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2025粵影之光——中國·廣東電影產業推介會”在北京舉辦。本次推介會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廣東省電影局、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廣東省電影家協會、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主辦。
在作品推介環節,數十部優秀廣東影片依次登臺。介紹中,民族歷史電影《英雄三元里》作為廣東省重點項目題材得以展示,獲得在場人士的高度關注和期待。該影片由中視金諾影視文化、廣州群英薈萃文化傳媒出品制作,經中宣部劇本策劃規劃中心座談指導,以中國近代史上人民群眾第一次自發武裝、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的“三元里抗英”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鴉片戰爭爆發后,英軍攻占廣州城,飽受鴉片侵害的百姓生活在至暗時刻。何玉成、韋紹光等人召集眾鄉百姓在三元古廟集合,不畏強暴,團結一致,抵抗外夷,保衛家園的感人故事,展現出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抵御外侮的民族氣節。作為聚焦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三元里抗英事件的歷史題材電影,其價值呈現在民族精神、歷史敘事、文化傳承、時代意義四個維度,將為觀眾呈現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故事,更為廣東電影產業再添一部佳作。
該影片由優秀青年導演王一諾擔任總制片人、編劇、導演,著名演員嚴屹寬領銜主演,王光輝友情出演,劉秋實、孫昊等青年演員主演。項目籌備一年多,歷經數次采風和劇本打磨創作,于去年11月底正式開機,獲得了廣東省電影局、廣州市委宣傳部、白云區委宣傳部,三元里街道辦及佛山市、江門市、云浮市委宣傳部等多部門大力支持。
電影《英雄三元里》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一次深刻詮釋,展現了百姓團結抗敵的壯麗場景。導演王一諾強調,影片用當代視角審視歷史,試圖探尋智慧,力求讓觀眾在歷史追溯中有新思考,引發對當代社會的深思。影片除再現歷史事件外,恰當融合了廣東粵劇、醒獅、嶺南文化風貌等元素,力求尊重歷史真實性的基礎上,賦予其新的時代解讀,增強公眾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這是廣東豐富的地域特色與深厚文化底蘊的生動體現,讓觀眾通過歷史感受到嶺南文化的力量。權威專家表示,該影片題材重大、情節跌宕,展現了強烈的現實意義與教育價值,在當今影視市場中,彌足珍貴。
影片通過還原戰斗場景,展現中國人民面對外敵時 “不畏強暴、血戰到底” 的抗爭精神,與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等歷史事件形成精神脈絡的延續,詮釋反抗侵略的民族氣節,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載體。同時,影片以普通民眾為主角,刻畫他們在國難當頭時自發組織、手持農具對抗英軍的壯舉,打破“英雄敘事=精英人物”的傳統框架,凸顯人民群眾才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這種“平民英雄主義”能讓觀眾直觀感受到中華民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底色,激發對平凡人身上家國情懷的共鳴。
導演王一諾在創作中注重“大事不虛,小事不拘”,既嚴格考證英軍裝備、清代服飾、嶺南建筑等歷史元素,又通過戲劇化手法制造人物沖突、群像塑造等增強故事張力,平衡歷史真實性與藝術感染力,避免了歷史電影的枯燥,讓歷史題材更具觀賞性,助力年輕觀眾主動走近歷史、理解歷史 。
影片力爭還原被埋沒的微觀史實,填補銀幕空白,通過三元里民眾的抗爭歷程,隱喻團結協作的當代價值。全球化競爭加劇的今天,中華民族需延續 “共御外侮” 的精神傳統,凝聚民族共識,應對國際挑戰。因此,影片的歷史鏡像映照現實,具有文化傳承和時代意義的雙重維度,激發奮進力量。
據悉,《英雄三元里》正在后期制作中,計劃2025年9月在全國院線上映,將制作中文版和粵語版,希望通過文化保真、市場細分、藝術增值的三重邏輯,實現歷史敘事、地域文化與商業效益的平衡,為中國電影的本土化、多元化創作提供新范式,助力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創造性轉化與傳播,通過民族精神的激活、歷史敘事的創新、文化傳承的落地、時代議題的回應,形成“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以影興業”的疊加效應。作為廣東重點影視項目,這種創作路徑不僅為同類歷史題材電影提供范本和勇氣,更彰顯電影作為 “國家文化軟實力”載體的深層功能,在銀幕上構建民族精神的坐標系,在市場中探索傳統歷史文化的新生路,為 “講好中國故事” 提供可復制的創作范式,助力廣州打造“近現代歷史文化名城”品牌,推動嶺南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