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家在新西蘭開餐館的華人全家爸媽加孩子全家被抓,還被判罪,十分罕見。
案件也在新西蘭本地論壇上引發廣泛討論。
有人呼吁將這家人驅逐出新西蘭。
也有部分持另類觀點,認為這種事發生,是新西蘭社會治理本來有問題。
01
郵件包裹可疑,引發海關關注
2023年10月,新西蘭海關設在奧克蘭Mangere的國際郵件中心接連發現從中國寄來的航空包裹存在異常。
這些包裹體積不大,卻密集地寄往霍克斯灣的內皮爾市與東海岸的吉斯本市的多個住宅與商業地址。
郵政清關系統的記錄顯示,在短短幾周時間內,某一小型鞋店“Size Shoes”的地址反復出現。
這家鞋店位于內皮爾市中心Dickens Street,是一家看似平常的零售店鋪。
包裹的內容申報多為“衣物”或“鞋子”。
然而,海關X光掃描卻發現,內含物與申報品項明顯不符。
更引人注目的是——這些包裹的重量普遍偏重,并被探測出有濃重煙草味道。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海關工作人員加強了對來自中國的航空包裹的抽檢。
僅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期間,海關共檢視了132個可疑的國際郵件。
結果令人震驚,海關查獲了23.6萬支香煙和110多公斤散裝煙草。
這些全部未申報、未繳稅,通過夾藏在茶葉包裝、衣物之間甚至“耐克”運動鞋盒中的方式,試圖蒙混過關。
海關官員將包裹源頭與投遞目的地逐一比對,發現其中超過一半的包裹地址指向“Size Shoes”鞋店。
其余則寄往附近另一商業地址,以及吉斯本多處住宅。
02
調查發現,移民全家都參與
結合包裹頻率、商品類別、目的地址及夾藏技巧,海關調查人員迅速做出初步判斷:這并非個體行為,而是一次有組織、持續性的走私網絡。
海關立即展開針對“Size Shoes”的背景調查,并聯絡警方與稅務部門聯合介入。
調查發現,這家看似普通的店鋪,實際上是整個網絡的核心節點。
這些包裹大多以“家庭用品”和“衣物”等為幌子,夾帶著未申報的香煙與散裝煙草。
散裝煙草往往藏匿于“茶葉包裝袋”中,與運動鞋盒一同裝入快遞箱中,收件人則是“Size Shoes”鞋店。
這家鞋店的老板身份也隨即被調查人員確認。
店主名叫Jielong Liu,也被稱為“Jay”,現年36歲,是一位擁有新西蘭永久居民身份的中國公民。
除了經營鞋店外,他還在位于吉斯本的一家中餐館“Asian Food House”兼職工作。
這家餐館由持新西蘭工作簽證的Jiepeng Liu(31歲,中國籍)經營。
而Jiepeng Liu的父母——Canbin Liu(62歲)與Xueling Cao(60歲)則是餐館的法定業主。
調查人員提取了Jielong Liu的電子設備數據。發現從2020年到2024年之間,他共收取了另外139批同類包裹,包裹同樣以類似方式夾藏煙草制品。
案件從此開始進入收網階段。
03
走私煙草銷售收入 比餐廳更高
2024年2月,警方接獲線報稱,吉斯本的Asian Food House在柜臺下售賣香煙。
次月,海關人員在偵查中發現:
餐廳工作人員,包括Jiepeng Liu與Xueling Cao將棕色小紙袋交給顧客,對方支付20紐幣現金。
他們還發現,多名顧客在餐廳門口做出抽煙手勢,示意購買香煙。
搜查該餐廳及其他涉案地點后,海關共查獲超過11萬紐幣現金,大量香煙及散裝煙草。
調取的監控錄像顯示,這四人及三名未確認身份的員工在柜臺上共售賣煙草產品539次。
通過分析Jielong Liu的手機,發現其與一家中國貨運代理公司有通信記錄,內容涉及如何將鞋子與香煙一同運入新西蘭,并討論規避安檢的技術方法。
2025年4月22日,吉斯本地區法院開庭審理,罪名為欺詐逃避海關稅收、進口違禁物品、持有與銷售未完稅商品。
四人全部認罪:
Jielong Liu,又名Jay,36歲,中國籍,新西蘭永久居民,被捕時為鞋店店主,為主要的包裹簽收人,手機中有大量走私證據,判處8.5個月居家監禁;
Jiepeng Liu,又名Leo,31歲,中國籍,持有3年工作簽證,被捕時為餐廳廚師,2023年抵達新西蘭,也是部分包裹的簽收人,判處7個月家庭拘禁;
Jiepeng Liu的父母,62歲的Canbin Liu和60歲的Xueling Cao,均為新西蘭永久居民,是餐廳法人,各被罰款10,400紐幣,支付法院費用$260。
