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晚間,海富通基金發布董事長變更公告,公司原董事長路穎因工作調整離任,由謝樂斌接任海富通基金董事長。而此時,距離路穎開始擔任海富通基金董事長的時間還不到7個月,路穎也由此成為了海富通基金歷史上任職時間最短的董事長。
海富通基金的本次人事變動還是證券業兩大巨頭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合并帶來的后續影響。海富通基金原來的大股東是海通證券,持股比例為51%,隨著國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證券成立了國泰海通證券,海富通基金也于2025年3月18日公告了實際控制人變更公告,目前海富通基金官網顯示的股權結構是: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和法國巴黎資產管理BE控股公司(持股49%)。
資料來源:海富通基金官網截圖
國泰海通證券的成立以國泰君安為主導,新公司的董事長是原國泰君安的董事長,公司的高管也是更多由原國泰君安人員擔任。而海富通基金的新任董事長謝樂斌也是來自國泰君安,根據公告,謝樂斌2021年6月28日起擔任國泰君安副總裁,現任國泰海通證券副總裁。曾先后擔任君安證券投資銀行部常務董事、國泰君安稽核審計總部副總經理、總經理,國泰君安財務總監兼營運總監等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海富通基金新任董事長的落定可能更像是本輪人事變動的開始而不是結束,根據海富通基金此前的公告,除了公司前董事長路穎來自海通證券以外,還有吳淑琨、蘇曉光兩位董事會成員為海通證券高管,公司的監事長曹志剛先生也來自海通證券。而現在海富通基金官網顯示的董事會成員是“正在更新中…”,或許海富通基金新一輪的人事調整正在醞釀之中。
資料來源:海富通基金官網截圖
海富通基金前途充滿變數,被合并整合的概率較大
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合并以后,其旗下的公募牌照問題成為市場關心的熱點。2022年5月20日,證監會修訂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并正式發布《管理人辦法》及其配套規則。《管理人辦法》在繼續堅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參一控”政策前提下,適度放寬公募持牌數量限制,允許同一集團下證券資管子公司、保險資管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專業資管機構申請公募牌照,即“一參一控一牌”,簡單來講就是同一集團下最多可以有3個公募牌照,可同時控股一家公募基金、參股一家公募基金和自身申請一個公募牌照。
目前來看,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合并以后已經有了4個公募牌照,控股華安基金(51%)、海富通基金(51%),參股富國基金(27.775%),同時擁有國泰君安資管(有公募牌照)和海通資管(無公募牌照)。國泰海通證券截至目前同時控股華安基金(51%)和海富通基金(51%)已經控股兩家公募基金,明確違反了“一參一控一牌”的規定。
對于如何解決國泰海通證券同時控股兩家公募基金的問題,業內一般認為要么將兩家基金公司合并,要么轉讓其中一家公司的控股權只保留一家。考慮到截止目前并沒有查詢到這兩家基金公司在證監會提交股權變更的申請,而本次海富通基金的董事長又變更為主導合并一方的國泰君安體系的謝樂斌,那么接下來很大可能就是要將兩家公司進行整合了。
關于兩家公募基金的整合,在中國公募基金發展歷史上,曾發生過一起類似的案例。2005年中信證券重組華夏證券后,逐步實現對華夏基金100%控股,同時控股中信基金。根據當時證監會“一參一控”政策(即一家機構控股基金公司不得超過一家),中信證券需整合旗下兩家基金公司。華夏基金作為行業龍頭(2008年管理規模1888.62億元,市場份額9.74%),吸收合并規模較小的中信基金(2008年管理規模91.61億元)。2007年9月證監會批復股權轉讓,2009年1月完成合并,中信基金旗下4只基金轉由華夏管理,合并后華夏基金規模增至1980億元,市場份額突破10%,進一步鞏固行業首位地位。
根據華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的案例,合并的過程中更大可能是以大基金公司為主體合并相對小規模的基金公司。從規模上看,當前華安基金的管理規模要顯著大于海富通基金,截止2025年3月31日,華安基金的管理規模為6,860.4億,規模排名14/201,而海富通基金的管理規模1,715.3億,規模排名40/201.
