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末代皇帝有很多,有被趙高殺死的秦二世胡亥,有一生都被人掌控的漢獻帝,有上吊而死的崇禎帝,但我覺得其中最可悲可憐的大概要數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了。
在風雨飄搖的帝國沒落時期懵懵懂懂的走上政治舞臺中心的那一刻,溥儀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棄兒”了。
清廷不會要他,“皇額娘”們不會要他,日本人也不會真的要他,而到垂暮之年,終于遇到真愛李淑賢,卻已無福再享受這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生活。
1、隱患:年少時的縱欲
① 三歲入宮,不知親情為何物
第一次入宮的溥儀,還是個話也說不清楚的小孩子,一堆人每天對他畢恭畢敬俯首稱臣,喚他做“老爺子”!
但這一切,對一個三歲小孩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他太小了,他什么也不懂,但卻因為他的“血統”,他注定要為這名“老爺子”付出沉重的代價。
溥儀入宮有著名的三哭,被即將死去的慈禧可怕的面容嚇哭,在登基大典上被三響金鞭,以及最后一次在慈禧出殯那天的哭泣,這三次哭泣拉著溥儀遠離了本該在祖母庇護下幸福成長的童年,將他投入到一群太監宮女嬤嬤的手里。
據溥儀自己的回憶,小時候的他在紫禁城里常常感覺到非常的恐懼,太監們也都會陰森森地嚇唬他,很多時候,他并沒有感受到一個帝王應有的尊嚴。
可見森嚴的帝王制度最基本的就是要剝奪掉人們與生俱來的喜怒哀樂,壓抑、恐懼、孤獨、彷徨、自大才是環繞著童年溥儀的最真實情緒。
② 被太監宮女們“玩壞”了
那時候,圍繞在溥儀身邊最親密的人除了乳母王二嫫,就是那些天天謹慎伺候的太監宮女了。
又是一個帝國飄搖的末世,還是一個沒有實權的小皇帝,自然平日里除了玩耍還是玩耍,再沒有別的事情需要他操心了。
一個一心想玩的小皇帝,加上一群對“玩”非常精通的太監宮女,于是怎么玩,玩什么,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出,畢竟這些太監宮女最知道怎么陪主子“玩兒”了。
溥儀曾向多年的同事沈醉透露,在他十幾歲時,太監怕他跑出去,就把比他大不少的宮女推倒在他床上,有時候還不止一個宮女。
就這樣,因太監宮女的“不懂事”,卻給溥儀留下了終生不可磨滅的傷痛,甚至可以說是直接毀滅了他所有的婚姻。
2、婚姻就是一場冷暴力
皇家的婚禮,大部分暗含的依舊是濃烈的政治味道,即便是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最后階段,受封建思想沿襲的皇族權貴們一心想的仍舊是如果通過政治聯姻鞏固自己家族的地位,榮源在宮門之間為女兒婉容的婚事來回奔忙打聽的時候,他怎么也想不到這“天”會變得如此之快。
① 與婉容
按照清朝的祖制,婉容比淑妃文繡晚一天被迎進了紫禁城,這個她以為要待上一輩子的地方,即便面對溥儀的冷臉,她也賢淑的遵守了自己作為妻子和皇后的本分,性子溫婉的婉容在宮中處處與人為善,從不爭風吃醋,但夫妻生活的不和諧卻是婉容和溥儀都逃避不了的問題。
據說在新婚之夜,婉容“見了紅”,然而皇帝迎娶新娘這樣重要的國家大事,難道是測算日子的人疏忽了并沒有避開這樣的時間么?在清朝的歷史上,一共有三位皇帝在洞房花燭夜都沒能與皇后順利“圓房”,不得不讓人猜想這其中還有什么不可言說的緣由。
但不論婉容如何的好,溥儀對于這樁政治聯姻始終“愛”不起來,再加上夫妻生活的不和諧,溥儀與婉容終究是漸行漸遠,可憐最終婉容在經歷社會動蕩之后亦慘死于荒野,一代皇后,連個墓碑都找不到。
② 與文繡
文繡是與婉容完全不同的女子,如果說婉容是一只舉止優雅的孔雀,那么文繡就是一頭具有活潑靈氣的小鹿,也許在進宮初期文繡是想要扮演好一個妃子的角色的,但是隨著紫禁城的大門被一腳踢開,他們一眾人等統統被拎出去放在了生機勃勃的民國街頭,文繡的心就開始松動了。
溥儀不再是她的唯一了,她的眼前好像有一個更大的世界可以讓她去自由自在的探索,在紫禁城里待過的女人,更加渴求這份自由。
漸漸的,與溥儀的夫妻生活是否圓滿已經不再是文秀關注的重點了,她現在有一個更加高遠的目標,這個目標讓她不用再依附于誰。
終于,在1931年,文繡上演了一場震動天津的“離婚風波”。
皇帝被離婚,太爆炸了,這可是前所未聞的事情,這是文繡在追求進步與自由的道路上給百姓奉獻的一道飯后茶余的笑料與談資,但卻是對準了溥儀的心臟實實在在的開了一槍。
作為一個被趕出紫禁城的皇帝已經夠屈辱了,但凡是跟女人沾邊的事兒,都讓他特別敏感,他時時刻刻都在忍受她們那樣不可明說的眼神,在這種微妙的冷暴力中,溥儀在面對妻子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而現在,文繡不僅在向他施加這種冷暴力,還在眾人面前狠狠地給了他一個耳光,讓他如何能不恨呢?
