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餃子得蘸醋,為了這點醋,特意包的這頓餃子。】
1
#董宇輝首獲人民文學獎#,媒體搞出這么一個熱搜,就等于是把董宇輝推上了燒烤架。
流量,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里,最關鍵的KPI指標了。
不只是網紅大V,公司老總、街邊素人、小攤小販、乃至于向來以嚴肅性和真實性著稱的主流媒體,都已經深陷“不得流量毋寧死”的泥潭里了。
雷軍給用戶開車門、劉強東親自送外賣、黃子韜直播間送車、周鴻祎天天拍視頻,以及@封面新聞主導的這個#董宇輝首獲人民文學獎#的熱搜話題。
其背后的本質邏輯,都是一樣的。
人民文學獎,乍一聽上去,似乎是董宇輝寫了本什么書,拿了這個文學獎。
網友便不樂意了,沒聽說董宇輝寫書了啊,咋就拿了人民文學獎?
實際上,董宇航拿的并不是什么人民文學獎,他拿的是人民文學獎項里新設置的一個“傳播貢獻獎”。
簡單來說就是,董宇輝拿了一個“最佳銷售獎”。
這樣,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
那么,封面新聞為什么不寫“董宇輝拿傳播貢獻獎”,而非要搞成“董宇輝首獲人民文學獎”呢?
因為這樣便于吸睛,有爭議性的話題,才具備流量密碼。
這就好像,娛記寫“陳喬恩深夜買醉”,沒人看,可他要是寫“霍建華大婚當日,陳喬恩深夜買醉”。
你看,遐想的空間,是不是就留下了吃瓜的樂趣?
天下媒體人士,苦流量久矣。
2
2024年1月23日,董宇輝以直播間為舞臺,助力創刊七十五年的《人民文學》雜志積極融入現代傳播格局,以“尋親”之名,實現與廣大讀者的“雙向奔赴”。
這是《人民文學》雜志的直播首秀。
當晚8點至12點,《人民文學》2024年全年訂閱在4個小時內賣出了8.26萬套,99.2萬冊,成交金額1785萬。
主編嘴都要笑歪了。
補充一句,寧浩和劉德華首次合作的《紅毯先生》,票房撲街了。
但是當劉德華做客董宇輝直播間的時候,一小時不到,董宇輝就幫著賣出去了60萬張電影票。
天王都驚呆了。“別說話了,別聊其他的了,繼續賣票吧。”
另外,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小說爆紅,董宇輝功不可沒。
在董宇輝的直播加持下,短短4個月,《額爾古納河右岸》共計銷售約71萬冊,銷售額達上千萬元,相當于小說2005年首版后17年銷量的總和。
如此亮眼的數據,《人民文學》雜志怎能不眼紅。
董宇輝獲得的是《人民文學》本年度新設置的獎項“傳播貢獻獎”,頒獎詞是董宇輝“將文學一次次推向讀者,喚起了無數熱愛文學的人的內心熱望”。
一場直播,《人民文學》雜志賣了1785萬。
為了這1785萬,特意設置了這么一個傳播貢獻獎。
為了這個傳播貢獻獎的大流量,封面新聞特意搞了個新標題,“董宇航首獲人民文學獎”,引來了無數網友的非議,最后我們這些自媒體人士,再集體普及常識解釋一遍,董宇輝拿的是“最佳銷售獎”。
人民文學大賣了,董宇輝拿獎了,封面新聞得了流量,自媒體創作者有了寫作話題,網友前后吃了幾遍瓜還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多方共贏,都贏麻了。
只是回頭仔細一看,不知道到底是哪個人民拿了什么樣的一個文學獎。
金錢得獎了,流量得獎了,滿堂貴胄都得獎了,唯獨,人民文學,沒有得獎。
3
普及一個冷知識。
因為直播和短視頻的迅猛崛起,使得現在的人,一倍速完整地看完一部兩小時的電影,都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
甚至于,許多人看一部兩小時電影的實際耗費時間,還不如看一部兩小時的A片有耐心。
不是快進跳著看,就是3倍速,因此,許多電影解說員,“3分鐘帶你看電影”,持續爆紅。
也就是說,現在我們所有人,都太浮躁了。
我們已經很難靜下心來,去看一部電影,看一本書了。
馬云說過,辦公室擺書架,都是給別人看的,老總都不會在辦公室看書的。
同樣的道理,沖著董宇輝去買書的,至少一半都不是什么真正的文學愛好者,也至少有一半人,文學雜志買回去了,是不會完整仔細看完的。
董宇輝的爆紅“文學銷量”,得益于“丈母娘鐵粉”這個群體。
所以,董宇輝帶火的,只有“文學銷量”而已,并不能真的帶火“文學文化”。
這年頭,都忙著搞錢,忙著走紅,忙著爭名逐利,還有心思誰看書啊。
“寶哥,你別生氣,俺們沒文化,是土老鱉。”
“沒文化?沒文化你看書啊!”
“寶哥,你自己咋不看書,去演小品了呢?”
“你傻啊你,看書能掙錢啊。”
所以啊,人民沒有獎,只有流量,也拿不到獎,只能貢獻流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