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表示,若俄烏接下來的和談沒進展,美國就撒手不管了。這番表態引發廣泛關注,讓人不禁聯想到近期美烏之間的一系列動作,特別是烏美礦產協議備忘錄的簽署,俄羅斯是否在這一系列事件中被擺了一道?
據烏克蘭經濟部長斯維里堅科透露,烏克蘭和美國已簽署關于烏美礦產協議的備忘錄,這是邁向正式協議的關鍵一步。后續只要雙方正式簽署協議并經兩國議會批準,協議便會生效。一旦如此,美國大概率將掌控烏克蘭重要的油氣礦產資源及關鍵設施,握住烏克蘭的資源與能源命脈。烏總統澤連斯基之所以同意簽署備忘錄,有觀點認為,美方將原本烏克蘭需償還的3000億美元貸款大幅削減至1000億美元,給了澤連斯基一個“體面”臺階,促使其就范。
特朗普(資料圖)
在美烏推進礦產協議的同時,美國在俄烏和談問題上的態度卻出現了戲劇性變化。魯比奧稱若和談無進展美國將不再參與斡旋,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對俄烏雙方施壓,敦促雙方接受美方提出的條件,推動和談取得進展。但仔細分析,其主要目標指向俄羅斯。當下,烏克蘭在沖突中處于劣勢,澤連斯基清楚烏克蘭難以收復失地,也無法加入北約。目前烏克蘭主要訴求是美國和北約繼續提供軍援、資金并實現在烏駐軍。在停戰問題上,烏克蘭更多依賴美國,而俄羅斯在戰場上不斷取得勝利,普京在談判中掌握著主動權。例如,近期俄軍在蘇梅州等地展開軍事行動,表明其不打算過早停手,期望打出“安全區”,實現和談利益最大化。
美國在此時發出“撂挑子”威脅,背后有其深層考量。美國拿了烏克蘭的巨大好處,自然不愿看到俄軍進一步擴大優勢甚至取得完全勝利。若和談破裂,美國極有可能依據礦產協議為烏克蘭提供情報甚至軍事支持。烏方此前也提出希望美國戰后派兵到烏克蘭“維和”,這無疑是危險信號。美國此舉意在提醒普京見好就收,給美國面子,否則將面臨美國介入支持烏克蘭的局面。此前,美國與俄羅斯在俄烏沖突問題上曾有諸多互動。
特朗普(資料圖)
當地時間2025年3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電話會晤,雙方討論了俄美關系正常化、烏克蘭問題等。通話結束后,特朗普稱雙方同意俄烏同時放棄襲擊對方能源基礎設施的提議,且將迅速努力實現全面停火。普京重申堅持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沖突的原則立場,表示愿與美方共同研究調解路徑。但從后續發展來看,雙方在關鍵問題上仍未達成實質性突破。
面對美國的“最后通牒”,俄羅斯給出了堅決回應。俄方稱現在停火不現實,除非美方阻止烏軍對俄襲擊行動,否則俄方軍事打擊將持續。在克里姆林宮看來,戰場主動權和時間在俄羅斯這邊,美國若想停戰,就必須讓烏克蘭對俄做出更大讓步。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更是直言美國退出斡旋是明智之舉,喊話歐盟效仿,認為這樣俄羅斯能更快找到解決方案。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也表示俄方對和談持開放態度,但必須確保俄羅斯利益,并指責歐盟推動軍事化而非和平。此前,俄方提出的停火條件,如管控接觸線、停止烏軍重新武裝、西方解除對俄羅斯制裁等,均遭烏方拒絕。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在俄烏沖突中的角色一直備受爭議。特朗普上臺后曾聲稱要在短時間內結束俄烏沖突,如今卻陷入僵局。其對俄羅斯的態度忽冷忽熱,此前試圖通過斡旋沖突緩和美俄關系,實現聯俄制華,卻發現中俄關系愈發緊密。此次在拿到烏克蘭礦產利益相關的關鍵進展后,對俄羅斯發出強硬通牒,更像是為維護自身在俄烏沖突中的利益和影響力。
但美國的這一做法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若美國恢復對烏軍事支持,俄軍在沖突中無疑將面臨更多未知危險因素。而俄羅斯也不會輕易妥協,雙方的博弈仍將繼續,未來俄烏局勢走向充滿不確定性,國際社會需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