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自廢武功,是現代美國歷史上最具自毀性質的行為。”
當地時間4月16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央谷地的一處杏仁農場,民主黨籍州長加文·紐森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聯邦政府,稱特朗普無權征收這些關稅。
4月初,特朗普以貿易逆差為由,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并援引1977年頒布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對數十個貿易伙伴征收高額關稅,引發全球股市劇烈動蕩。此后,特朗普又突然暫停對大部分國家的“對等關稅”,同時將對中國的關稅提高到145%。
紐森當天穿著牛仔褲和藍襯衫,而不是常穿的西服。他之所以選擇在農場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這起訴訟決定有兩層關鍵原因:去年,加州出口商品總額達1830億美元,其中相當大的份額來自農產品;中央谷地以共和黨選民居多,他試圖爭取經濟議題的話語權。
擁有4000萬人口的加州,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州和第二大出口州。紐森指出,如果將加州視為一個國家,它將位列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而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該州損失數十億美元,“沒有哪個州會遭受比我們更大的損失”。
外界普遍預期,紐森將在2028年參加總統選舉。在農場發表的這番針對特朗普的“討伐檄文”,標志著他重新成為特朗普的主要批評者。紐森直言,“特朗普正在背叛他的支持者”。他還猛烈抨擊特朗普讓部分行業獲得關稅豁免造成“裙帶資本主義”:“這就是腐敗,我們怎能對此坐視不理?”
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與YouGov的最新民調,僅42%的民眾支持關稅政策,大多數人認為這一政策主要讓富人而非中產階級受益。這項調查還顯示,超過五成的美國人希望國會采取更為強硬的立場,收回特朗普對關稅的控制權。
4月16日,美國加州州長加文·紐森(右)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圖/視覺中國
“一場冒險”
加州是首個就全球“對等關稅”政策起訴特朗普的州。
在向舊金山聯邦法院提起的訴訟中,紐森和加州總檢察長羅伯·邦塔質疑特朗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實施關稅的合法性。
1976年,美國國會通過《國家緊急狀態法案》規范緊急權力的使用。次年又通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使總統無須等待國會批準即可實施制裁等經濟政策。這些法律允許總統自行宣布緊急狀態,但要求明確說明將使用的權力并定期向國會報告。
在過去三個月里,特朗普稱毒品走私、非法移民和貿易逆差構成了需要宣布國家緊急狀態的“異常且特殊的威脅”。美國智庫布倫南司法中心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歷史上來自兩黨的總統都曾擴大緊急狀態的定義,但特朗普將持續數十年的美國貿易逆差視為緊急狀態的說法尤其牽強。“因為按定義,緊急狀態應是突發且不可預見的。貿易逆差或許存在問題,但絕非緊急情況。”
不論貿易逆差是否真的構成危機,特朗普宣布緊急狀態的原因很直接:他想利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賦予的權力,來迅速實施新的貿易政策。但加州政府認為,該法案雖然規定了總統可采取多種措施應對外國經濟威脅,但關稅并不在其中。美國總統曾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限制特定國家的進口或凍結敵對方資產,但該法本身未提及關稅權力,也無先例將其用于征收關稅。
