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國家自然博物館首部4D科普大片《海洋深深》首映。觀眾化身“虛擬深潛員”,從陽光斑駁的淺海珊瑚礁一路潛航至幽暗的萬米海溝,沉浸式感受海洋的壯美與脆弱。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也是我們影片想要傳遞的核心思想。”國家自然博物館黨委副書記王世雯說,在影片中,觀眾既能觀賞到絢麗多彩的海洋生物,也能看到退化的珊瑚礁、被漁網纏繞掙扎的海龜、沉積在深淵的易拉罐。“我們想通過影片呼吁大家一起保護海洋,熱愛地球,守護人類共同的家園。”
影片的靈感源自我國著名海洋地質學家汪品先的第一次深潛感受——不能自抑的興奮。創作團隊耗時兩年,研讀大量海洋科研科普文章、著作,跟隨科學家深入南海科考站、仿生機器人實驗室,將科研一線的真實故事搬到觀眾眼前。
這部20分鐘的短片,凝聚了40多位專家的智慧。影片逼真呈現了近百種海洋生物——從大白鯊的鱗片反光到發光微生物的波長參數,每一幀畫面都經過了標本比對、動態模擬。創作團隊還邀請了水下攝影師,逐幀校準珊瑚蟲擺動的弧度。
每一幀畫面都得到了科學家的審核。王世雯舉例:“為了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觀感,我們的初版將場景置于清亮的水域中。此舉卻遭到專家的反對,因為真正海水的質感并非如此,我們真的就全部推倒重來。”深淵垃圾的鏡頭也是在專家的堅持下得到了保留,雖然沒有一句臺詞,卻讓所有觀眾都聽懂了海洋的吶喊。
該電影將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長期上映。
(北京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