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援引外媒報道,根據CNBC最新全美經濟調查,由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關稅、通貨膨脹和政府支出的處理方式引發廣泛不滿,其在經濟方面的支持率創下了他總統生涯以來的最低水平。據報道,調查發現,伴隨特朗普再次當選總統而來的經濟樂觀情緒已經消失,當前認為經濟將惡化的受訪者比2023年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多,人們對股市的態度也急劇轉向悲觀。
特朗普(資料圖)
央視記者獲悉,當地時間4月19日,美國紐約、華盛頓等多個城市舉行抗議活動。抗議活動組織者表示,他們抗議特朗普政府侵犯公民權利和憲法的行為,包括驅逐大量移民、通過解雇眾多政府工作人員以及實際上關閉多個機構來縮減聯邦政府規模。此外,抗議者計劃在特斯拉汽車經銷店外舉行活動,抗議埃隆·馬斯克及其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在精簡聯邦政府機構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美國國民服務隊工作的索菲說,現任政府對聯邦資金的削減讓她非常擔憂。索菲的同伴麥克里說,特朗普上臺前曾承諾將降低物價,“但他現在干的事正好相反”。麥克里擔心加征關稅政策會讓她的建筑公司運營成本上漲。特朗普上任三個月以來,美國各地多次發生抗議活動。4月5日,全美各地舉行超過千場抗議活動,覆蓋全部50個州。在華盛頓,受到聯邦政府大規模裁員等政策影響,抗議活動已經常態化。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揮動“關稅大棒”,沒想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特朗普上任后,延續了其一貫的“關稅大棒”策略,試圖通過對華加征高額關稅重塑美國制造業優勢。特朗普上任后,沒想到支持率暴跌。三個月執政期間,特朗普的國內支持率暴跌14個百分點。顯然,這一結果既源于經濟政策的失效,也與其反復無常的執政風格密切相關。面對中國的強硬反制,特朗普一度宣稱“三到四周內達成協議”,試圖以緩兵之計安撫市場,但其政治信用早已因多次“毀約退群”消耗殆盡。
特朗普近期多次宣稱“聯邦機構臃腫浪費”,誓言若當選將裁撤教育部、環保署等部門,并將資源“轉移至邊境安全和國防”。然而,民調顯示這一激進主張與民意嚴重脫節:機構裁撤爭議:61%受訪者反對解雇聯邦雇員,擔憂醫療、教育等基礎服務縮水;移民政策反彈:特朗普近期提出的“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計劃遭54%民眾反對;馬斯克角色質疑:67%受訪者認為商業領袖不應直接主導政府改革。
特朗普(資料圖)
曾經把特朗普抬進白宮的藍領群體,如今反對聲飆升。雖然仍有52%的藍領認可其經濟政策,但反對率比第一任期暴漲14個百分點。制造業重鎮密歇根州的焊工約翰說:“工廠訂單確實多了,可零件價格漲了三成,到手的工資根本追不上物價。”這種撕裂在汽車行業尤其明顯。特朗普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后,福特不得不把新款電動皮卡售價調高5000美元。經銷商抱怨:“來看車的工人都搖頭,說存了兩年錢反而買不起車了。”
正如《經濟學人》所言:“關稅讓美國從全球產業鏈解放,卻陷入高成本、低質量的囚籠。”這場由關稅引發的風暴,暴露出全球化時代單邊主義的致命缺陷。當半導體設備商痛失市場、汽車工人面臨失業、普通家庭為面包漲價發愁時,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承諾已成諷刺。歷史總是驚人相似——1901年推行保護主義的麥金萊總統最終轉向自由貿易,臨終演講中承認“商業戰爭無利可圖”。如今,美國正站在同樣的十字路口,而時間或許比政治家的傲慢更為無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