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1997年,一家世界500強的日本企業,打著投資的稱號來到云南騰沖,表面上看是想要改善騰沖當地的經濟情況,但是心里卻盤算著他們自己的小九九。
在騰沖地方上下都準備接受日本企業10億元的投資計劃后,日本企業卻提出了一個要求,要地方政府拆除在云南騰沖中國遠征軍國殤墓園里,4個被刻上日寇軍官名字的雕像。
即便是再需要投資改善經濟的騰沖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后,都拒絕日本企業來投資,騰沖政府自然更不會同意日本企業提出的要求,錢誰都想掙,但也要讓自己站著把錢掙了。
原本以為中國人很容易就能把這4個鬼子雕像給拆了的小日本,難免有些意外,因為他們是帶著日本政府的任務來的。
早在過去,日本就多次提出要求中國拆除一些跪著的日本雕像,但是都沒有得到同意。
如果覺得內容過多,麻煩直接拉到最后一段,那才是我要告訴大家的話。國人要先不忘本,不忘恥辱,才有更多的決心地去罵海對面的敵人。
中國遠征軍
1938年日本陸軍總兵力擴充到34個師團,其中32個師團投入到中國戰場,當時日本的軍費投入在大中華地區為59.62億元,占日本國內GDP76.8%。但是在東北地區遭到了中國國內的巨大阻擊。
武漢會戰之后的日寇,因為成本代價等綜合因素,不得不暫緩對中國侵略,并且開始在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上開始瘋狂侵略。妄圖通過從南亞、東南亞侵入中國地區。
1940年6月,日本趁英國在歐洲戰場身處困境之機,脅迫英國關閉了中國唯一的對外口岸滇緬公路,英國被迫妥協,與日本簽訂了封路協定,企圖以犧牲中國為代價,阻止日本攫取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
與此同時,英國為了能夠達成與中國的中英聯盟,在1941年同中國簽署了《共同防御滇緬路協定》對此,中國正式派出遠征軍,前往滇西方向,然而此時的英國還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允許中國遠征軍加入緬甸戰場,要求中國遠征軍先在境內觀望日軍行動。
1942年,日軍通過緬甸,進入中國滇西,怒江以西的地界,被日寇占領多數,并且當時,日軍還第一時間切斷了在滇西抗日戰爭后方的唯一補給線,滇緬公路。
隨后仰光危機,請求英國士兵援助,這時的英國政府才讓中國遠征軍參戰,首批10萬人的遠征軍,唱著“槍,在我們肩上。血,在我們胸膛。到緬甸去吧,走上國際戰場”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103000人的遠征軍在首次的戰斗中,56480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國際戰場上的交鋒
中國遠征軍在國際戰場上,首次交鋒日寇是在同古地區,當時中國遠征軍接到的命令是,接替英緬聯軍在同古第一師的防務任務,協助他們撤退,并且防御同古。這是中日雙方在國際戰場上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但是隨后遠征軍遭到了來著日軍方面的猛烈進攻,英國的空軍力量幾乎被消耗殆盡,日空軍掌握了當時戰場的主要制空權,后來的英軍不顧與中方協議,私自撤退,導致原本能夠減少傷亡的情況,再次被擴大。
盡管最后還是成功從仰光撤出大量的部隊,但是英國投入的40000人,也僅有13000人撤離到了駐印度英軍基地,然而中國首次出征的103000人中,犧牲了56480人。僅僅擊殺了日軍4000多人。
第一次國際交鋒后,多名指揮官被撤職,隨后日本開始逐漸占據了主動。在國內戰場上,騰沖的淪陷,讓遠征軍明白,他們若還是一味只想撤退,國內的親人們就要遭受日軍的更大折磨。
