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終于要大幅減少花在政府效率部(DOGE)的時間了。
北京時間4月23日,在特斯拉2025年一季度財報會上,馬斯克親口承諾,從5月開始,自己花在DOGE的時間將大幅減少。但馬斯克還不想徹底辭職,“只要總統希望我這么做,我會繼續每周花一兩天時間處理政府事務。”
將重心更多轉向特斯拉的現實背景之一是,年初至今,特斯拉股價已經暴跌41%,總市值跌出“萬億美元俱樂部”,并直接導致馬斯克身家大縮水。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截至4月23日,馬斯克盡管仍以3010億美元財富位居第一,但年初至今其個人總資產已經減少1310億美元。
糟糕的股價,則是對特斯拉汽車銷量不佳的外在表現。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總收入193億美元,同比下降9%,其中作為核心業務的汽車收入140億美元,同比下降20%,凈利潤4億美元,更是同比暴跌71%。
自2024年11月被任命為DOGE聯合負責人以來,馬斯克一直面臨“科技領袖”與“政府顧問”雙重身份的平衡挑戰。
特斯拉多頭、美國投行Wedbush高級股票研究分析師Dan Ives就在最新一期報告中指出,特斯拉正面臨“紅色警報”的危急時刻。作為負責人的馬斯克,應該退出其在DOGE中的爭議角色,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在特斯拉公司上。
如今,隨著馬斯克釋放出重心回歸特斯拉的信號,資本市場即刻給予反應。4月23日財報發布后,特斯拉股價盤后上漲超5%。
除了表示將更聚焦特斯拉業務外,馬斯克還祭出了另一維穩手段:對外界傳聞的廉價車型Model 2(售價2.5萬美元)被取消一事,他再次否認,并表示新車仍在按計劃推進,預計將于2025年上半年投產。
維穩結束,馬斯克繼續干起了每次財報季上的老本行——畫餅。這次,馬斯克強調,今年6 月份,特斯拉將如期在美國奧斯汀推出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試點項目,并在年內于美國弗里蒙特試點生產線上生產擎天柱(Optimus)人形機器人。
進入2025年,當特斯拉汽車銷量遭遇下滑困境之際,馬斯克開始將Robotaxi和人形機器人在內的AI新業務,視為特斯拉的增長新希望,并多次試圖向外界傳遞一種信號,即AI新業務加持下,2025年可能會被視為特斯拉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馬斯克畫的這張AI新餅,能否最終被資本市場消化,眼下就要看6月份特斯拉Robotaxi的車隊表現了。
A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賣車越來越困難了。
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生產了超過36萬輛汽車,同比減少16%,交付了超過 33.6萬輛汽車,同比減少13%。其中Model 3/Y在內的主力車型,季度內生產了超34萬輛,同比減少16%,交付為超32萬輛,同比減少12%。
汽車銷量下滑的原因之一,在于特斯拉煥新版Model Y的上線,導致其在第一季度損失了數周的生產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去年煥新版Model 3的上線,此次在煥新版Model Y身上,特斯拉全球四大工廠,首次實現了同步上新的協同操作。
尤其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用時六周,就實現了煥新版Model Y的全面量產。Model Y也成為特斯拉有史以來最快的量產車型。
但受新舊車型換代影響之外,另一大制約特斯拉汽車銷量的因素則幾乎全在馬斯克本人身上。
美國投行Wedbush高級股票研究分析師Dan Ives分析認為,馬斯克成為削減聯邦政府規模和權限的代言人之后,無形中已經化身特朗普政府和政府效率部的某種政治象征,“這惹怒了眾多傾向于民主黨的消費者,而這群人正是美國電動車的主要消費群體。”
在Ives看來,隨著馬斯克繼續在DOGE就職,外界針對特斯拉的抗議活動仍將繼續,“由于DOGE造成的品牌危機,特斯拉未來15%至20%的需求或將永久性蒸發。”特斯拉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其“最重要的資產”——馬斯克,能夠重回崗位。
作為對比,受馬斯克本人影響較小的中國市場,反而在一季度交出了漂亮的成績。乘聯會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交付Model 3和煥新Model Y超17.2萬輛,其中國內銷量達到13.72萬輛,創下自2022年以來的第一季度最高紀錄。
尤為重要的是,借助上海工廠這一本地化生產基地,在可預見的二季度,特斯拉中國市場也將幾乎不受生效的關稅政策影響。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零部件本地化率已經超過95%,馬斯克更是直言“沒有比特斯拉更垂直整合的公司了”。
但在回應外界因馬斯克導致的“品牌受損”,是否給特斯拉第一季度的訂單流入造成影響問題時,馬斯克選擇了回避策略,表面承認特斯拉確實面臨一些負面消息,但內里則將鍋甩給了宏觀經濟面臨的新挑戰,并稱內部沒有看到總體需求有什么減少。
聚焦到中國市場,這種影響的直觀表現之一是,受高額關稅影響,從4月11日開始,兩款進口純電車型Model S和Model X不再開放訂購。
