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江路上,一家正在裝修的餐飲店門頭赫然懸掛著“社區食堂”的招牌。靜安區寶山路市場監管所市場監管人員巡查發現后立即主動介入,指導經營者及時更換合規標識。最后,這家餐廳在更改店招后順利開業。
這個看似細小的監管動作避免了企業開業后可能面臨的數萬元整改損失,生動詮釋了上海優化營商環境8.0行動方案中“將服務做在監管前”的治理智慧。
新民晚報記者獲悉,今年,寶山路市場監管所積極探索并貫徹實施柔性監管模式,轉變傳統“以罰代管”的剛性監管模式,探索更具服務性、預防性的監管方式,降低市場主體經營合規成本,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剛性監管易引發政企對立,柔性手段更利于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寶山路市場監管所監管干部介紹,市場監管總局今年出臺了“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清單。部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因不熟悉法規導致“無心之過”,需引導而非懲罰。
目前,該所柔性監管的具體措施分為清單化管理、事前行政指導、風險預警機制、容錯糾錯機制。其中,清單化管理積極落實首違不罰、輕微免罰清單,為市場主體發展注入更多“容錯空間”;事前行政指導通過培訓會、告知書、線上提示等方式,提前告知企業合規要求;風險預警機制利用大數據監測企業信用和經營風險,定向發送整改提示;容錯糾錯機制則對非主觀故意且及時整改的案例,以約談、限期整改替代行政處罰。
近年來,隨著網絡消費的快速發展,美團等平臺上的個體工商戶銷售醫療器械行為激增,但部分商家因未取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頻繁引發消費者投訴。比如,寶昌路上就有一家個體工商戶碰到了這樣“頭疼”的問題。由于是個體工商戶,他們無法申辦取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為此,寶山路市場監管所的監管人員針對其售賣商品的特點,指導這家商戶重新注冊公司營業執照,并且辦理《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從源頭治理,化解“無證經營”難題,也大大降低了投訴舉報率。
位于止園路上的上海某醫用氣體有限公司則是另一家提供氧氣瓶銷售租賃服務的企業。隨著家用醫療設備需求用戶的動遷、老齡化等問題,消費者投訴較多。針對這一頑疾,寶山路市場監管所聯合區市場監管局的消保科、質量管理科,對這家企業進行“組團式服務”“精準化輔導”,找準投訴“病灶”,針對租賃服務提供及時的上門服務以及客服服務,同時完善租賃條款,避免糾紛的發生,讓企業從“被動應對”到“主動規范”,解決投訴難題。
如今,寶山路市場監管所正用“繡花功夫”編織新型營商生態。這種將法理、事理、情理融會貫通的治理創新,不僅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培育出市場主體“敢闖敢試”的信心底氣。
“監管不是對立,而是共同解決問題。”監管干部表示,柔性手段更能激發企業自律意識,降低重復違法率。啟用柔性監管以來,寶山路市場監管所提升了企業合規率,消保領域投訴舉報率同比下降30%。
原標題:《投訴率驟降30%!一個監管動作,如何為企業止損數萬元?》
欄目編輯:顧瑩穎 題圖來源:東方IC 圖片來源:寶山路街道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陳佳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