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懸疑劇的“風”最近這兩年不僅吹得大,吹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了。
今天到現在已經有多部國產懸疑劇開播。
不過,最讓觀眾期待新劇還得是國產懸疑界的頂流秦昊的新劇《借命而生》。
自從兩部懸疑劇一戰成名,秦昊深耕懸疑劇場的頻率更高了,去年到今年都有新劇。
就懸疑劇的品質,秦昊挑選劇本的眼光向來獨到,這也讓其熱播的新劇《借命而生》引來關注。
這部劇剛開播第一集,有幾大特點跟秦昊所演過的懸疑劇類型相似。
比如,年代背景下的懸疑故事。
警察追捕嫌疑犯長達數年。
跨越時空的人物命運變化。
既有懸疑劇迷霧重重的懸念,追捕犯人的艱難,也有時代變化下的現實生活變化和小人物命運起伏。
內容要素和大體框架呈現出爆款懸疑劇必備元素。
標簽和元素看起來有再創熱劇潛質。
心懷刑警夢想的少年杜湘東盼望將來有一天如愿以償,但是郁郁不得志,困在看守所重復乏味的看守生活。
某一天,看守所來了兩兄弟姚斌彬和徐文國,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六機廠車間主任李超被殺害,姚斌彬和徐文國兩兄弟涉嫌殺人,證據確鑿下,他們百口莫辯。
刑警指出實證性證據,矛頭指向兄弟兩人。
杜湘東曾在看守所與兩兄弟交談過,在他看來命案真相另有內幕。
然而,杜湘東一個小小的看守所警員,僅憑一面之詞不能說明什么。
地震爆發,轉運押解途中,徐文國和姚斌彬聯手開啟“借命而生”的命運。
姚斌彬承認罪行,警方搜查出來鐵證面前,他們兄弟倆妥協伏法。
掏出押解車,姚斌彬要認罪,拖延刑警,讓徐文國逃離,好好活著。
姚斌彬認罪接受法律制裁。
另一邊,徐文國熬過漫長的黑夜,跑遍整個山林,躲過警方追捕。
緊接著又在冷凍車庫內經歷九死一生。
幾次與警察擦肩而過,徐文國都躲過了一劫。
姚斌彬已經死了,而他要把姚斌彬那份也活下來。
靠著堅定的信念,徐文國挨過漫長全城追捕。
躲過警察的視線,徐文國要為自己找真相。
黑夜中,徐文國潛入陳素娥家中,此時的陳素娥已死,是被人活活勒死的。
徐文國倉皇出逃,很快警方在陳素娥死亡現場找到徐文國指紋,案件真兇指向他。
平白無故,徐文國被人陷害罪加一等。
開局著重制造懸念推動情節,最大的懸念是李超命案的兇手是誰?
徐文國和姚斌彬矢口否認是殺人兇手,一再強調槍是假的,他們沒有殺人。
杜湘東一開始也懷疑刑警的調查結果,走訪六機長詢問相關人員,還有崔麗珍。
崔麗珍確認槍是假的。
懸念指向兇手背后另有其人,然而杜湘東還沒有真正進入探尋節奏,拉滿這場案件被栽贓陷害的注定結局,杜湘東和姚斌彬兄弟竟然潛逃。
姚斌彬差一點朝杜湘東開槍。
復雜的關系和命案懸念,因為姚斌彬再次入獄接受判決而主動釋放兄弟倆藏槍和收撞針的細節信息。
但是真正的兇手是誰的懸念還沒有清晰的答案,轉眼間又以徐文國拿走杜湘東證件,和陳素娥之死增添新懸念。
看似是層層疊起的懸念,事實上人物沒起到推動節奏的關鍵作用。
杜湘東開頭以來就看起來特別忙,跟同事、上級、同學和牢獄的囚犯的互動滿,工作之外跟劉芬芳的愛情進展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作為最關心案件的關鍵人物,杜湘東的忙沒有實質性推動效果,全靠新增的情節和處在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的徐文國和姚斌彬鬧出動靜。
而且好像揭開一些懸念了,但是真正的懸念還在吊胃口的卡節奏,豐富故事反倒顯得贅余。
發現線索,跟蹤線索的故事線薄弱,缺少時間節奏進行的收獲和前行并齊的嚴密邏輯過程。
比如,一開始刑警得到線索和證據羈押姚斌彬和徐文國,還沒開始采取行動立即實施判刑,兄弟倆主動把事情鬧得更大了,最后落了個一死一逃,下場凄慘才有了后續的追蹤。
陳素娥的死突然,徐文國正好趕上,刑警隨之猜測便追蹤徐文國。
