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從棗陽市住建局獲悉,棗陽市與相關企業,圍繞棗陽打造“漢風古韻與現代文明交融”的宜居新城,展開深入探討,雙方將在漢文化傳承、城市基礎設施升級等領域深化政企協作,守護文化根脈,激發城市活力,讓市民在高質量發展中共享高品質生活。
棗陽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故里,承載著兩千年漢文化的深厚底蘊。近年來,棗陽市將漢文化融入城市建設,為該市加快建成襄(陽)南(陽)隨(州)毗鄰地區中心城市提供優越的文化條件。該市在東城新區建成大型漢城景區,該景區屬國家4A級旅游景區,景區有漢宮、影視基地、漢街西市、漢文化廣場,具有漢文化展示、休閑娛樂、旅游觀光、影視拍攝等主要功能,其中,在漢文化廣場創作大型雕塑組合《光武省親》,200組人物和車馬體態各異,惟妙惟肖,全景式展現了劉秀戎馬生涯的重要場景;以仿漢建筑群為特色的漢街去年底入選湖北省特色商業街,漢街有各類門店459家,帶動就業近4000人,年客流量約300萬人次,已成為游客專享傳統漢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融生活的特色區域。
另外,將漢十高鐵棗陽站建成漢文化風格,斗拱、飛檐、坡屋頂,漢代冠冕樣式的建筑,盡顯千古帝鄉的獨特風格。該市還在中興公園內建成一組以漢光武帝劉秀與皇后陰麗華愛情故事為背景的文化浮雕,并建成以東漢文化為底蘊的厚德亭、執手亭、思齊亭、文叔軒等文化休閑場所;在“漢十”高速公路吳店連接線處建有“龍飛白水”大型雕塑;在沿河路東岸建成以劉秀與陰麗華的愛情故事為軸線的大型浮雕群;在沿河東路建設了漢文化墻,在城區多個公園內安裝了一批漢式宮燈,城區人民路、襄陽東路、中興大道等主要道路的交通護欄也突出漢文化風格,提升了城市建設的文化品位。
目前,該市依托漢文化,啟動文化街區等項目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走廊;還邀請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正開展“一河(沙河市區段)兩岸”景觀更新設計,充分融入漢文化特色,實現城市功能和文化景觀雙提升。 (圖/付宏才、徐學波、黃修峰)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