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4月22日是第56個世界地球日。2025年世界地球日的全球宣傳主題為?“我們的能源,我們的地球”(Our Energy, Our Planet)?,旨在呼吁全球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并設定到2030年將全球清潔電力產量增加兩倍的目標。自然資源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組織開展第56個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明確活動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本次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引領大學生積極投身科技志愿服務事業,應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要求,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的號召下,結合“翱翔之翼”大學生科技志愿服務項目和“大學生在行動”生態環境科普活動,重慶交通大學聯合重慶市環境科學學會、重慶市生態環境科普聯盟開展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世界地球日生態環境科技志愿服務活動。
2025年4月22日,在重慶市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重慶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環境給排教工黨支部書記楊延梅教授的指導下,重慶交通大學的“綠色天使”志愿者們(綠色天使:傳播生態環保知識,踐行生態環保志愿服務的積極向上的青年)在重慶交通大學南岸校區和海棠溪街道開展“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進校園、走進社區生態環境科普宣傳活動。活動中,“綠色天使”志愿者們向過往師生和居民們發放了 “海洋藍碳”“碳達峰 碳中和 我們在行動”“護好大水、喝好小水”宣傳冊和 “重慶市市民低碳公約”“市民低碳生活內涵” “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范”宣傳單等科普宣傳資料千余份。
此次“世界地球日”走進校園、走進社區生態環境科普知識宣講得到了師生和社區居民們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評。活動普及了海洋藍碳的概念及其對氣候變化的緩解作用、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目標與實現路徑、節水行為規范和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提高了公眾對低碳環保的關注,推動了低碳生活和綠色環保行為的積極踐行;與此同時,志愿者們的志愿服務精神、生態環境科普實踐能力也獲得了提升。參加活動的志愿者主要有:付圻、楊思楠、彭琳、徐淵、李欣宇、張根橋、謝天誼、何茂正等。
供稿:重慶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