為了進一步擴張中國市場份額,馬斯克還留有后手。除了推出煥新版Model Y之外,據晚點Auto爆料,特斯拉還計劃在2025年四季度交付7座版Model Y,后者專門針對國內市場做了適配優化,以此來爭奪那些追求大空間的家庭用戶,跟理想、問界貼身競爭。
B
相比改款Model Y,外界更關心廉價車型Model 2究竟是否會取消的傳聞。
財報會上,馬斯克特意強調,包括更經濟實惠車型Model 2在內的新車計劃,仍在如期進行,預計將于2025年上半年投產。
之所以會引發外界擔憂,在于特斯拉財報發布前夕,The Information爆料稱,馬斯克親自砍掉了備受矚目的廉價電動車項目Model 2。
上述決議發生在2024年2月底。當時,馬斯克召集特斯拉高管舉行關鍵會議,盡管有支持Model 2的高管表示Model 2和Robotaxi項目可以同時進行,且更符合商業邏輯,甚至能共享平臺降低開發成本,但馬斯克認為,“我們只需想辦法讓大號Model Y更便宜,人們就會買賬。”
最后馬斯克拍板,停掉了這款定價約2.5萬美元的Model 2車型。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傳出Model 2可能被砍掉的消息。
去年4月特斯拉2024年一季度財報發布前夕,就有外媒報道稱特斯拉高層在2月份瞞著員工和供應商取消了廉價車型“Model 2”開發計劃。彼時,馬斯克隨即在社交網絡X上辟謠稱其為假新聞。
在隨后進行的財報會上,馬斯克更是進一步表示,新車型可能會提前至2025年初甚至2024年底亮相。顯然,馬斯克又一次食言了。
陷入延期之中的Model 2,一度被外界視為特斯拉應對銷量增長危機的利器。
除了廉價車型Model 2、7座版Model Y之外,2025年,特斯拉將迎來一個產品更新大年:新一代超跑車型Roadster,已經完成了大部分工程設計工作,預計會在年內投入生產;馬斯克時常掛在嘴邊的Robotaxi車型Cybercab,定檔6月份對外試生產并投入使用。
對于Model 2推出延期的原因,馬斯克提到了兩大因素——可負擔性和現有生產線利用率。
但隨著國產新能源車紛紛發力性價比,馬斯克那套“阻礙消費者買新能源車的唯一理由是汽車不夠便宜”的理論依然奏效,只不過在2.5萬美元的售價面前,如何確保消費者能夠繼續選購特斯拉,將是留待馬斯克解決的新挑戰之一。
要知道,馬斯克起家的秘訣之一便是用盡一切手段降本,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化為可能。但在廉價車型Model 2上,為何馬斯克卻一直表現得興趣缺缺?
特斯拉早期員工、現任硅陽極開發商Sila Nanotechnologies CEO的Gene Berdichevsky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馬斯克的思維算法永遠是‘我能做的下一件大事是什么?’,我認為他的動力來自做一些大而有影響力的事情。”
在外媒報道中,完成對電動車的從0到1推廣普及工作之后,該領域迭代車型的開發正變得平庸,馬斯克的興趣開始一點點讓位于AI,只有自動駕駛、機器人等顛覆性AI新挑戰,才能刺激到他。
C
AI,也成了馬斯克在近兩年財報會上最擅長畫的大餅。
特斯拉的未來,不在汽車,而是被馬斯克歸功于自動駕駛和自主人形機器人時代的到來。早在去年四季度財報會上,馬斯克就提前預告,2025年特斯拉會繼續為此打下基礎,并著手構建架構,建設生產線等等,為自己認為的特斯拉高速增長的未來三年做好準備。
今年一季度財報會上,馬斯克繼續重申,由無人監督的Robotaxi車型所組成的Cybercab車隊,將如期于6月份在奧斯汀推出,屆時會開啟付費運營模式,明年下半年有望大規模部署。
當前阻礙Robotaxi商業化的難點之一,反映在了本地化數據集上。但馬斯克又以2月份中國上線的FSD功能舉例,稱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即便一開始缺少更多本地化數據,依然可以在道路上使用,隨著技術能力增強,FSD的泛化能力還會進一步強化。
投入商業運營之后,相比已經運營多年的谷歌Waymo,特斯拉的Cybercab該如何競爭?馬斯克再次祭出成本法寶,認為在大批量制造中,如何降低成本的問題會顯得非常重要,“除非其他公司能夠像特斯拉一樣,也提供數百萬車輛的支持……我們不僅開發軟件,還自己生產車輛,這是一項非常明顯的優勢。”
作為馬斯克AI宏圖的另一支柱,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的進展則不如Cybercab那么快。
按照此前正常的內部計劃,特斯拉希望在今年生產大約1萬臺擎天柱。但根據最新預期,馬斯克并不能保證在12月底之前準確生產好1萬臺,更謹慎的產能是只有幾千臺。
原因則在于人形機器人更復雜的訓練需求。“Optimus的訓練需求最終可能至少是汽車的10 倍,如果至少要達到汽車所能發揮的全部作用的話。”
產品應用落地的客觀難題,讓馬斯克在AI相關展望上變得越發謹慎。
之前特斯拉還對外宣傳Cybercab的目標是每年至少生產200萬輛,產能分布在全球多個超級工廠,最終可能達到年產量400萬輛。
但在最新回應中,馬斯克不再提及具體數字,只保證6月時會推出,至于推出時會有多少輛車,“第一天可能只有10輛,之后我們會繼續擴大。”馬斯克補充道。
一向在無監督FSD上表現樂觀的馬斯克,也收緊了口風。面對這一功能什么時候可用于私家車的提問,馬斯克模糊回答道,我們保持謹慎的時間線,今年晚些時候,會在美國部分城市進行測試推廣。
在這場不確定性極高的AI競爭中,馬斯克正用一次次畫餅來捆綁各路股東,試圖將未來的風險降至最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