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視頻引起了新西蘭網友的關注。
官方部門介入了調查,視頻中的餐廳經理,也出面澄清。
01
啥情況?華人餐廳在院子里曬魚
帖子寫道:“有沒有其他人看到這個視頻短片?據說是在Mount Albert一家餐館后面,有魚掛在晾衣繩上。”
發現君去扒了原視頻,是在kiwihumour的ins賬號上,已經有700多個點贊。
不少人對此表示不解。
有人直接吐槽“天哪這是給人吃的東西嗎”。
有人開玩笑說這應該是為了捕捉貓咪而設的陷阱。
當然,也有人是懂亞洲人的,出來科普。
在視頻評論區,有人寫道:“老派亞洲人解凍食材的方式”。
在論壇上,有人也表示見過類似的現象: 我亞洲鄰居會把雞掛在晾衣繩上。 我會多問。
02
餐廳經理:不是我們的魚
視頻熱度太大,引發了官方部門的關注。
奧克蘭市議會的一名食品安全官員在周三造訪這家位于Mt Albert的這家面館,并取消了其A級衛生評級,改為D級。
這家餐館被認定為New North Road上的932燒臘面館(932 BBQ Noodle House)的后院,因為附近堆放的舊招牌暴露了身份。
餐館經理Alice Lau在周三對記者表示,視頻中晾曬魚的地方是他們與樓上住戶及街邊其他商戶共用的空間。
她強調,這些魚并不屬于餐館,也未被用于餐廳菜單中。
“我們可以確認這些魚是住戶的……并沒有用于顧客的食物中?!彼f。
“我已經和那位租戶溝通過了……他們也感到很抱歉,并向我們道歉了,他們保證不會再發生。”
03
餐廳聲譽已受影響
Lau表示,這段視頻嚴重影響了餐館的聲譽。
奧克蘭市議會許可與環境健康事務首席專家Veronica Lee-Thompson在給RNZ的聲明中表示: “整改通知中明確禁止在餐廳外晾曬魚或其他任何食物。 ”
Lau認為,網絡上很多人缺乏對文化差異的尊重。
她沒有和網友互動,因為她不想“火上澆油”。
“大家不停地在想象,把事情和我們餐館,還有亞洲的文化聯系起來,討論我們是怎么做飯、怎么吃飯,太多了。事情越來越失控。
“但我們也很無助……我不知道還能做什么。我只有一張嘴,沒辦法堵住所有人的嘴,也無法改變他們心里在想什么。
“我們一直都盡最大努力提供高質量的食物,保持干凈整潔,為所有顧客服務。
“但現在感覺視頻被不斷轉發到其他平臺,又變成一個新的話題,事情持續惡化,我們現在真的感到很絕望?!?/p>
Lau還解釋道,餐廳確實會使用一種罐裝咸魚,主要用于三道菜品,每次只用一小勺。
這種咸魚由海外食品公司供應,并非本地自制。
雖然她自己并沒有制作風干咸魚的經驗,但她表示,這是一種中國古老的傳統保存食物的方法,各地有不同的做法和處理方式。
“比如在很久以前,為了保存食物,人們會晾曬肉類……因為那時候沒有冰箱。
“被曬干的不只是肉類,還有蔬菜……等要吃的時候泡一泡再烹飪,可以包餃子、做包子、炒菜,用處很多,就像新鮮食材一樣,只是味道會不同。
“這是一代代人傳下來的傳統,年輕人從老一輩那里學來?!?/p>
她補充說,一些人會懷念童年時的味道,而現代的商業化食品往往難以還原那種原汁原味。
“現在的食物很多都沒什么味道,人們年紀越大,越會想找回那些記憶中的味道。”
04
類似事情不稀奇
之前發現在澳洲悉尼的事情,和這個類似,但是比這個鬧的更大。
當年澳洲九號臺報道了悉尼西區Marrickville的 鴻祥飯店臘肉事件。
餐館平日的食材里有臘肉,干脆直接掛在晾衣架上,在后院風干,那些肉也是掛在垃圾桶旁邊,有市民拍下發給了 A Current Affair節目組,餐館的衛生狀況就此被曝光。
當年引發了一場網絡大戰,一部分人認為這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一部分人認為這不衛生。
類似的事情在海外一直層出不窮。
早在2014年3月24日,紐約之聲網站就曾經發布過一篇名為《家庭制臘肉可能觸發鄰里大戰》的文章,文章中提到:
“即使是在美國一些像紐約一樣的大城市里,有港式餐廳或超市售賣臘肉,中國移民家庭還是更喜歡自己做。
“于是,就有了中國移民家庭在陽臺、窗戶或者后院里曬曬臘好的豬肉、魚肉或鴨肉這樣的場景。
“然而,這樣的做法讓他們的美國鄰居們非常焦躁不安,甚至反感,尤其是那些從臘肉上散發出來的醬料的味道,更惹來各種抱怨?!?/p>
但是這依然無法阻止華人親手做臘肉的心。
很多留學生也自己動手做熏臘肉。
臘肉一掛,從此異鄉成故鄉,瞬間有了回老家的感覺。
05
后曬肉要小心
有不少新西蘭人華人,也在后院熏制臘肉。
如果大家也想在自家后院晾曬臘肉、魚干等傳統食材,請注意以下幾點:
注意天氣與濕度
新西蘭尤其是奧克蘭,氣候潮濕多變,并不適合長時間自然晾曬生肉。潮濕容易導致肉類發霉或滋生細菌,影響食品安全。
避免靠近垃圾桶、污水管
確保晾曬區域干凈、通風,并遠離垃圾桶、污水管或動物可能接近的地方。
使用專用架子或食品級工具
盡量不要將肉類掛在衣架或晾衣繩上,可以準備獨立的晾曬架、食物網罩或封閉容器,既更衛生,也減少異味傳播。
遵守市政規定
部分城市或社區對戶外處理食材有明確規定,建議提前查閱所在地區的市政條例,避免違規操作被舉報。
文化的差異需要理解,味道的傳承也值得尊重,但是這些的前提,是保持禮貌與衛生。
你怎么看“曬肉風波”?
ref:https://www.reddit.com/r/auckland/comments/1k37jr9/anyone_else_seen_this_reel_of_fish_on_the_clothes/
https://www.rnz.co.nz/life/food/auckland-noodle-house-explains-why-there-s-fish-on-the-washing-line
https://www.sydneytoday.com/content-14694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