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帆書 · 向北
來源丨帆書樊登講書丨ID:readingclub_btfx
推薦丨勵職派丨ID:tmp_356139977
作家劉潤曾說:“認知突圍,是一個人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也是人生逆襲的最佳途徑。”
從小,我們就被灌輸各種觀念,形成了固有的思維模式。
比如吃虧是福;當老師、醫生才是穩定的好工作;女孩子不要那么拼命,家庭才是第一位等等。
有時候,我們常認為的“金科玉律”,恰是阻擋成長的根本原因。
直到看完《觀念的躍升》,才明白觀念的改變,對社會的進步,對人生的成長意義重大。
這本書講述了20萬年來人類的思想史,從早期思想,到發明農業、文字,經歷文藝復興、科學革命等,每一次創新,每一次時代的巨變,都孕育著新觀念。
對個人而言,在變化的環境里突破舊觀念,找對方向,用準方法,是成長和逆襲的關鍵。
觀念影響行為,思路決定出路。
升級觀念,跳出思維定勢,人生才會越來越順。
一念之差,影響的是整個人生
很多時候,成敗與否,往往在一念之間。
錯誤的觀念,片面的想法,是阻礙發展的絆腳石。
書里提到這么一個案例,西班牙道德主義者梅卡爾多曾提出過一個謬論:貧窮的罪魁禍首是貨幣出口。
當時,很多人都認同他的觀點,政府對此也深信不疑,采取囤金條、限制進口、違反供求規律等,來緩解貧困難題。
經過一系列的措施,不僅沒有解決問題,還造成了現金無法流通、資源浪費等困境。
方向錯了,再努力也是徒勞。
困住我們的,往往是不成熟的觀念,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影響未來的發展。
一位知乎網友分享了學妹的故事。
為了賺外快,在讀經濟學的學妹,找了一份兼職工作,忙到沒有時間學習、考證。
盡管工作的方向與未來進投行的目標相悖,但短期的利益,讓她萌生了錯誤的想法,選擇繼續這份工作。
畢業后,大家都進了大公司,而她成績平平,連證書也沒有考,在找工作上屢屢碰壁。
正是由于一念之差,她少了很多選擇的權利,陷入被動的境地,未來的路越走越窄。
梭羅曾說:“人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
觀念的羈絆,是困住人生的一把枷鎖。
那些曾以為小小的一個想法,不值一提,但它卻在悄無聲息地影響行為,左右你未來的發展。
哲學家叔本華也曾說:“世界上最大監獄,就是人的思維意識。”
陳舊的觀念,偏執的想法,會阻礙成長的步伐,前進的道路。
你有怎樣的思維,就會看到什么樣的風景。
哪怕一念之差,也是拉開差距,影響人生的關鍵。
決定人生上限的,是你的觀念
高中時,朋友小洲因為成績差,認為還不如進廠打工,早點賺錢,于是不顧家人勸阻退學了。
幾年過去,身邊的同學當上了老師、醫生等,她還在流水線干著枯燥又辛苦的工作。
高中學歷,成為她找工作最大的硬傷,不敢輕易從工廠辭職。
每每提起退學,小洲都很后悔,如果當時好好念書,上大學,就不會像現在這么難了。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哪一條路,是源于對自我和事物的認知。
當你的想法不夠成熟時,可能會踩坑,選錯路。
但當你用更長遠的目光,更高的視野看待時,命運會截然不同。
想起《財務自由之路》里彼得的故事。
他出生在貧窮的家庭,父母酗酒、吸毒,但糟糕的環境,并沒有讓他沉淪。
朋友對彼得說,我們只能走父母的老路。
彼得并不認同這一觀念,他覺得人生不應該被貧窮所束縛,自己可以走出不一樣的道路。
于是,他開始努力賺錢,賣報紙、刷盤子……嘗試著各種工作,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一次, 他看到了旅游博主的視頻,嗅到了商機,也開始記錄在貧民窟的生活。
隨著粉絲的增加,他成為百萬粉絲博主,接到了不少商業合作。
正是彼得因為沒有循規蹈矩,踏出了一步又一步,最后實現了圈層的躍升。
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成敗福禍,會因為你一時的觀念而改變。
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被觀念所引導,促使行動的發生,決定了未來的發展和上限。
《觀念的躍升》一書里寫道:“我認為創造世界的是觀念,而不是非人力量。”
作者認為,所有行為,都源于內心的想法。
而正是觀念的躍升,不斷推動著工具的更新,科技的出現,時代的進步。
對渺小的個體而言,我們只有推倒思維里的墻,懂得高瞻遠矚,才能邁向更好的人生。
就像明明處在相同的環境里,同一所大學,同一家公司,能力也不相上下,為什么有的人就能脫穎而出,扶搖直上呢?
