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政府近期肆意對貿易伙伴揮舞“關稅大棒”,不僅招致貿易伙伴反對和反制,也在美國國內遭到普遍質疑。貿易沖突導致消費者信心惡化、通脹預期攀升、投資者財富縮水,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不確定性。不少機構和專家預計,美國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經濟停滯乃至衰退的風險顯著升高。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日前表示,美國政府已宣布的關稅上調幅度遠超預期水平,其帶來的經濟影響同樣可能超出預期,令美聯儲貨幣政策制定面臨更棘手局面。
美國消費者(資料圖)
特朗普團隊內部也不團結,對華政策有明顯分歧,財政部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主張中美對話,協商解決關稅沖突,而經濟顧問哈塞特、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則要把關稅戰打到底,特朗普還沒有就如何清除關稅戰帶來的混亂作出最后決定。另外,特朗普政府還在持續加碼,在關稅之外對華施壓,比如計劃對中國制造和經營的貨船征收港口費,進一步限制對華AI芯片出口,設法通過和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企圖孤立中國。可以說,中美關稅戰在外溢,開始滲透到地緣戰略和全球貿易格局重塑。
一項新的調查結果顯示:關稅,以及關稅和價格的不確定性,或將導致美國消費韌性的終結。因為美國人越來越擔心成本上漲,并且在支出方面不斷采取“觀望”態度。科爾尼消費者研究所負責人凱蒂·托馬斯說,“無論是為了防御性囤積雞蛋 ,還是猶豫要不要買新款iPhone,在美國各地和各個行業,我們都看到人們表現出極大的困惑和沮喪”。這位負責人說:“關稅可能會終結消費者真正的韌性——他們所有的精明、深思熟慮和選擇性,在面對需要大幅削減開支時都不再可行了?!?/p>
然而,今年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額以10.3萬億元的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連續8個季度突破10萬億元大關。出口表現尤為亮眼,3月單月出口額達2.25萬億元,同比增長13.5%,遠超市場預期。今年以來,進出口同比增速逐月回升,展現外貿強勁韌性。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企業表示,關稅確實帶來阻力,但一線感受整體良好?!耙患径?,我國出口規模突破6萬億元,實現6.9%的較快增長?!焙jP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當天強調,“中國出口在壓力下展現了較強的韌性?!?/p>
中國外貿行業遭受關稅沖擊,但仍韌性強勁(資料圖)
面對持續緊張的貿易局勢,中國資本市場與供應鏈正以高韌性成為外資“避風港”。國際分析人士認為,與朝令夕改的美國相比,中國才是更可靠的經濟增長源泉。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刊文指出,盡管美國政府對中國征收了額外關稅,但關稅政策引發的混亂局面和下一步行動的不可預測性,促使許多公司對于調整供應鏈變得更加謹慎。他們選擇保持與中國供應商或制造業伙伴由來已久的關系,以應對持續的動蕩和不確定性。
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近日表示,加征關稅導致了貿易爭端加劇等一系列負面后果,未能準確平衡美國的中期利益。他說,那些用零和思維看待中美關系的人,沒有認識到兩國關系的復雜性和長期發展軌跡。他還認為,中國不會像蘇聯那樣崩潰,中美將繼續共存,長期保持一種可控競爭狀態,雙方要避免沖突,創造合作機會。沙利文還表示,自己最自豪的成就之一是成功管理中美競爭,避免其升級為沖突,保持并擴大溝通渠道,同時為兩國在重要問題上的合作創造了空間。
沙利文(右)出席哈佛大學活動(資料圖)
年初剛從美國國務卿位置上卸任的布林肯也首度露面接受采訪,就關稅風波,以及中東、烏克蘭等國際局勢進展,對特朗普政府的行為方式展開了批評。他感慨稱,特朗普的政策向美國盟友發出了孤立主義的信號,會讓他們不再信任美國。對于特朗普最新的“對等關稅”,布林肯表示,當他看到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拿出寫著對等稅率的板子時,想的是“上面那些數字是怎么來的”,因為那些稅率很顯然不能自證其實。布林肯批評稱,關稅政策應該是有針對性的、謹慎的,并直擊真正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