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區屬于生態涵養區,區域功能定位為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特色文化旅游休閑及創新發展示范區。2020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云水庫的鄉親們回信,作出了“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守護好密云水庫,為建設美麗北京作出新的貢獻”“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戰略性任務來抓,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強生態涵養區建設,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共同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等重要指示要求,為密云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密云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堅持生態優先、保水富民、綠色發展、特色一流,推動“生態”“生命”“生活”有機融合,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聚焦“生態”
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
密云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囑托,始終把保水護水作為頭等大事、首要政治責任,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戰略性任務來抓,堅定不移守護好密云水庫、守護好綠水青山,打造首都美麗后花園,讓好山好水好生態成為密云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優勢。密云區獲評“兩山”實踐創新基地、中國天然氧吧、國家森林城市、生態環境領域激勵表揚城市等“國字號”榮譽。
密云水庫全景
精心守護首都水源,確保“一泓碧水潤京城”。堅持每年制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工作方案,持續完善上游保水、護林保水、庫區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科技保水、全民保水的“5+2”保水體系。深入推進密云水庫上游“兩市三區”保水共同體建設,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密云水庫流域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統籌抓好密云水庫一級保護區保護提升工作,創新設立密云水庫生態保護與發展中心,推動密云水庫防災減災及蓄水能力提升工程列入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項目,開啟新時代保水富民新篇章。實施密云水庫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獲評全國優秀工程一等獎。完善“河長+警長+法院院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密云水庫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入選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白皮書》,環境資源審判模式入選北京司法改革“微創新”優秀案例。創新運用無人機、無人船等打造智慧巡查平臺,實現全域全時保水。深入開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主題宣傳活動,打造“水庫兒女”等保水志愿服務品牌,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經過不懈努力,密云水庫實現高水位安全運行,水質持續改善,水資源戰略儲備能力顯著提升。全區水生態健康綜合指數排名全市第一。
堅決筑牢首都生態屏障,繪好生態文明建設“富春山居圖”。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立區之本,強化生態涵養功能,自覺做到“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密云區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生態系統調節服務價值、空氣質量等保持全市之首。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1微克”向“0.1微克”治理,2024年PM2.5平均濃度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連續三年排名全市第一。啟動燕山山地南部生態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擴大綠色生態空間。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發布北京首個區級層面最豐富的生物物種名錄,加大自然保護地管理力度,“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等珍稀動物現身密云。科學管護古樹名木,建成古柏公園、“銀杏王”公園,促進京津冀地區樹齡最大的“九摟十八杈”古柏樹王(3500年樹齡)煥發活力,入選全國“十大最美側柏”。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徑,制定全國首個生態產品認證地方級標準,在全市率先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密云水庫魚、中華蜂蜜等國家級生態產品在首屆全國生態日生態產品推介展示會上精彩亮相。
聚焦“生命”
推動全域發展格局開花結果
密云區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主動融入新時代首都發展大局,立足區域功能定位,深入構建“一條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閑發展帶、多個特色鄉鎮和特色產業”的全域發展格局,加快培育生命健康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位居生態涵養區首位,“兩區”建設項目落地率、引進京外企業數量等指標排名全市前列,獲得市級促投資真抓實干資金獎勵。密云區被評為中國高質量發展典范城市、國際化高質量發展環境建設標桿區、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國家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區等。
密云城區
緊扣“生命健康”,打造“北大醫學城”“生命健康科學城”“密云生命健康之城”。密云絕佳的生態環境,能夠滋潤身心、涵養生命,蘊藏著“長壽密碼”。區域內不老屯鎮等地擁有眾多高壽老人,是北京長壽之鄉,至今流傳著健康長壽的“不老”傳說,為培育生命健康產業提供了寶貴條件。市委、市政府非常關心密云發展,提出“全力打造新時代首都生態文明建設金名片”“培育壯大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聚焦生命健康服務這一產業細分領域積極謀劃,推動產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等要求,支持密云和北大加快建設北大懷密醫學中心,為密云發展生命健康產業注入了強大動力。特別是北大懷密醫學中心開工建設,標志著密云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填補密云高端教育醫療空白,吸引集聚生命健康等領域高端資源,奠定了高質量發展重要基礎。
