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阿勒泰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通過濕地修復、水環境治理、城鄉綠化等舉措,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這兩天,福海縣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迎來成千上萬只從南方飛來的白頭硬尾鴨、大天鵝、麻鴨等候鳥,當地通過生態修復和智能化檢測,鳥類種群數量比去年增加20%。
福海縣攝影愛好者王建明說:“現在鏡頭里滿是驚喜,成群的候鳥在淺灘漫步,晚霞里大天鵝的剪影能連拍十幾張不停歇,現在每次支起三腳架,總覺得不是我在等鳥,而是鳥兒們重新選擇了這里。”
作為新疆北部最大淡水湖之一,烏倫古湖構建了“保護+巡護+宣教”三位一體管理體系,無人機、紅外監控等科技手段織密“人防+技防”監管網。2024年累計清理濕地垃圾3噸,同步實施候鳥定點投喂,為遷徙鳥類打造“安全驛站”。截至目前,福海縣已記錄鳥類271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二級保護動物35種。
福海縣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局長劉泊說:“通過持續治理,今年候鳥種群數量比去年增加了20%,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顯著提升。”?
在青河縣查干郭勒鄉,曾經的東風水庫,通過清淤治污、植被恢復,讓各族群眾真切感受到“生態紅利”帶來的好處。
青河縣居民麥地娜·達汗說:“現在環境越來越好,在生態環境保護中,我們有義務和責任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春日的布爾津正上演“全城換新”,50萬株花苗即將在“五一”前落戶主干道,工作人員同步清理垃圾、修剪枯枝,為城鄉添綠“梳妝打扮”。
布爾津縣津拓城市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巴黑。卡克滿說:“翻新道路、換裝綠植、修剪枯枝、渠道清淤,我們用整潔的街道,暖心的服務,靜候您的到來。”?
生態保護從娃娃抓起,阿勒泰海關啟動“地球守護者成長計劃”,通過沉浸式體驗、科學實驗,讓青少年在心中種下綠色種子。
阿勒泰市第三中學學生孜烈·穆惠提說:“我意識到生態保護離我們并不遙遠,往后我會從少一次亂丟垃圾,多次綠色出行等小事開始,有力保護我們可愛的地球。”
阿勒泰海關辦公室副主任秦勇說:“讓青少年了解海關職能的同時,對生態保護、生物安全、衛生檢疫有更加直觀地認識,從而讓保護環境的意識從小生根發芽。”
阿勒泰地區擁有640.81萬畝耕地,林地2385.91萬畝、草地1.28億畝,森林覆蓋率達22.65%,全年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境內三大水系、大小河流272條,全流域水資源125.9億方米,更被譽為北疆“水塔”,從候鳥天堂到宜居家園,這里正以生態“含綠量”繪就高質量發展的“金色畫卷”。
阿勒泰地區融媒體中心綜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