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之家觀察到,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于近日召開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會。會上,審議了趙鏞一、陳永樺兩位董事的辭任議案。趙鏞一此前已卸任現代財險董事長一職,而陳永樺則是滴滴方面委派的董事。會議還審議了洪鈴、朱逸杰擔任公司董事的議案。兩人或為各自股東方新派遣的董事,后續董事長一職大概率從此二人中產生。
來源:現代財險股東會主要決議
新任董事長一職或將從此二人中產生
目前,除洪鈴、朱逸杰的擬任董事資格尚待監管批準外,現代財險董事會現有成員包括一位執行董事、三位非執行董事及三位獨立董事。非獨董方面:趙成必,韓國籍,現任現代財險執行董事、副總經理;卓越,滴滴出行科技首席財務官(CFO);舒悅,聯想控股助理總裁兼金融服務投資部董事總經理;解強,聯想控股金融服務投資部執行董事。
新晉董事朱逸杰的背景相對清晰,此前擔任滴滴出行金融事業部戰略負責人及新能源車險業務負責人,而關于洪鈴的公開資料卻難覓蹤跡。不過,結合公司當前股權結構——現代海上火災保險株式會社、聯想控股以及滴滴旗下迪潤科技三方鼎足而立,以及此前三方各派兩位董事的架構來看,洪鈴大概率是現代海上火災保險株式會社的高管。
若洪鈴、朱逸杰分別接替趙鏞一、陳永樺,三方董事架構仍將保持2:2:2的穩定平衡關系,與各方持股比例33%:32%:32%相呼應。后續,董事長一職大概率在這兩人中產生。鑒于韓方股權略高且長期主導董事長職位,韓方擔任董事長的慣例或許仍將延續。
不過,滴滴方新派駐的朱逸杰與前任陳永樺不同。作為滴滴出行金融事業部戰略負責人及新能源車險業務負責人,朱逸杰在車險領域資歷深厚。他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數據2023年產業大會上分享“大數據深度應用到新能源車險領域的暢想”,顯示出其對該領域的深刻理解。考慮到現代財險業務主要圍繞網約車、共享出行從業人員等展開,滴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朱逸杰若擔任董事長也并非全無可能。
圖中人物系 朱逸杰
2024年車險爆發式增長、非車業務收縮
趙鏞一執掌現代財險超過15年,期間公司經歷了截然不同的發展階段。2020年前,外資主導的現代財險“佛系”經營,保費長期徘徊2億,微利但穩??;2020年聯想、滴滴入局后開啟狂奔,保費四年破10億,增速最高達135%。然而規模躍進伴隨持續失血——2021至2024年累計虧損超4.7億,2024年單年虧損1.63億更是創下紀錄。
自2021年起,現代財險的車險、責任險和短期健康險業務規模迅速擴張。至2023年末,這三大險種的保費收入分別達到1.99億元、1.90億元和1.40億元。2024年,公司產品結構出現顯著轉變,車險成為主要增長引擎,當年保費收入高達5.55億元,同比激增179.0%,其在公司業務中的占比也從上年的26.3%躍升至54.3%。
數據來源:歷年年報及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與此同時,非車險業務卻遭遇了負增長,保費收入由2023年的5.57億元下滑至4.67億元,同比下降16.3%。其中,前兩大非車險種(應為責任險和短期健康險),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這反映出現代財險正在加速轉型,將業務重心向車險傾斜。
根據最新公開數據,截至2023年11月,滴滴平臺上的活躍網約車司機數量為586萬,較上年同期增加了142萬。此外,滴滴CEO程維曾提到,平臺累計注冊的網約車司機總數超過1166萬,但其中大部分屬于兼職或非活躍司機。若以2000元的車均保費計算,那么僅586萬活躍司機就足以支撐起一個超過百億元的保費規模。由此可見,現代財險在網約車司機這一細分市場擁有廣闊的增量空間。
然而,新能源車險的“高賠付、高風險、高成本”問題,是保險行業普遍面臨的頑疾。而公司深耕的網約車賽道,更是讓眾多險企焦頭爛額。過去數年經營結果已證明,即便是同為險企的韓方股東,在應對新能源車險及網約車帶來的風險時,也顯得力不從心。
展望未來,現代財險的帥位將花落誰家,是繼續由韓方股東擔任,還是由滴滴背景的朱逸杰引領公司走向新的發展階段,仍待官方揭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誰最終接棒,新任董事長都面臨著艱巨的挑戰:一方面,必須精準對接股東的戰略訴求,滿足各方利益;另一方面,又必須破解公司持續虧損的經營魔咒,實現業績的扭虧為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