加州政府主張,征收關稅的權力應專屬于國會,而非總統。加州的訴訟書援引了美國最高法院在“西弗吉尼亞訴環保局”一案中確立的“重大問題原則”,即如果某事在經濟和政治上足夠重要,應該由國會而非總統制定政策。近年來,最高法院多次運用這一原則阻止民主黨總統推行政策,包括奧巴馬的“清潔能源計劃”和拜登的學生貸款減免計劃。
紐森表示,如果最高法院保持立場一致,那么這起訴訟對加州來說就是“板上釘釘的勝利”。彭博社專欄作家艾瑞卡·史密斯則指出,一旦法院裁決確認國會“錢袋子權力”、叫停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國會的共和黨人將面臨兩難抉擇:是選擇對抗特朗普,還是選擇重新實施關稅,并承擔因此帶來的經濟后果。不過,法院是否會支持加州政府的論點仍待觀察,因為法官們通常不愿深究總統關于國家緊急狀態的決定。
加州的訴訟不僅涉及法律和經濟問題,更具有政治意義。
由于兩極分化加劇、兩黨合作減少,美國國會的立法效率越來越低。在上一屆國會會期中,議員通過的法律數量創幾十年來新低。在立法機構對周遭世界反應遲緩的背景下,總統們愈來愈依賴緊急權力來繞過政治僵局。當緊急狀態成為常態時,對總統權力的制衡就變得越來越無力。布倫南中心就曾警告說:“2025年的真正憲法危機不僅僅是行政部門的越權,還在于立法機構的軟弱無力。”
在加州提起訴訟前一周,有七名國會議員共同發起一項兩黨法案,聲明除非國會特別批準,否則關稅只能持續60天。“我不在乎總統是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我不想生活在緊急統治之下,我不想生活在我的代表無法為我發聲,也無法對權力進行制衡的環境中。”兩黨法案發起人之一、肯塔基州共和黨議員蘭德·保羅告訴國會。但多數共和黨人持國會不應介入的立場,特朗普亦明確表示,他會否決任何此類法案。
“國會在哪里?約翰遜議長在哪里?盡你們的責任吧。”紐森在宣布起訴決定時批評共和黨把控的國會“袖手旁觀”,任由特朗普摧毀美國經濟。加州總檢察長邦塔在與紐森同臺時表示,特朗普濫用緊急權力征收關稅的行為,是試圖“凌駕于國會之上,踐踏權力分立”。
面對加州的法律挑戰,白宮指責紐森忽視州內現實的危機,把時間浪費在對抗聯邦政府上。與此同時,美國司法部試圖將該案移送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審理。位于紐約的國際貿易法院專門處理貿易事務,具有全國性管轄權。美國司法部律師主張,該法院已審理數千起針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訴訟,本案不應有所例外。對于特朗普政府試圖將加州關稅訴訟轉移至州外法院的消息,紐森在社交媒體上迅速作出回應:“你害怕了嗎?”
在加州提起訴訟前,針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法庭訴訟僅限于一些小企業主和民權組織。他們同樣指出,特朗普動用緊急權力法征收關稅的做法屬于行政權力越位。但加州的訴訟是代表該州全體選民提起的集體訴訟,建立在只有州政府才能完整記錄的具體損害之上。因此,這起訴訟,是迄今為止美國內部對特朗普關稅政策最強有力的阻擊。
對紐森和邦塔來說,這場訴訟的結果難料,堪稱一場冒險。不過,在國會拱手將權力讓給白宮時,他們至少能以此向加州和美國民眾展示,自己正在采取行動。
低強度對抗
加州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是抵抗特朗普的大本營。2017年特朗普首個任期開始不到100天時,加州的抗議者每天都上街游行。在那四年中,加州政府提起了123起針對特朗普政府的訴訟,涉及環境法規、移民、醫療保險等多個領域,并在其中三分之二的案件中勝訴。
“不要招惹加州,因為你會危及經濟,這可能引發一場巨大的衰退,把共和黨人趕出華盛頓。”時任州長、民主黨人杰里·布朗在2017年的一檔節目中警告說,該州會全力以赴地戰斗。
在“特朗普2.0”時期,民主黨陷入困境。2017年的大規模抗議活動未能重現,捐助者也不再如當時般慷慨,面對特朗普強勢的行政權力,民主黨作為國會少數派顯得畏縮不前,許多州長避免與特朗普發生沖突。
這一次,加州仍然站在藍州抵抗運動的最前線。早在特朗普上任前數月,加州的民主黨官員就開始為新的法律戰做準備,起草法律文件,并預留數千萬美元應對預期的訴訟。