有時候,恰恰是因為思考方式與維度的不同。
當遇到難題、選擇時,一個好的觀念,高層次的認知,會引領你更好地解決問題,正確地決策。
普通人逆襲的關鍵,在于升級觀念
以前,人們通過覓食來維持生活,隨著冰川的消退,遷徙到新維度地區后,很多人依然保持傳統的生活方式。
這時候,新經濟觀念便出現了,一些人利用種植或蓄養動植物來解決食物問題,實現了自給自足。
從覓食生活到農耕生活的過渡,加快了千百萬年的進化歷程。
當身處變局時,以開放的心態尋求改變,或許能走出困境,改變命運的方向。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里的作者塔拉,從小就深受原生家庭觀念的影響。
她的爸爸思想封閉、極端,不允許孩子上學,生病了也不準去醫院,經常給塔拉灌輸錯誤的觀念。
后來,塔拉努力考上了大學,認知在不斷地推倒,再重塑。
擺脫了糟糕的家庭環境,塔拉走向了更好的人生道路,成為劍橋大學博士、知名作家。
觀念影響行為,而行為決定了命運,怎樣才能更有助于我們擁有更好的思維方式,實現人生的逆襲呢?
1、終身學習
書中自有黃金屋,每一本書,都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認知和視野。
想起尼采曾說過的一句話:“我們的認知邊界,就是我們世界的邊界。”
保持閱讀的習慣,充實大腦,能讓你更全面了解世界,汲取前人的經驗和教訓,懂得如何接納自己。
不會輕易被狹隘的想法、舊觀念所左右,而是有自己清醒的認知。
當你的思維提升了,那些難題會迎刃而解,人生也會有所成長。
2、向上鏈接
有一句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處在優質的圈子,能給你帶來強大的驅動力,開拓眼界,是打破信息壁壘的有效方式。
可以加入付費社群,展示你的能力和價值,積極鏈接行業的牛人。
長期浸泡在好的圈子,與比你厲害的人同行,思想和行為也會更積極,影響你變得更優秀。
3、深度思考
那些真正厲害的人,他們除了積累豐富的知識外,更有深度思考的能力。
快節奏、碎片化的信息時代,大多數人都不愿意深度思考,對于一些知識和問題只是淺嘗輒止。
愛因斯坦十分注重深度思考,比如要一個小時解決問題,他會用55分鐘去思考,深究其中的緣由。
遇到問題時,多問問自己為什么,怎么做,抽絲剝繭進行探索。
每一次深度思考,都是在鍛煉我們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習效果。
《觀念躍升》里說,人與其他生物相比,最非凡的能力,是我們產生的觀念如此強大和持久。
那些觀念,正是改變世界的源泉,讓人類在浩瀚的歷史中獨樹一幟。
改變命運,要從改變觀念開始。
你的一個想法,可能會驅動成長,也可能會阻礙進步。
保持讀書的習慣,跟比你厲害的人同行,擴大你的認知視野;培養深度思考的能力,凡事多想一步,不斷升級觀念。
有一天,當你回望走過的路時,便會明白,人生的躍升,在于觀念的躍升。
點個「在看」,跟各位書友共勉。
作者簡 介 :向北。文章來源樊登讀書 (IDreadi ngclub_btfx) ,轉載 請聯系公眾號。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