密云區把握機遇,乘勢而上,突出“生態優勢+生命健康”融合發展模式,出臺《密云區生命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0年)》,大力構建以健康服務為主導,以特色醫療、康復康養、運動健身、健康文旅為支柱,多個特色關聯產業的“1+4+N”生命健康產業體系。圍繞建設“北大醫學城”,加快推進北大懷密醫學中心、國家口腔醫學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與北大醫學等成立生命健康產業聯盟,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打造校城融合的典范。圍繞建設“生命健康科學城”,突出密云區懷柔科學城東區生命科學功能定位,打造以頂尖科研機構及大學為帶動的創新提升發展示范區;加快規劃建設生命健康科學小鎮,打造承載生命健康產業鏈與科技創新鏈融合的重要節點;發揮中關村密云園成果轉化重要承載區作用,掛牌成立的中關村(密云)生命健康服務產業園被列入中關村特色產業園,大力發展全生命周期產業體系,打造首都東北部生命健康產業新高地。圍繞建設“密云生命健康之城”,突出密云全域發展,立足各鎮街資源稟賦,加強生命健康產業布局謀劃,深入推進特色鄉鎮建設,大力發展生命健康主題的特色文旅、特色農業、特色民宿、健康美食、森林康養等特色產業,形成優勢互補、百花齊放的發展局面。目前,一批重點企業項目發展勢頭強勁,成立復星北鈴公共衛生應急產業與急危重癥診療技術產業園、國藥密云健康產業基地,建成國內首個中藥院內制劑科研成果轉化的商業孵化平臺,北陸藥業通過歐盟生產規范認證,康辰藥業入選“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全區生命健康主導產業呈現出開局好、起步穩、動力足、發展快的鮮明特點,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緊扣“科技創新”,加速構建“高精尖”特色產業體系。深度融入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布局,打造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高標準建設密云區懷柔科學城東區,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科技成果入選“中國十大氣象科技進展”;深部資源探測技術裝備研發平臺建成石油行業最先進的高溫超高壓環境模擬試驗系統;京津冀大氣環境與物理化學前沿交叉研究平臺、環境污染物識別與控制協同創新平臺、泛第三極環境綜合探測平臺、空地一體環境感知與智能響應研究平臺等重大項目進入科研狀態,有力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北京第二實驗學校、集租房、重點道路等配套設施加快建設,“科學+城”形態持續完善。推動中關村密云園提質升級。引進北汽和華為新能源超級工廠投產運營,發布首款純電旗艦行政轎車(享界S9),促進汽車產業鏈全面升級。中關村密云園測控裝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加快培育,中聯云港入選“人工智能大模型場景應用典型案例”。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項目為帶動,吸引一批生態環保領域科技企業集聚。建成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密云基地,加快培育應急產業。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647家,位居北京市生態涵養區首位。
緊扣“兩山”轉化,走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深挖“綠水青山”發展潛能,加快推進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閑發展帶建設。在密云北部打造長城文化旅游發展帶,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市八達嶺長城腳下的鄉親們的重要回信精神,加強長城保護利用,推出“空中游覽長城”等文旅消費新場景。在密云東部打造以京承高速為軸線的京承高速文化旅游休閑發展帶,串聯起古北水鎮、張裕愛斐堡等知名景區,增強文旅產業吸引力。古北水鎮被評為北京首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在密云西部打造休閑美食和旅游度假發展帶,以密云水庫魚為特色建設精品“漁街”,舉辦魚王美食文化節等特色活動,讓游客品味“舌尖上的密云”。在密云南部打造以京沈高鐵密云站為中心的時尚運動和體育旅游發展帶,深化文體旅融合發展。舉辦密云國際生態馬拉松、冰雪嘉年華、環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航空航模公開賽等特色賽事活動。以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區為帶動,加快實施北京“百千工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大力發展西紅柿特色產業,密云區被列入北京唯一的西紅柿特色產業集群核心區。蜂產業發展規模位居全市首位,成功舉辦國際蜂聯亞洲區域研討會,提升產業國際影響力。建成293個精品民宿,“云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政策入選“最受港商歡迎的首都十大營商政策”。
聚焦“生活”
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加可感可及
密云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實現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深度融合、良性循環。
新劉棚改
精心規劃建設花園城市,打造高品質人居環境。堅持規劃引領,把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分區規劃作為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深入落實北京花園城市專項規劃,打造優美宜居的花園城市。加強城市設計規劃,精心編制《密云城區公共建筑城市設計導則》《密云城區居住建筑設計導則》。深入開展城市更新行動,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大幅改善人居環境。完成北京市首例在集體土地上建設安置房的棚改示范項目(新劉棚改項目),實現9000多名居民安居樂業。完成北京市一次性啟動面積最大的危舊樓翻建改造項目(花園小區和果園新里中區危舊樓翻建改造項目),實現“老破小”到“好房子”的華麗轉身。聚焦“密云山水”主題,扮靚城市風貌,打造花園城市示范場景,推動39座公園、41塊綠地生態聯通、提質升級,建成“歷史文化探尋”主題城市慢行系統、白河音樂噴泉等,形成“山水形勝、古今交融”的特色城市景觀,讓人民群眾在優美環境中享受美好生活。
著力辦好為民實事,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化接訴即辦改革,有效解決房屋修繕、集中供暖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走在全國前列。“疏整促”居民滿意度保持北京市第一。堅持穩就業保就業,創新實施“智慧就業”,加大重點群體就業服務保障力度。教育工作滿意度保持北京市前列,被評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深入推進京津冀唯一的國家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考評成績在全國同批次試驗區中排名第一。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深入開展文化惠民工程,獲評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累計建成鄰里互助點353個,入選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區。強化便民服務,入選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全國雙擁模范城建設邁上新臺階。堅決守好首都東北大門,創新“安全日”等長效機制,提升各領域安全工作水平。深入推進平安建設,“說法評理”作為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典型案例,被中央政法委宣傳推廣,被中央社會工作部、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典型案例。(中共北京市密云區委書記 余衛國)
來源/《經濟》雜志 圖/北京市密云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