但熟悉加州情況的學者們還是敏銳地察覺到,氛圍與8年前明顯不同。由于州和地方預算不再盈余,反而捉襟見肘,曾經的“強硬反對派”,如今采取了更為克制的防御姿態和謹慎的應對策略。
去年大選后,紐森就召開特別立法會議,制定法律和財政撥款以“防范特朗普”,但過去幾個月里,他對特朗普的批評一直相對溫和。尤其在今年初加州遭遇致命山火后,為爭取聯邦援助,紐森曾試圖修復與特朗普的關系。近期,紐森還推出了一檔自己的播客節目,與特朗普的前顧問史蒂夫·班農、右翼名嘴查理·柯克等政治對手展開對話。
曾在比爾·克林頓競選團隊工作的民主黨顧問馬特·貝內特認為,紐森選擇退讓“情有可原”,當州內發生重大危機時,爭取聯邦政府支持、解決危機,必然是首要任務。他將紐森的做法與2012年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克里斯蒂相提并論。當時,共和黨人克里斯蒂在颶風“桑迪”后與時任總統奧巴馬擁抱,引發轟動。
如今,隨著火災逐漸平息,州內經濟和社會秩序開始恢復正常,紐森在貿易政策上重新采取強硬對抗特朗普政府的立場。4月初特朗普宣布關稅政策后,紐森呼吁國際社會各領導人不要對加州采取報復措施,并表示加州將在國際貿易領域尋求自己的“戰略伙伴關系”。當時,他在一份聲明中說,無論華盛頓出現何種動蕩,加州始終是穩定、可靠的合作伙伴,“加州不是華盛頓”。
實際上,在過去幾個月,加州的總檢察長邦塔已取代紐森,成為該州的“頭號抵抗者”。
邦塔正在處理15起針對特朗普政府的訴訟,范圍從質疑特朗普終止出生公民權的命令、反對解雇聯邦雇員,到阻止削減大學研究經費等多個方面。《洛杉磯時報》形容說,目前加州的法律行動是一場“快速連發戰”,按此速度,邦塔有望追平前任在第一屆特朗普政府時期的訴訟紀錄。
此前,邦塔曾告訴“政客”新聞網,他的職位無須與特朗普進行談判,因此可以采取與州長不同的方式來應對特朗普。“他在他的賽道上全力沖刺,我在我的賽道上全速前進。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更好地保護加州民眾。”
在過去幾個月里,邦塔對白宮的訴訟大多是多州聯合訴訟,與其他民主黨州檢察長通力合作。據“政客”新聞網報道,自特朗普就職以來,美國23位民主黨州總檢察長每天都會召開線上會議,共同協調對抗特朗普政府的策略,并利用不同時區的優勢來延長工作時間。
近年來,各州檢察長按照黨派聯合起來,通過聯合訴訟,對抗競爭黨派總統的現象已經十分普遍。在小布什執政時期,有10余個州和城市的民主黨檢察長共同發起訴訟,挑戰時任政府的碳排放政策。反對奧巴馬平價醫療法案的訴訟,也集結了25個共和黨州的檢察團隊。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法學院教授戴維·萊文指出,讓所有州參與同一案件能更好地展示全國性影響,也更容易為全國性解決方案提供依據。他說:“這樣可以避免在不同法院出現需要進一步訴訟的不同判決。”
相比特朗普第一任期,民主黨目前的多州訴訟舉動更協調統一。早在去年夏天,多位民主黨的州檢察長們就開始研究行動框架,明確誰在哪些法院最有經驗,哪些地點最適合提起訴訟。邦塔和他的同事們深入研究了保守派傳統基金會的“2025計劃”,這套將徹底重塑聯邦政府的龐大政策提案,為民主黨的檢察長們提供了一份起訴路線圖。
在特朗普就職典禮當天,白宮接連發布了數十項行政命令。這一行動速度和某些命令的草率,還是讓有備而來的各州檢察長感到震驚。
“目前在美國,民主黨州檢察長是唯一團結一致、積極阻止這些違憲行為的群體。”夏威夷州檢察長安妮·洛佩茲對媒體表示。紐約州檢察長利蒂希婭·詹姆斯則在起訴政府效率部侵犯公民隱私的聽證會前表示,這些訴訟的意義在于,“重要的是讓人們明白,我們有著需要被尊重的三權分立制度,而各州再次肩負著確保憲法得到遵守的獨特責任”。
在這次關稅訴訟中,加州沒有與其他州聯合行動,而是選擇獨自迎戰。邦塔告訴“政客”新聞網,考慮到加州在國際貿易中的獨特地位,他和紐森決定這次獨立行動。“這個案子很特別,主要是因為加州的特殊地位,我們是一個國家級經濟體。”
這雖然是首個由州政府提起的關稅訴訟,但恐怕不會是最后一個。隨著特朗普持續推進關稅戰,不斷攪動全球和美國國內市場,其他州加入訴訟的可能性只會增加。
記者:陳佳琳
編輯:徐方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