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針對“加班文化盛行”這一社會痛點問題發聲,明確表示不得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并非全面禁止加班。3月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提及,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就“保障休息休假權益”提出舉措,通過強化執行監督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同時鼓勵彈性錯峰休假等。
3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到,“不得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全國政協委員呂國泉建議每周上班不超44小時。聽到國家出手整治延長加班的現象了,打工人是不是拍手叫好?勞動者的春天就要到了。說起勞動法其實相當健全,條條框框都規定了,但實際執行起來卻并非依照勞動法。
大部分人的工作時間都遠超八小時,甚至十二小時或者更多。所謂的“八小時工作制,雙休節假日”,又有幾個人能完全享受到?為給企業減負,人社局在社保繳納的比例上給予企業扶持降率。企業降了比率,卻加大壓榨勞動者的力度。不跟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不給勞動者繳納社保,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長,降薪打壓逼迫勞動者離職……
從法律角度看,勞動法規定每日工作超8小時、每周超44小時均屬違法,企業若需加班必須與員工協商,且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用人單位違法加班面臨多種處罰,勞動行政部門有權責令改正,安排加班須依法支付加班費,情節嚴重的會受到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
此次政策具有多方面意義。一方面,以剛性約束規范用工行為,能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權,讓勞動者從“加班循環”中解放出來,平衡工作與生活。比如已有大疆、海爾等企業帶頭行動,員工工作與生活狀態得到改善。另一方面,這也是提振消費的重要抓手。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占比超60%,超時工作導致消費能力透支,制約內需。當勞動者有更多休息時間,釋放的文旅、教育、健康等消費需求,將為內需增長注入新動能。
對于勞動者而言,新規下需學會應對“隱形加班”,做到“三要三不要”,若遭遇強制加班,可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總之,此次發改委發聲及相關舉措,是對勞動者權益的有力保障,也是推動經濟良性發展的積極嘗試。
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在介紹提振消費有關情況時提到,將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非法添加、假冒偽劣、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市場頑疾,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對缺陷產品召回的監管力度,讓市場更加安全、有序、規范運行。
嵇小靈表示,近年來,市場監管部門集中查處了一批諸如食品非法添加、虛假廣告、加油機計量作弊等違法違規行為,對不法經營者形成了強大震懾。今年還將繼續部署開展“守護消費”鐵拳行動。下一步,將全面升級12315平臺,強化大數據技術應用,推廣消費糾紛在線解決機制,拓展基層消費維權服務網絡,努力將更多的消費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消費維權“零距離”“高效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