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分錢一分貨。
然而,茶葉市場魔幻的地方在于:好茶一定不便宜,但貴的茶,不一定就好。
你不知道我這茶有多牛
一個認識很多年的茶圈文化人找到老楊,問:今年茶葉好賣不。
一聽這話,老楊一個頭兩個大,說:要說好賣,是假的,
但茶葉消費市場依然在,像冰島壩歪單株這類有知名度且品質過硬的茶,賣便宜些,還是能賣。普通茶葉,賣不動。
文化人說:這兩年,市場有個痛點,古樹茶太新,老茶客喝不動,找好的老茶又很難。
這話的確說到老楊心里了,說:老茶客來找老茶,但好茶賣的快,我根本沒有高品質老茶。
文化人一聽,開心地說:我有陳化12年的易武古樹,這個茶,氣韻直達肺腑,五杯下去,毛孔打開,一泡茶喝下來,打通任督二脈。
老楊一聽,感覺這茶能瞬間秒了冰島壩歪大古樹的樣子,要是能整點送老客戶,那可太好了,就說:整點給我嘛。
文化人假裝有些不舍,搖搖手說:我這是真正的老易武古樹,一片難求。但是,咱們關系好,你想要,我就是再喜歡,也得忍痛割愛。
老楊想:老茶水深,但認識那么多年了,應該不會坑我吧!
隨后,文化人又說:去年春茶在昔歸,你不是幫我墊付了3公斤昔歸單株嗎?我就忍痛用我珍稀的易武茶抵給你。市場上2萬一餅,我2000一餅抵給你。
過了幾天,老楊收到茶葉,一打開,看到漂亮的條索,心想:這大哥真是太良心了,這么好的茶居然就抵給我了。
泡開茶一喝,茶湯挺漂亮。一開始,茶氣還不錯,前兩泡茶湯順滑。但喝到后面,越喝越感覺平平無奇。這茶也能喝,但沒有一點驚喜。
這樣的茶?賣2萬一餅,大約5萬6一公斤,這價格,對標的是冰島老寨一類古樹。可是,這品質,莫說跟老寨古樹相比,感覺還不如4000出頭一公斤的冰島壩歪單株。
老楊有些不甘心啊,會不會是自己喝茶水平太一般,喝不出好茶。
于是,就給幾位很懂茶又愛喝老茶的茶友寄了茶樣,請他們幫試試。
結果,反饋下來,都是一言難盡。一個人喝不出感覺,或許是人的問題。但所有人都覺得茶葉一般,這茶葉不可能好。
老楊當場就想去菜市場買塊豆腐撞死,這文化人也是奇人,認識這么多年,居然坑晚輩。
往回一想,這幾年,茶圈賣文化的人也不容易,又沒資金收茶,偶爾不知從哪里搞來點茶葉,當寶貝拿著到處宣傳,賣掉混口飯吃。
路是自己走的,遇到了,只能認栽。
昂貴的爛茶,蠶食信任
5萬6一公斤的茶,吹牛說自己的茶很厲害,喝著很普通。
這種現象,市場上并不少。每個賣茶的都說自己的茶葉好,可喝茶的路上,茶客還是交了很多學費。
尤其是這虛高的價格,當一個愛茶的人,真愿意花2萬買一餅茶喝,期待享受天然風味,等來的卻是十分失望的結果。
昂貴的爛茶,會一點一點蠶食茶客對茶葉市場的信任。
每個小茶圈,有自己的標準
有時候也會想:是茶本身不好,還是茶不在自己的審美點上。
對于賣山頭茶的老楊來說:花香融在湯里,三泡出喉韻。水路細膩,茶湯有勁道,回甘生津源源不斷。飲后清涼,喉韻綿綿,這類冰島壩歪大古樹,就是好茶。
可是,用山頭茶的標準去衡量老茶,仿佛又有些搞笑。
終究,山頭茶也好,老茶也罷,玩的都是圈子。
圈子之內,認可各自的茶葉標準。茶,就是備受追捧的天然風味。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茶葉很有價值,但出了圈子,在不欣賞它的人眼里,再好的茶,也不過是一堆葉子。
喝茶,喝適合自己的
曾幾何時,我們過于在意茶葉江湖的喧囂,而忽略了內心的寧靜。
喝茶的路上,追名寨茶,追古樹茶,追單株純料茶,喝茶,似乎過于在意結果,在意有沒有喝到最純最古的那一泡,而忽略了,喝茶只是享受生活的一個過程。
人到了一定年紀,越加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喝茶,卻能讓時間過得慢一些。
一泡茶的時間,味覺在茶杯,思緒在飛揚,回憶往昔暢想未來,茶一杯一杯下肚,待到盡興時,茶之味,倒有些像人生之味。
享受有茶相伴的日子,滿足自己的味覺信仰,在平凡的歲月里,認真生活,善待自己,慢慢老去,或許,這才是喝茶的初衷。
茶葉的江湖熱鬧非常,可真正解渴的,卻是自己茶杯里,能隨時端起的那盞。
靜下心來,喝好自己的茶,才是適合自己的愛茶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