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即1945年4月21日,納粹德國最后一架客機從柏林滕珀爾霍夫機場起飛,當時該機場正在遭受蘇軍炮火的轟擊。
Fw.200是當時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最大的客機。
這架Fw.200“禿鷹”四發重型客機的機身代碼為D-ASHH,該機名稱為“黑森”,將飛往巴塞羅那,中途在慕尼黑經停,原計劃在慕尼黑搭載四名西班牙大使館的員工。根據文件和目擊者的陳述,機上載有5名機組人員、16名乘客和大量行李,但乘客身份和箱子里的物品均不得而知。據推測,當蘇軍開始逼近柏林時,納粹高級官員(可能攜帶家人)逃離這座城市,并隨身帶走大量財物和秘密檔案。
Fw.200客機結構圖。
起飛前,機組發現航線上有強雷暴,但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好兆頭,因為它降低了與美英盟軍戰斗機遭遇的可能性。對于美英的戰斗機飛行員來說,這架沒有自衛武器的巨大飛機是一個誘人的目標。但是,德國人高估了“禿鷹”抵御惡劣天氣的能力。
Fw.200有軍用型號,并裝備納粹空軍,因此在當時“黑森”機組確實不希望碰到美英盟軍。
一個半小時后,“黑森”抵達慕尼黑,但這里的天氣狀況不佳,無法著陸。機組人員通過無線電報告稱,由于燃料充足,他們決定直飛巴塞羅那。這也是來自“黑森”的最后一則消息。它并未抵達目的地,在盟軍尚未占領的德國領土上的搜索也沒有任何結果。然而,納粹德國覆滅在即,沒有人特別在意一架客機的失蹤事件。
希特勒等納粹高官在機場視察,背景就是Fw.200“邊境”客機。注意機頭側面的德語“邊境(Grenzmark)”字樣。
五年后,巴伐利亞州皮森科芬市的居民報告,他們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意外發現了一架大型飛機的墜毀地點。調查顯示,這是一架Fw.200“禿鷹”,它撞擊地面的力度非常大,以至于發動機埋在地下六米深的地方。
由于德國欠缺設計大型飛機的經驗,因此Fw.200機身強度不足,多次出現這樣的“腰斬”事故。
主要殘骸散落在直徑20米范圍之內,其他地方的樹木都沒有折斷的痕跡,這表明飛機幾乎是垂直墜毀在這里。此外,飛機的一個機翼在距離主要殘骸300米的地方被發現,這意味著機翼是在空中脫落的。
墜機現場的標志物(左)和“黑森”客機機長奧古斯特·金斯特爾(右)。
在飛機殘骸中發現了多人的遺骸,以及一張奇跡般幸存的飛行員證件,上面寫著奧古斯特·金斯特爾,這是失蹤的“禿鷹”機長的名字。歷史上發生的事件通過這樣的殘骸或多或少地清晰起來。這架客機在飛行過程中遭遇強風而解體,或者因為雷擊導致機翼油箱爆炸,讓機翼與機身脫離。
二戰爆發后,漢莎航空公司整體并入納粹空軍,因此機組都算是軍人。
然而,至今仍未找到關于這架航班乘客的任何文件,因此,機上人員的詳細身份,以及他們從戰火中的柏林帶走的貨物仍然是一個謎。近70年來,它一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眾多未解之謎中的一個。
捷克考古愛好者在“黑森”墜機現場發現的殘骸和一枚沙俄金幣。
故事似乎就此結束,然而在2014年,它再次被人們提起。捷克考古愛好者——通常所說的“挖墳黨”——使用金屬探測器仔細檢查了“黑森”墜機現場,居然在一些飛機殘骸中挖出了一枚沙皇時代鑄造的10盧布金幣。沒錯,這就是所謂的金盧布。
Fw.200曾經出口到多個國家,并作為客機使用。這就是丹麥航空公司使用的Fw.200。
關于“黑森”客機裝載的貨物似乎已經得到一些證實,其中有一部分是納粹掠奪的財寶。現在唯一發現的這枚金盧布表明,已經有人在這架客機墜毀的地方進行了認真的挖掘。當然,這發生在1950年當地居民報告墜機殘骸之前。當時,墜機現場經過聯邦德國當局的正式搜查,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二戰時期,歐洲各國都是金本位,因此各國都鑄造了價值相等的金幣以便進行國際貿易。
現在,另一個謎團出現了。在柏林被占領前11天,納粹試圖將黃金運往西班牙,而這些黃金卻隨著“黑森”客機而墜落在巴伐利亞州皮森科芬的森林中。那么這批黃金到底落入了誰的口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