從兩家公司的產品結構來看,華安基金在幾乎所有的基金類型上都要顯著領先于海富通基金,特別是在權益類產品和創新型產品如另類投資基金、QDII、基金、FOF基金和REITs等方面,華安基金都是斷崖式領先。即使在海富通基金相對有優勢的債券型基金這一品類上,華安基金也以1541.43億的規模顯著領先于海富通基金的971.66億的規模。
數據來源:wind、機構之家整理
從兩家公司的業務發展情況,以及華安基金原本就屬于相對強勢的原國泰君安證券,后續兩大基金公司的合并很大可能是以華安基金為主體吸收合并海富通基金,因為在合并中處于弱勢地位,海富通基金后續的人員變動也存在加劇的可能性。
人事巨變之下路穎“提前卡位”成最大贏家
兩大券商巨頭的合并余波不斷,相信在后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仍然會不斷有重磅消息傳出,而這期間也時不時有一些難辨真假的傳言流出,比如前不久就有自媒體爆料“國泰君安(國泰海通)降薪30%,還有一定裁員指標”。
然而,在這種人事巨變之下,海富通基金前董事長路穎似乎總能快人一步提前卡位,可以說目前已經提前上岸,再無后顧之憂。據中國基金報2025年4月11消息,在公告離任海富通基金董事長之前,海富通基金前董事長路穎已經接任國泰海通證券研究所所長,荀玉根被任命為國泰海通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路穎和荀玉根均是海通系的“老人”,兩人在海通證券研究所共事多年。
在加入海富通基金之前,路穎的身上就充滿各種光環,16歲保送大學,26歲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加入海通證券任零售行業分析師,此后屢次斬獲研究大獎。2008年,她奪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第一名。2016年,她成為新財富評選史上第一位同時斬獲“白金分析師”和“杰出研究領袖”兩項大獎的得主。在分析師的崗位上取得成功以后,路穎一路升職至賣方研究所的最高職位,曾任海通證券研究所所長長達10年之久。
圖中人物系海富通基金 前董事長 路穎
而最近兩次的職位變動更加顯示出路穎的職業生涯的傳奇色彩,其一路走來總能踩在正確的韻腳下,令人驚訝又令人羨慕。2024年09月04日,海富通基金公告路穎為新任董事長,次日晚間,2024年09月05日,海通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雙雙發布股票停牌公告,宣布重大資產重組,消息一出,市場震動。在重組前夕,路穎時間卡位精準的跳槽,從海通證券研究所所長的崗位離職加入海富通基金,使其避開了兩家券商合并后的人事震蕩。
如今隨著兩家券商整合的深入,海富通基金的前景愈發不明朗,而路穎又在公告離任海富通基金董事長之前,以無縫銜接的方式悄然接任國泰海通證券研究所所長,回到了其曾任職十年之久的熟悉崗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路穎宣布擔任國泰海通證券研究所所長之際,據證券時報消息,國泰海通證券4月21日晚間內部印發文件稱,經研究,決定免去黃燕銘財富管理委員會委員(中層正職級)職務。黃燕銘的下一站或加盟東方證券,或出任東方證券研究所所長一職。意味著黃燕銘正式結束其在國泰君安長達13年的任職。
黃燕銘是賣方研究的教父級人物,黃燕銘在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從普通分析師逐步晉升至副所長,他主導構建了完整的證券研究體系,并培養了大批優秀分析師,使申銀萬國成為業內公認的“黃埔軍校”,其2012年執掌國泰君安研究所,帶領團隊在2014-2016年連續三年蟬聯新財富“本土最佳研究團隊”榜首,確立了國泰君安在賣方研究領域的頂尖地位。
黃燕銘在研究理論上也有自己的獨特的建樹,其提出的“三朵花”理論(樹上花、心里花、紙上花)和“2+1”思維(預期、交易與邊際思維)在機構圈無人不知,有“A股研究總教習”、“黃教主”等稱號。同時,黃燕銘也推動了“傭金派點制”等商業模式創新,對行業轉型影響深遠。
在如此敏感的時間,黃燕銘離開國泰海通證券出任東方證券研究所所長,讓人不得不懷疑其離職是否與路穎的回歸有關,市場猜測不斷,真相不得而知。
但無論怎么看,在這場劇烈的人事變動中,路穎始終表現得超然其上,其每一步都巧妙地避開了潛在的不確定性,讓自己處在了最有利的位置上,成為最大的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