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之際,駐滬海軍部隊聯合上海市雙擁辦在北外灘國際客運中心開展主題為“上海、海上”艦艇開放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人士登艦參觀,近距離體驗艦船的獨特魅力。
此次停靠在北外灘的是導彈驅逐艦西安艦、綜合登陸艦沂蒙山艦。
西安艦是我國自行研制設計生產的052C型導彈驅逐艦,有著“中華神盾”美譽,具有編隊區域防空作戰能力、對海超視距打擊能力。入列以來,先后圓滿完成第32批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中外聯演聯訓等任務。
沂蒙山艦是我國自行研制的071型綜合登陸艦。主要擔負快速、立體、機動登陸作戰,執行撤離僑民、輸送救災物資、提供醫療救援等使命任務。近年來,多次參與聯合演習、非戰爭軍事活動等重大任務。
據了解,此次2艘海軍現役主戰艦艇均是首次對上海市民開放。沂蒙山艦戰士石浩臻告訴記者,此前曾多次隨艦抵滬,但這還是第一次靠泊北外灘,“第一印象就是,這里很漂亮、很繁華。”
艦艇開放首日,雖然伴隨著綿綿細雨,但已預約登船參觀的市民仍絡繹不絕,其中不乏退役軍人。“這艘軍艦15年完工,是我們公司建造的,我也算是一名見證者,之前聽聞西安艦海軍節靠岸北外灘,我就想一定要來。”中國船舶工業集團退休職工葛珺說道。在沂蒙山艦上,76歲的蔡老伯穿著海軍條紋衫拍照參觀,他說他已退役五十多年,對海軍有著深厚的感情,看到如今海軍的技術裝備如此強大,發自內心的自豪和驕傲。
艦艇開放活動現場設置了心愿簽名墻、主題打卡點等區域,還為登船的游客準備了繩結演示、裝備展示、海洋科普等活動。碼頭中央,駐滬海軍某基地官兵以快閃節目的形式介紹海軍歷史沿革和發展成就,海軍軍醫大學軍樂隊奏響《人民海軍向前進》,上海音樂學院弦樂隊唱響《我和我的祖國》等經典歌曲,上海浦南海鷹學校的學生組織旗語操表演,引得不少觀眾駐足觀看、隨聲高歌。
“折個紙船當艦艇,長大我要當海軍……”一群操著四川話唱兒歌的孩子成了舞臺焦點,據了解,這群孩子是專程從四川省華鎣市海軍希望小學來參加活動的,駐滬海軍某基地每年都會邀請援建學校師生參加“看上海”國防教育實踐活動,為山娃打開“向海”的窗。“以前孩子們只在屏幕里見過軍艦,自從與軍艦零距離接觸后,回到學校里都嚷著要好好學習,長大去當光榮的海軍。”帶隊老師白青松告訴記者。
在“海洋、海權、海軍”主題知識展板前,一群來自上海市中小學校的學生聚在一起,為現場的海軍知識問答做準備。“人民海軍在哪里成立?”“江蘇泰州白馬廟!”“我國第一艘航母叫什么?”“遼寧號!”……面對主持人的各種問題,在場的小朋友們都能對答如流。看到現場眾多前來參觀艦艇的小朋友、青少年,沂蒙山艦戰士石浩臻感慨地表示:“希望他們長大了也能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站出來,也非常歡迎他們將來加入保衛祖國的行列中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虹口區雙擁辦表示,在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之際,此次艦艇開放活動不僅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到人民海軍的專業素養和先進裝備,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全民國防意識,激發了青少年心中的強軍夢想,生動譜寫了軍民魚水情的時代新篇章。
記者:顧儷
視頻:劉文
圖片:楊伯榮
編輯:顧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