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網報道,美國前財長耶倫認為,中國不會拋售持有的美國國債。她說:如果中國拋售美元,那會推高他們自己貨幣幣值,還會給美國國債市場和全球金融穩定造成風險,進而損害他們自己的利益,而且那也將是非常嚴重的升級,所以我不認為中國會這么做。 中國是美國政府債券的第二大海外持有者。
特朗普(資料圖)
據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16日公布的數據,2025年2月,美國國債的三大海外債主日本、中國、英國均增持美國國債。美國財政部當天發布的2025年2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中國增持235億美元美國國債至7843億美元,連續第二個月增持。但詳細數據顯示,2月中國凈賣出了48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同時凈買入了151億美元的短期國債。中國對美國國債整體持有量的增長也反映了2月美國國債價格的上漲。
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的當下,這場充滿矛盾的 "善意釋放",背后藏著怎樣的利益博弈?中國又為何在關稅戰陰云下選擇增持美債?事情的起因源于美國右翼媒體的一則激進報道,聲稱特朗普政府計劃將所有中國商品關稅提高至 245%,這個看似瘋狂的數字,實則是將歷史關稅政策進行了 "疊加計算":特朗普政府時期的 125% 所謂 "對等關稅"、20% 的芬太尼專項關稅,再加上 301 條款下最高 100% 的懲罰性關稅,被別有用心地拼湊成了 245% 的 "末日稅率"。
從數據上看,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政策,確實短期內增加了某些行業的稅收,但后果卻是牽動了整體市場的神經。不少企業因關稅成本上升而選擇搬遷生產基地,資本市場也屢受沖擊,美股波動加劇是一大表現。而最新出現的美債收益率倒掛,更是直接觸發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是否繼續單方面施壓顯然讓美國政府在內外壓力間左右為難。與此關稅壓力還帶給消費者真實而沉重的生活成本。民眾的不滿顯然已經對政府決策形成倒逼。
特朗普(資料圖)
對于美債,一下都拋了可能性不太大,畢竟得有大的體量在短時間能夠全都消化掉這個盤量。但是如果我說的是在一些比較關鍵的時候拋出去一部分,對于整個市場還是會有不小的影響的。而且我們知道,10年期美債被國際上大的資金、大的機構視為最安全的資產之一。所以如果在短期的時候美債收益率有劇烈波動,對于這些資金機構看待美債甚至美元都會有顧慮的。所以在當下手里有了更多的美債,是不是接下來在跟對方博弈的過程中也就有了更多的籌碼?
其實中方也有著自己的思量。中國持有巨額美債,美債具有戰略屬性。中國若拋售美債,會拉高美國融資成本,推升進口商品價格,給美國經濟帶來壓力。同時,中國還可將外匯儲備向歐元、黃金和非美資產多元化配置,侵蝕美元霸權基礎。關鍵礦產掌控:中國掌控著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和80%的鋰離子電池供應鏈。中國近期對鏑、鈧等七類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直接針對美國航空發動機和新能源車的產業鏈命門,卡住美國高端制造的脖子。
美國(資料圖)
中國此次的增持操作也表明,即使處于全球競爭加劇的環境中,各國之間仍有合作的必要性。美國美債危機及特朗普關稅政策調整的風波帶來的啟示是明顯的:無論是單方面的制裁還是過度依賴自身信譽,都無法獨善其身。美債的困境以及美元霸權的削弱,正在提醒世界,全球經濟絕非孤島效應之下的競爭平臺。合作,顯然比“筑墻”更有意義。只有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國際社會才能找到各國之間的平衡點,避免因博弈失控而引發不可預知的經濟災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