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正式入朝作戰。
在跨過鴨綠江的志愿軍中,有一名特殊的戰士,被稱為抗美援朝“第一名志愿軍士兵”,他就是毛澤東的長子,時年26歲的毛岸英。
黨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決定后,毛岸英就有了想法,他主動向父親提出申請,請求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毛主席想了想,同意了。
就這樣,毛岸英和其他千千萬萬志愿軍戰士一樣,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途。臨別時,他去醫院倉促探望了新婚不久的妻子劉松林,甚至沒跟他說自己要去干什么,便急匆匆離開。
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1950年11月25日上午,志愿軍司令部遭遇敵機轟炸,毛岸英為了搶救軍事地圖壯烈犧牲。毛岸英犧牲的消息被隱瞞了近2個月,直到1951年1月2日才被告知毛主席。
失去愛子的毛主席悲痛萬分,但他沒有責怪任何人,只是長嘆一聲說道:“打仗總是要死人的嘛!這沒有什么!不要因為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由于毛岸英生前沒有告訴妻子劉松林,自己是去參加抗美援朝,劉松林始終被蒙在鼓里,出于組織原則,她也沒有打聽,因此毛岸英犧牲的消息一直是秘密。毛主席得知這一噩耗后,擔心兒媳劉松林承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擊,也一直沒告訴她。
直到3年以后,劉松林才得知丈夫早已犧牲。盡管她早有預感,但當預感得到證實時,劉松林依然感到自己的世界坍塌了一半,她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在毛主席的安慰下,劉松林才逐漸走出痛苦的陰影,她想要留在毛家,陪伴和照顧毛主席,但是毛主席深明大義,他覺得劉松林還年輕,不能耽誤了一生的幸福,便多次勸劉松林再嫁,甚至親自給兒媳介紹對象。
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劉松林終于有了新的婚姻,但她始終掛念著毛岸英,并且多次遠赴朝鮮為毛岸英烈士掃墓。
1990年10月,劉松林再次赴朝鮮祭掃毛岸英墓,同行的還有志愿軍第50軍副軍長、代軍長蔡正國烈士的兒子蔡小東。期間,蔡小東突然問了劉松林,有沒有見過毛岸英同志的《革命烈士證明書》。
《革命烈士證明書》是革命烈士的身份證明,是發給犧牲軍人遺屬的,烈士家屬可憑借此證享受撫恤金等相應待遇。毛岸英毫無疑問是革命烈士,可劉松林卻從來沒見過毛岸英的《革命烈士證明書》,她覺得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后來再嫁,所以這個證明沒有發給自己,而是發給了毛岸英的家人。
可蔡小東告訴劉松林,他也從來沒見過父親蔡正國的《革命烈士證明書》,這就不正常了。因為蔡小東是蔡正國唯一的兒子,如果有這個證明書,他一定會知道。
為此,蔡小東還多次找過父親生前的部隊和有關部門,所有人都說這個《革命烈士證明書》不可能不發,可蔡小東及其家人卻從來沒有收到過。
蔡小東覺得父親的《革命烈士證書》可能被漏發了,所以他才有此一問。劉松林仔細回憶了半天,確定毛岸英的家人從來沒人提起過毛岸英的《革命烈士證明書》,毛主席病逝后,她親自參與整理毛主席的遺物,也從來沒有這個證明。
回國以后,劉松林先后找到毛岸英的弟弟毛岸青、自己的妹妹邵華,以及毛岸英的其他家人,逐個詢問是否見過毛岸英的《革命烈士證明書》,大家都搖頭。
劉松林決定徹底弄個明白,又到毛岸英生前部隊和相關部門尋找,結果所有人都說:“不可能!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兒子,這《革命烈士證明書》不發給誰,也不能不發給他呀!”
可是,他們又都找不到當初給毛岸英家人發放《革命烈士證明書》的底子,看來毛岸英的《革命烈士證明書》真的被漏發了。
在劉松林和蔡小東的努力下,有關部門終于承認確實漏發了毛岸英和蔡正國的《革命烈士證明書》,并及時給兩人補發了《革命烈士證明書》。毛岸英的《革命烈士證明書》在他犧牲整整40年之后,才終于發到劉松林手中。
跟烈士證一起發放的,還有320元撫恤金。這是按照1950年毛岸英犧牲時的職務標準計算的,一次性補發給劉松林。要知道,1950年的320元錢購買力至少是1990年購買的數十倍,可有關部門完全沒有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因為規定就是這樣的。
拿著這320塊錢,劉松林頗為尷尬,她只是想為毛岸英烈士找回那份應得的《革命烈士證明書》,完全沒想到還會有320塊錢的意外之喜,她向有關部門的同志們解釋說:“我真怕你們以為我是想要這筆撫恤金……”
如今看來,漏發毛岸英《革命烈士證明書》這件事是多么不可思議,但不管是否有這一紙證明,都無礙毛岸英的革命烈士身份,他是真正的中國好男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