③ 與李淑賢
離開文繡和婉容后的溥儀并沒有迎來自己想要的平淡,他的身份不允許他平淡,他認清的日本人可憎的面目,看到了一個新世界新秩序被火熱的建立起來,他不再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回到紫禁城關起門來做皇帝了,他知道一切都過去了,成為歷史的塵埃了。
他的雙腳開始觸到地面了,開始了“人”的生活,當他的堂弟溥仕第一次看見他在接受改造時自己蹲在地上洗衣服的樣子簡直驚呆了。
從那時開始,溥儀才慢慢的感受到一點點來自家庭和親人的溫暖,那是他做皇帝的時候從來都沒有體驗的過的感覺,于是,做一個平凡的人成了溥儀最想要的生活。
恰在這個時候,李淑賢出現了,在生活上給了溥儀無微不至的照顧,讓他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終于感受到了來自于家的溫暖。
1979年李淑賢在接受賈英華采訪時談起過,因為溥儀生理上的無能,確實給兩人的夫妻生活帶來困擾,婚后的李淑賢也因此長期失眠,神經衰弱。
3、被“玩壞”的只是婚姻么?
縱觀溥儀的一生,他都活的像一只玩偶一般,在紫禁城里,是權力和封建制度的玩偶;在虛幻的偽滿洲帝國中,是日本侵略者的玩偶;在勞改所,又是命運的玩偶,一切都是那樣的身不由己。
因為年輕時的宮女和太監給自己造成的傷害,但凡是跟自己結婚的女子都是不幸的,不僅她們,溥儀也不幸,在這種難以言喻的不正常的夫妻關系中始終都要或多或少的承受來自對方的冷暴力。
他這一生經歷了太多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重要到足以改變中國的歷史,在看不清前路的茫然中,他還在以自己的方式做著一點點的改變與努力,以他認為正確的方式。
可是,所有人都可以全身而退,只有他不行,他曾經有那么顯赫的地位,但他這一生之中,卻從來沒有完整地得到過一件東西,無論是江山、美人還是親情。
所以不禁要嘆息一句,被“玩壞”的只是婚姻么?還有人生啊!
記得在讀《我的前半生》的時候,從第一句話開始,就令我渾身不舒服,這不是一部完全的自傳,而是一個皇帝在新時代的一份懺悔錄。
在書的開端,溥儀搖身一變,成為一個京城的導游,帶領我們游覽了景山,北海公園,護城河,這些從前戒備森嚴的皇家園林,如今變成了游人如織的公園,溥儀把自己擺在了“導游”的位置上正正合適,畢竟他清楚這里每一寸土地的前世今生。
歷史的車輪,迅疾的碾過了,歡樂也好,悲傷也罷,慢慢的都不會再如當初那般力透紙背了,溥儀最終的落點在于一份平淡的平民生活,即便這份生活里也有些許苦澀,也要承擔婚姻令婚姻無法圓滿的“冷暴力”。
就像當初帶著家眷悲憤又落魄,迷茫又害怕的走出紫禁城,鹿鐘麟笑著問他:溥儀先生,今后你是打算做皇帝還是做平民。
溥儀回答道:我愿意從今天起做個平民。
沒想到一語成讖,這竟然成了他逃離人生怪圈永恒的追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