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菌酮是一種高效、低毒、安全的噻唑類有機銅殺菌劑,具有結構新穎、內吸傳導性好、安全低毒等特點,是不少農戶經常使用的一種殺蟲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噻菌銅常用的防治方案,一起看看具體都怎么用的吧!
1、防治葉菜類蔬菜病害
(1)防治葉菜類軟腐病、黑腐病、霜霉病:在苗期及蓮座期易發病,遇到高濕多雨發病重,苗期用20%噻菌銅300倍+75%百菌清30克,對水15kg噴霧,間隔7天用藥一次,連續用藥2~3次。或用20%噻菌銅30g+2%春雷霉素10g對水15kg噴霧。連用2-3次,間隔期7-10天為一次。
(2)防治葉菜類青枯病:在苗期遇到高濕多雨發病重,用20%噻菌銅600倍+20%葉枯唑120克,灌根,每間隔7天灌根一次,連續灌根3次。
(3)防治芹菜軟腐病、角斑病、黑腐病:在苗床或大田的秧苗長到基本覆蓋壟背時,開始用藥。用20%噻菌銅30g+75%百菌清30g或25%甲霜靈30g對水15kg噴霧,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注意:在低溫下出現灰霉病的,可加50%戊唑醇5g混用。
2、防治茄果類蔬菜病害
(1)防治茄果類青枯病、枯萎病、潰瘍病:秧苗基本覆蓋苗床時,用噻菌銅30g+98%惡霉靈7.5g,對水15公斤灑淋,防止苗期死苗爛葉情況的出現。在苗床移栽前及苗期受害,用20%噻菌銅100g+98%惡霉靈25g對水15kg,噴淋或澆根,連用2次,間隔期7~10天。
(2)防治茄果類瘡痂病: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30g+75%百菌清20g,對水15公斤噴淋,連用2~3次,間隔期7~10天。
(3)防治茄果類炭疽病: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30g+45%咪鮮胺13g或20%噻菌銅30g+25%溴菌清20g,對水15公斤噴霧,連用2~3次,間隔期7~10天。
(4)防治西紅柿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潰瘍病、葉斑病:苗期株高15-18公分用20%噻菌銅30g+75%百菌清(或25%甲霜靈)30g噴霧。座果期用20%噻菌銅50g+72.2%霜霉威或50%霜脲清或25%烯酰嗎啉20g,對水15kg噴霧;上述藥劑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
3、防治瓜類病害
(1)防治瓜類枯萎病:在苗期到起藤期發病,遇到高濕多雨發病重,用20%噻菌銅30g+70%甲基硫菌靈20g+98%惡霉靈7.5g,對水15kg噴霧或灌根,間隔7天用藥一次,連續2~3次。
(2)防治瓜類角斑病、炭疽病:在5月份(氣溫22度以上,高濕多雨易得病)。用20%噻菌銅600倍+25%咪鮮胺800倍或20%噻菌銅600倍+25%溴菌腈800倍噴霧,連用2次,間隔期為7~10天。
(3)防治瓜類角斑病、靶斑病:始花后易發病,遇到高濕多雨發病重,用20%噻菌銅30g+75%百菌清20g對水15kg噴霧,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為一次。
(4)防治瓜類細菌性角斑病、霜霉病:始花期開始發病,遇到高濕多雨發病重,用20%噻菌銅30g+72.2%霜霉威20g對水15Kg噴霧,連續用2~3次,間隔期7~10天為一次。
(5)防治瓜類蔓枯病:在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30g+70%代森錳鋅18g噴霧,或灌根,每隔7天用藥一次,連續2~3次。
(6)防治黑星病:座果期易發病,遇到高濕多雨發病重,用20%噻菌銅30g+50%異菌脲10g對水15kg噴霧,連續用2~3次,間隔期7~10天。
(7)防治瓜類根腐病:苗期易發病,遇到高濕多雨發病重,用20%噻菌銅90g+70%甲基硫菌靈60g,對水50kg澆根或噴淋,每株澆150ml,連用2次、間隔10天為一次。
4、防治地下根莖類蔬菜病害
(1)姜腐爛病、細菌性葉枯病:苗出齊或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50g+98%惡霉靈7.5g+75%百菌清40g,對水15kg噴淋或灌根,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注意:5月下旬~6月下旬為重點防治。5月下旬兼治生姜細菌性葉枯病。
(2)生姜姜瘟病、脛腐病:苗出齊時,用20%噻菌銅30g+50%烯酰嗎啉10g+68%精甲霜靈20g,對水15kg噴霧。10天左右一次,連續使用3次。病情嚴重時,請灌根或潑澆。
(3)大蒜葉枯病、紫斑病: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30g+10%苯醚甲環唑10g,對水15kg噴霧,7~10天一次,連續噴3次。
(4)馬蹄枯萎病、莖腐病:20%噻菌銅60克+25%丙環唑10克,對水15kg噴霧。移栽到大田15天后,一次用藥,連續使用3次。主要發病時間在7、8、9月等三個月份。不要添加井岡霉素。
(5)防治芋頭軟腐病、疫病:前期預防,可用20%噻菌銅500倍+75%百菌清或25%甲霜靈500倍噴霧,每療程2次,間隔期7~10天。莖塊膨大期,可用20%噻菌銅50g+72.2%霜霉威20g或50%霜脲清20g,對水15公斤噴霧。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注意,使用時加有機硅5ml/噴霧器。
5、防治果樹病害
(1)防治桃樹細菌性穿孔病及褐斑病:在發病初期或新梢3厘米~新枝條10厘米長度時,可用20%噻菌銅30g+70%甲托18g(或25%甲環唑10ml)兌水15kg噴霧;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注意,發病后期要慎用。
(2)櫻桃細菌性角斑病、褐斑病:在7~8月份用20%噻菌銅30g+25%戊唑醇4g,對水15kg噴霧,15天一次,連續噴2次。
(3)冬棗細菌性潰瘍病、炭疽病:20%噻菌銅30g+25%嘧菌酯10g,對水15kg噴霧,6月份開始使用,7~10天噴藥一次,連續噴藥3次。
(4)紅棗銹病、炭疽病、縮果病及軟腐病:初花期用20%噻菌銅30g+25%苯醚甲環唑(或25%丙環唑)10ml,兌水15公斤噴霧;后期用20%噻菌銅30g+25%三唑酮30g+25%溴菌清30g或(25%咪鮮胺30g),對水15kg噴霧。上述藥劑每療程用2~3次,間隔期7~10天。注意,遇到裂果時,可加磷酸二氫鉀混用。
(5)荔枝樹、龍眼樹細菌性疫病、霜霉病: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50g+72.2%霜霉威20g或25%甲霜靈(或75%百菌清)30g,對水15kg噴霧,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
(6)桑樹細菌性黑枯病、褐斑病:新梢展葉期預防,可用20%噻菌銅50g+70%甲基硫菌靈20g,對水15kg噴霧,每療程2~3次,間隔期7~10天。注意:分別在4月份、7月份防治較好。
(7)月柿、柿子樹:細菌性角斑病、褐斑病,可用20%噻菌銅20克+5%烯唑醇30克,對水15kg噴霧。連用2次,間隔期7~10天。用藥時間在6、7月份,雨水多時,需要多用藥。夏天時,請注意在早晚低溫時用藥,避開中午高溫天氣。
【聲明】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系本平臺并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在24小時內刪除該文章,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