導彈研制和中國科技發展上,既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讓中國立于世界之林,擁有自己的導彈,不被美國等國家威脅。同時也為中國培養了大量人才。
對于這番成就,錢學森看得很淡,他講,“一切成就歸功于黨,歸功于集體,我本人只是恰逢其時,做了該做的工作,僅此而已。”
這大概就是功勛的精神與力量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