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這次真的大變了。很多業內人士都預估甚至競賽生、破格生未來都可能會參加校內測試,因為強基計劃今年改變真的很大很大。現在浙大、上交都公布了內容,而華中科技大學作為最早公布的學校之一,可以說是和北航等校引領了這次強基的變化。
而華科2025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一發布,直接引發了熱烈討論,因為數學銜接計科,物理銜接集成電路,可以說直接引領了這次工科進入強基的基調。
對比之前幾年的計劃內容。最大的亮點就是數學直通計算機科學、物理銜接集成電路。這可不是簡單的學科組合,而是對于強基有著深遠的意義。
要知道,在當今這個人工智能時代,數學是基礎中的基礎,而且大家又公認工科為王,這次強基如果不做改變,可能一些較牛的生源就會被別的高校搶走。而這樣的設置,甚至能有搶清北生源的機會。
我們看華科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設置了雙學院培養模式,數學與統計學院版主攻代數幾何、微分方程等基礎理論,可以讓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根基;計算機學院版則聚焦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芯片設計,學生能直接進入AI實驗室參與項目,將數學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應用能力。想象一下,在大學期間就能參與到國家重大數學問題攻關,或者走人工智能方向,未來就業或者有堅實的基礎。
而且縱觀之前幾年強基很多學生在進入基礎學科之后,就開始躺平,60分萬歲。使得強基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雞肋。而工科的加入,讓很多學生能夠更好的發展自己的興趣,繼續學習和研究下去。
同理,物理學專業也瞄準了“卡脖子”的芯片技術。物理學院版方向涵蓋量子信息、凝聚態物理等前沿領域,學生還能使用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這樣的頂尖資源;集成電路學院班則聚焦芯片材料與器件物理,甚至強基的學生大三就能進入長江存儲等企業實習,提前接觸產業生產與發展。畢竟985高校的實習跟職業學校的實習是天壤之別的,懂的都懂。
除了前面提到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和物理學專業,化學專業也對接新材料與新能源,生物科學專業主攻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藥,基礎醫學專業培養醫學科學家,漢語言文學專業將古文字學與人工智能結合,哲學專業則聚焦科技倫理與邏輯學……可以說這些專業都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還考慮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就拿漢語言文學專業來說,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今天,將古文字學與人工智能結合,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這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方向。筆者就是學漢語言文學出身,之前大學的課程更重理論。而AI的出現,一直有人說會替代文科,但是通過結合,可以讓很多中文系的學生懂AI,會AI,并且還能用好AI,這樣才能走他人的路,讓人無路可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