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特朗普又開始作妖了。他在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可能降低對華關稅,但同時他又威脅幾十個國家:必須限制買中國貨,否則面臨美國二級關稅制裁!
這波操作直接讓盟友圈炸鍋了——日本韓國官員當場翻白眼,歐盟貿易專員直接懟回去:“這根本行不通!”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都搖頭:“特朗普又在異想天開了……
一、
特朗普這人,說話向來像坐過山車。本月初他還在推特上喊“中美貿易戰太棒了,美國贏了”,轉頭就暗示取消部分中國商品關稅,聲稱這是“給中國送人情”。結果話音未落,美國商務部轉頭就發公告:要求日本、韓國、歐盟等盟友必須限制進口中國商品,否則美國會對這些國家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加收額外關稅!
數據不會說謊:2023年美國對中國商品平均關稅已經飆到20%,比特朗普發動貿易戰前的3%高了近7倍。但矛盾的是,美國對中國商品的依賴度不降反升——2023年中美貿易額突破7600億美元,中國對美出口同比增長6.3%。一邊瘋狂加稅,一邊又偷偷買買買,這操作連美國媒體都看不懂。《華爾街日報》吐槽:“特朗普的政策像在高速公路上倒車,油門還踩到底。”
最受罪的是美國本土企業。以特斯拉為例,上海工廠生產的電動車占其全球銷量40%,如果美國強征“二級關稅”,一輛車光關稅成本就要多掏1.2萬美元,直接讓特斯拉在歐洲市場遭德國大眾暴擊。馬斯克公開喊話:“誰要聽特朗普的?他懂經濟嗎?”
二、
特朗普的“威脅外交”剛出爐,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就公開表態:“日本企業被夾在中間,根本沒法選邊站!”這話背后是無數日本中小企業的血淚賬本:日本汽車零件商“電產新寶”,70%的電機出口到中國,再通過中國合資車企賣到全球。如果被逼切斷中國供應鏈,這家公司半年內就得破產。
韓國更直接。三星電子的財報顯示,其在中國西安的半導體工廠貢獻了全球40%的存儲芯片產能。如果韓國政府被迫限制中國商品進口,中國完全可能對韓國半導體設備加征反制關稅。韓國貿易部長尹相直私下抱怨:“美國人讓我們和中國脫鉤,但他們自己每年從中國進口5000億美元的稀土和鋰電池,我們算什么?”
歐洲這邊更是炸鍋。西班牙經濟部長卡爾維尼奧直接翻臉:“歐盟不會當美國的棋子!”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算過一筆賬:如果中歐貿易脫鉤,德國汽車產業將損失80萬個就業崗位,相當于整個慕尼黑市的人口。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更是一針見血:“美國人搞‘二級關稅’就像黑手黨收保護費,他們自己都不信這套能成功。”
三、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直接撰文痛批:“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給美國中產階級下毒。”他算了一筆賬: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90%最后都轉嫁到美國消費者頭上,相當于每年偷走每個美國家庭3500美元。而所謂“限制中國商品”的政策,只會讓美國企業被迫從越南、墨西哥進口更貴的替代品,最終成本翻倍。
現實案例啪啪打臉:美國連鎖超市Costco去年嘗試從越南進口中國產的電動牙刷,結果因為質量不達標,退貨率高達23%,最后不得不繼續從中國進貨。而墨西哥對美出口中資企業的產品,2023年同比暴漲37%,因為中國企業干脆把工廠搬到墨西哥,繼續向美國賣貨—這樣的“曲線救國”,特朗普干瞪眼。
德國《商報》一針見血:“特朗普想用19世紀的關稅大棒解決21世紀的經濟問題,簡直荒謬!”文章舉例:中國現在是全球12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光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每年和中企簽訂的基建合同就超過1萬億美元。美國想靠幾個“二級關稅”就切斷這種聯系?怕是做夢還沒醒。
四、
面對特朗普的威脅,中國根本沒按套路出牌。美國要求韓國限制半導體對華出口,中國立刻宣布向韓國開放28納米以上成熟制程芯片市場,直接讓韓國SK海力士的股價暴漲12%。歐盟炒作“減少對華依賴”,中國車企比亞迪宣布投資10億歐元在匈牙利建廠,給當地創造9000個就業崗位。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2023年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增長12%,對東盟貿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對新興市場出口占比首次超過30%。反觀美國,其盟友日本對華出口占比反而從18%升到22%,德國企業對華投資去年暴增53%。用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理查德·哈斯的話說:“各國用錢包投票,特朗普的政策正在被現實碾碎。”
更狠的是中國的技術反殺。荷蘭ASML被美國逼著不賣光刻機給中國,結果中國自主研發的28納米光刻機今年量產,直接讓ASML在華訂單暴跌40%。法國達飛海運公司被美國施壓“選邊站”,干脆把全球最大集裝箱船“地中海古爾松號”改道中國港口,反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五、
這場鬧劇的最終結局其實早寫好了劇本。歷史經驗反復證明:靠關稅大棒和威脅外交搞經濟,最后只會兩頭挨打。20世紀30年代美國《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導致全球貿易額暴跌60%,直接引發大蕭條;2018年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結果美國GDP增速從2.9%暴跌到2.1%,農民破產潮至今沒緩過來。
如今各國政商界已經看透了特朗普的套路,他嘴上說“美國優先”,實際是“美國孤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說得直白:“和特朗普做生意就像坐過山車,上一秒承諾給你糖,下一秒就把你推進火坑。”連美國傳統盟友都開始搞“去特朗普化”,日本悄悄加入RCEP區域自貿協定,德國企業加速布局中國市場,歐盟推進《芯片法案》對抗美國補貼戰。
至于中國,正在用行動證明什么叫“打鐵還需自身硬”。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全球占比60%,光伏組件占80%,5G基站建設速度是美國10倍。當美國還在搞“脫鉤”鬧劇時,中國已和東盟簽署數字經濟合作協議,和沙特共建“2030愿景”,和非洲開發銀行聯合投資萬億美元基建項目——這才是真正的全球合作。
寫在最后的話
特朗普的“新玩法”本質上還是那套“交易藝術”——靠極限施壓和空頭支票博眼球。但今天的世界早已不是2016年,各國手里都有籌碼,也看得清誰在搞破壞、誰在促合作。日本車企在廣州工廠加班生產混動汽車,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在華投資100億歐元建廠,當法國空客拿下中國292架飛機訂單……這些用真金白銀砸出來的信任,遠比特朗普的推特宣言真實一萬倍。
所以,下次再聽到特朗普嚷嚷“降關稅”,人們不妨翻個白眼:這老特的信用賬戶早就破產了,他的話,也就配給華爾街股市當茶余飯后的段子聽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