1942年的5月,日軍得知中國云南境內的大量軍力前往中緬邊境,讓日軍抓住了機會,閃電占領騰沖。并且在怒江以西與中國國內抗日部隊隔江相望。
然而日軍在騰沖休息調整時,又做出了不要臉的事情,在城內,燒殺劫掠無惡不作。至少13000人因此慘死街頭,并且日軍當時還在這里研究釋放各種實驗室病毒,一度讓騰沖境內成為一座空城。
隨后,無數的戰略工事都在騰沖建設起來,一時間在騰沖周圍的男丁都被抓去修軍工建筑,
1944年,遠征軍第20集團軍,在休整過后,再次卷土重來。開始對當時在騰沖據守的7000日軍發動攻勢,打起了遠征軍在滇西反攻的號角。
騰沖在日本防御攻勢的加持下,像是一只鐵甲龜一樣,想要突破十分艱難。5,6月份還是云南地區的雨季,在天公不做美,地理優勢也不存在,但是中國遠征軍還有人和,還有軍魂。
風雨交加,還有傷病困擾之下,騰沖境內的老百姓也沒有閑著,在城里和遠征軍里應外合,在城內,給日寇下藥的下藥,斷糧的斷糧,讓日本軍隊軍心不穩,同時還不斷組織抗日小隊,在城里給日本軍添麻煩,雖然不能起到關鍵性作用,但至少也讓日軍開始分心。
最后的最后,中國在持續四個月的作戰,終于結束了滇西的戰役,遠征軍也取得了最后的勝利。騰沖反擊戰中,中國遠征軍共計犧牲18000多人,日軍6000多人被殲滅,其余被捕。而縱觀整個戰場來看。
中國遠征軍多次發起反擊,在英軍多次幫倒忙的情況下,投入人數總計40萬人,傷亡20萬余人。
不過遠在緬甸境內犧牲的烈士們,卻沒能得到當地人的保護。在緬甸的八莫,這個幾乎可以說中國遠征軍單獨解救的城市,不僅沒有烈士陵園沒有得到當地人的好好保護,反而還成為他們惡意破壞的對象。
在他們看來,首批中國遠征軍,沒能好好保護他們的城市,反而是被日本軍隊給打退了,于是對中國烈士不但沒有感激,還心懷不滿,導致如今這里的陵園雜草叢生,幾近成為了垃圾場。
國內騰沖的國殤墓園里,9168名烈士墓前,跪著4座手扣后背,刻著日軍軍官名字的雕像。在墓園的一旁,還有一個叫做倭塚的6000多日本侵略者的墓地。這些行為都讓日本方面感受到了極大的不滿,但是我大種花家的人就是剛。
日本曾經派人過來,要求中方拆除在這里的四座跪地雕像,并且曾經還想要帶幾具倭塚里的日軍尸體回到日本國內進行安葬。顯然是太過優越了。
日本人至今還不認清在歷史上對我們犯罪的事實,德國人承認過去對世界造成的破壞,至今還在為過去的賬買單,而日本還一味的對自己的錯誤認識不清。不愿讓后代人謹記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中方的三條件
在日方多次要求中國拆除國殤墓園的情況下,中國也給日本方面提出了三個條件:
一是要求日本拆除國內的靖國神社,停止任何供奉世界戰犯的行為。
二是要求日本按照歷史真實情況,將歷史內容編進教科書,讓日本的青少年認清歷史真面目。
三是向中國人民公開道歉。
這其實是日本該做到的最基本事情。但是一項都沒有做到,反而變本加厲,幾乎每一任首相都會到靖國神社去拜鬼,歷史教科書上,篡改了對外侵略的真實性。
既然日本方面做不到,那我們也就沒有理由要答應日本方面提出的要求。
前不久,看到鄭強教授說的一段話,他說日本的這個行為,應該讓我們國人重視,雖然說日本的靖國神社是對歷史的不尊敬,但是在日本人眼中,被他們說成了是護國英雄,所以值得去跪拜。
然而在中國,我們的護國英雄,卻少有人銘記,我國的屈辱史卻沒有人惦記。清明時節大家都拿去游玩度假了,又有多少人會在那些重要的時刻,到周邊的烈士墓或是烈士陵園去祭拜呢?
日本人傻嗎?日本人不傻。他之所以這樣做,是讓他們不忘本。國人每年都譴責日本的同時,是否自己也到過自己的祖先面前,去跪拜了呢?是否用行動告訴日本人,中國人沒有忘記過去受的屈辱,中國人沒有忘本。
不忘國恥,真的不只是說說而已。
我是阿良,善良的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