在本案中,有$106,421紐幣現金和大量空煙盒包裝就是在Canbin Liu和Xueling Cao的車內發現的。
他們也被多次目擊將棕色小紙袋交給顧客,并收取20元現金。
法官Warren Cathcart在判決中表示,本案的欺詐行為經過周密計劃,時間跨度長達25個月,對海關稅務制度造成了嚴重破壞。
吉斯本地區法庭
法官指出,香煙與煙草的銷售數量遠遠超過了該餐館的食物銷售量,說明該餐館實為非法交易的前臺。
對于這對犯事的父母,法官說,量刑時考慮了Canbin Liu和Xueling Cao的 “個人情況”。
“他們有能力支付罰款。”法官說。
04
有人呼吁驅逐 有人認為是制度不好
這一案件也在新西蘭引發了廣泛討論。媒體的報道下面有300多條評論,而且意見也很分散。
一部分新西蘭人認為,這種移民應該驅逐出境。
“所有涉案人員都應被驅逐出境,他們在新西蘭的資產應被沒收并變賣,所得資金用于禁煙運動。
“他們顯然違背了新西蘭對移民的設定標準。”
但還有部分新西蘭人認為,這個家庭就是運氣不好,被政府給搞了。
有網友說,“他們賣得比商店里便宜,這很好。”
還有人說,“嗯,當價格上漲800%后,這是意料之中的。”
甚至有人說,“政府厭惡競爭,下次別再被逮住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
05
背后是新西蘭政府失敗的禁煙運動
原來,這些“內涵”評論反映了新西蘭不少民眾對于新西蘭政府“禁煙政策”的不滿。
早在2010年,新西蘭國會的毛利事務特別委員會提出了一個“無煙2025”(Smokefree 2025)計劃,并被政府采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雄心勃勃的公共衛生倡議。
該計劃是到2025年將每日吸煙率降至5%以下。后來的歷任政府采納了這一目標,并制定了《無煙奧特亞羅瓦2025行動計劃》。
其中有n多的行動方案,但實際上影響最大的就是“加稅”。
每年加稅導致新西蘭香煙變得高攀不起。
根據2024年初的報道,一包25支香煙的平均零售價已超過$41紐幣。
一位新西蘭網友這樣描述:“1980 年,50克煙草是1紐幣,我當學徒的(周)工資是82紐幣,以今天的價格計算,周工資需要12000紐幣……”
慢慢地,越來越多新西蘭人認為政府這不是在搞禁煙,而是在借機搞收稅。
高價香煙刺激出非法走私和黑市,也讓香煙成為僅次于現金的硬通貨,導致大量小店被砸被搶,目標都是香煙。
一些小店業主嚇到不敢賣煙。還有一些則不斷加碼安保設備,甚至把自己關在店籠子里。
到了最近幾年,明眼人已經都出,“無煙2025”計劃徹底砸了,玩不下去了。
所以,當年的新西蘭政府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贊譽,并被視為全球領先的控煙國家。
而隨著2025年臨近,必然有一屆政府要去為此“擦屁股”。
2023年,新西蘭本屆新一屆聯合政府終于宣布,廢除相關立法,終止了“無煙2025”計劃。
政府表示,廢除的原因包括對經濟影響的擔憂以及犯罪活動增加。
立法廢除之后,聯合政府表示,“仍致力于2025無煙目標,但將采取不同的監管方式”。
這一決定引發了公共衛生專家和倡導者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將削弱多年來在控煙方面取得的進展。
而在2023/24年度,毛利人(2022/23年度吸煙率為17.1%,2023/24年度為14.7%)和太平洋島民(2021/22年度為18.1%,2023/24年度為12.3%)的每日吸煙率繼續呈下降趨勢,但按照趨勢,到2025年,這兩類人群的日常吸煙率都無法快速實現低于5%。
署名David Gourley的新西蘭網友今天說,“如果你覺得禁煙是現實的,那么你也會相信新西蘭可以做到禁毒。但所有這些政府,實際能做到的,其實只是創造了黑市。”
ref:https://www.nzherald.co.nz/hawkes-bay-today/news/gisborne-cigarette-smuggling-operation-four-sentenced-fined/ZFOIO5J7QBEQJN2BLRRSAHCF7M/
https://www.stuff.co.nz/nz-news/360662686/napier-shoe-shop-centre-tobacco-smuggling-racket
后花園視頻推薦
及時接收更信息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