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上海車展正式開幕,寶馬集團以“新世代”為核心,全球首發三款概念車、智能超感座艙及全新操作系統X,全面展現其在電動化與數字化領域的系統性創新。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強調,中國市場是驅動品牌未來的“創新引擎”,集團正以“本土深耕+技術開放”雙輪戰略,加速構建智能、可持續的豪華出行生態。
【寶馬集團董事長 齊普策】
新世代車型首秀:技術集群重塑出行體驗
三款新世代概念車的亮相,標志著寶馬對未來豪華出行的重新定義。新車集成五大核心技術——全新設計語言打破傳統汽車美學,以極簡線條與功能性空氣動力學造型,勾勒“精準而詩意”的工業設計哲學;基于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的“超級大腦”實現軟硬件分離,支持持續OTA升級,配合首發的智能超感座艙與操作系統X,通過語音、手勢、視覺多模態交互,將人機溝通提升至“場景即服務”的無感體驗維度。
動力層面,新一代電驅系統與大圓柱電池技術的應用,預示寶馬在續航能力、充電效率及電池安全性上的突破。齊普策特別指出:“新世代不僅是產品,更是對出行需求的系統性回應——我們整合電動化、數字化與可持續理念,讓技術回歸用戶價值,打造‘會用、敢用、能用’的智能出行解決方案。”
中國戰略升級:從“本土制造”到“中國專屬”
中國市場在寶馬新世代戰略中占據核心地位。由上海設計團隊主導開發的中國專屬車型,深度融入本土美學偏好與功能需求,例如針對高頻智能座艙場景優化語音交互邏輯,接入本地化服務生態。2026年起,首批國產新世代車型將從沈陽生產基地下線,實現“中國設計、中國制造、中國專屬”的全鏈路本土化。
“中國是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場,更是創新速度的標桿。”齊普策強調,寶馬已構建覆蓋研發、設計、供應鏈的完整本土體系:沈陽研發中心成為全球三大樞紐之一,31個研發項目聯動150余家本土企業,在智能網聯、自動駕駛、電池技術等領域形成快速轉化能力。以動力電池為例,自2012年與寧德時代建立合作以來,雙方已推進到大圓柱電池量產階段,新世代車型將率先應用這一成果。
在智能化領域,寶馬同步深化與阿里巴巴、華為的戰略合作:接入阿里AI大語言模型提升車載交互自然度,融合鴻蒙生態打造車機、手機、家居無縫連接的全場景體驗。齊普策將此稱為“技術生態的中國化重構”:“我們不是簡單引入技術,而是與本土伙伴共創符合中國用戶習慣的智能生態。”
開放創新與價值堅守:豪華品牌的雙重邏輯
面對行業技術變革,寶馬始終堅守“安全第一”與“用戶選擇權”兩大原則。集團斥巨資打造的駕駛模擬中心與未來出行開發中心,對每項新技術進行超萬小時嚴苛測試,確保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功能在可靠性上達到豪華品牌標準。“消費者對安全、質量、系統整合能力的需求從未改變,這是寶馬的核心優勢。”齊普策表示。
在技術策略上,寶馬堅持開放包容:新世代技術成果將覆蓋純電、插混、燃油全動力形式,讓用戶自由選擇適合的產品。這種“不搞技術一刀切”的理念,在全球市場已被驗證成功——2024年寶馬在華新能源車型銷量同比增長37%,印證了多元化布局的市場適應性。
以中國經驗反哺全球
從2003年本土化生產到如今的“新世代”戰略,寶馬在中國的22年深耕,展現了跨國車企“入鄉隨俗”的深層智慧。當電動化與智能化成為行業必答題,寶馬選擇將德國工程基因與中國創新生態深度融合:上海車展的舞臺上,“中國專屬”的新世代車型不僅是產品輸出,更是“中國速度”與“全球標準”結合的范本。正如齊普策所言:“要在全球成功,必須成為‘本土企業’。”寶馬正以實際行動,為豪華汽車的未來書寫兼具本土特色與全球視野的新篇章。
封面新聞記者 李繼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