杜湘東證件的原因,此案件中,杜湘東也受牽連,被暫時停止工作。
推動的線索和搜尋蹤跡靠外在而非主要人物,導致主角像在走形式,配角成為推動工具。
人物關系復雜,刑警和罪犯的追兇和被追兇之外,情節還圍繞他們身邊的親情和愛情關系。
爭議最大的部分是感情部分。
中間幾集戀愛占據一大部分。
劉芬芳和杜湘東的雙向奔赴感情可以說很細膩。
初次相見羞澀而篤定是對的人。
杜湘東追問確認關系,劉芬芳一臉甜蜜,蓋上印章以答復。
確認過關系的戀愛感情升溫,親自上門探望。
劉芬芳幫忙鋪床,抓老鼠,燉豬蹄。
曖昧、吃醋和感情升溫的進程在鏡頭下鋪墊得細膩。
為了突出這段感情由淺入深,初次遇見蓋上印章,彼此對話都做了輕喜,氛圍曖昧,增添笑點。
青澀的萌動,一見鐘情的認可,演員演出來了。
但要問感情線對懸疑破案有何關聯,必要性太弱了。
若是用在人物塑造則顯得筆墨過多。
同事造謠杜湘東得了痔瘡。
劉芬芳徒手抓老鼠,看豬肉等等。
這些喜感部分跟整體的懸疑的融合生硬。
只可惜,感情線是支線故事,過于深入的詳見,顯得喧賓奪主。
徐文國、孫永紅和廠長兒子唐堯鑫陷入三角戀關系。
兩個沒有身份地位的普通小人物有著深厚的情感,廠長兒子唐堯鑫突然出現,棒打鴛鴦。
舞廳門票被保衛科發現,唐堯鑫出來擔保,英雄救美只為獲得美人青睞。
戀愛占據過長橋段導致懸疑主線被丟在一邊,急于探索真相的欲望,提起來的節奏在這個過程中逐漸丟了緊張氛圍,懸疑劇步入年代愛情劇既視感。
而且,徐文國三個人的情感頗具戲劇性,深入展開的人物關系和時代命運,身世可憐引起共鳴。
過于深入刻畫情感部分導致懸疑被削弱。
徐文國逃亡,孫永紅曾冒著風險讓唐堯鑫駕車帶徐文國母親帶出來,在警察的追捕中見上一面。
即便徐文國已經是在逃逃犯,孫永紅卻想著跟他一起走。
徐文國不想再連累其他人,忍痛告別。
另一邊,唐堯鑫默默守護孫永紅,孫永紅跟徐文國還在一起的時候,為他們做擔保,生日送上禮物。
孫永紅對徐文國情根深種,唐堯鑫也一片癡心。
孫永紅為了讓唐堯鑫放棄,把他帶回去,看一家人擠在小房間里,她甚至沒有床,只有一塊木板當作床。
唐堯鑫是廠長之子,有身份有地位,卻沒有因為孫永紅的家庭條件選擇放棄。
孫永紅承受不了壓力,打算了結生命的時候,唐堯鑫及時出現,喚醒了孫永紅。
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唐堯鑫出現,正式向她求婚。
三個癡情人陷入愛情漩渦,“她愛他,他愛她”的感情都可以當一部年代愛情故事了。
剝掉懸疑的成分,以感情為主線或許符合對此類愛情故事投入的觀眾。
但是這部劇懸疑劇的標簽,追劇的觀眾是為了看刺激緊張的懸念破解,層層反轉的刺激,不是為了來看逃亡和追捕跨越時代追兇下,小人物之間的感情如何甜蜜深刻,事無巨細展現的細節。
熱衷給小人物加戲,呈現人物在年代背景下的立體形象。
但是加戲拿捏失分寸,易出現適得其反。
徐文國出逃在外,避開刑警視,藏在外面打工掙錢養家。
苦難和勵志的雙重疊加,用表面上的幾個橋段合理出想要呈現人物立體效果,忽略深入深層鋪墊慢慢推動。
一段三人抱頭痛哭的橋段展現母親和女友不離不棄,逃亡的徐文國拼命干活,流水賬標簽化苦難,情感和情緒共鳴較平淡。
元素多,人物群體多,分別有來自不同工作崗位上的角色,反映出當時社會背景下人物的生活。
看似懸疑劇熱劇的配置都有了,實際上跟真正的天花板不在同一個層次。
嚴肅氛圍中的輕喜不僅沒起到緩解氛圍的作用,反而顯得是多余,平常輕喜效果推動人物關系,增添懸疑層次感的部分,在這部劇倒反給人一種多余的刻意。
年代感滿滿,整個畫面原著故事篇幅小,電視劇增添不少新元素和情節,小細節的展現盡量做到細節。
只可惜,秦昊的懸疑劇天花板《漫長的季節》在前,當兩部劇放在一起比較,刺激感和新鮮感減半。
而且這部懸疑劇的感情線和懸疑線的發揮在開場就展現出重點偏移,懸疑劇劇迷的議論有著不同的聲音。
同類題材還是同一個演員,一旦有過天花板,超越的難度再升級。
擺脫表面的相似,回歸另一個視角創新,或許才是突破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