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近日,美國加州州長紐森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特朗普上臺后,在對外政策上一頓猛操作。經貿上搞出個“對等關稅策略”,戰略上還一直緊盯著伊朗不放。本想著這么干能讓美國在國際上更威風,結果沒成想,卻把美國攪得一團亂麻。
先看這“對等關稅策略”,簡直成了美國人的“心頭刺”。4月5日,從華盛頓特區開始,美國大大小小1200多場游行示威活動接連上演。為啥民眾反應這么大?原因很簡單,這關稅政策把美國貿易伙伴全給“得罪”了。以后各國商品進美國,價格都得漲。美國現在產業空心化嚴重,本土工業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物價一漲,老百姓生活成本蹭蹭往上漲,誰能樂意?
美國加州州長紐森(資料圖)
這還不算完,特朗普這政策,也成了政敵攻擊他的“武器”。加州在美國經濟版圖上那可是“大佬”級別,2023年,加州國內生產總值高達3.9萬億美元,在全美獨占鰲頭,占據美國經濟總量相當大的比重 。2024年,其進出口貿易總額接近6750億美元,對外貿易十分活躍。并且,加州制造業規模在全美排第一,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就這么個重要的州,州長紐森直接表示要繞過聯邦政府和其他國家簽經濟協定,躲開聯邦的關稅政策。要知道,加州一直有獨立派,紐森這么干,擺明了是在挑戰特朗普的權威。特朗普要是強硬回擊,加州本地人說不定得跟聯邦對著干;要是不管,聯邦政府以后說話還能有幾分分量?特朗普這總統還能不能當下去,真不好說。
再從國際角度看,特朗普這關稅政策也沒討到好處。原本想嚇唬世界各國,結果只有越南等少數國家妥協。中國果斷發起反制,美國盟友也不買賬。英國、澳大利亞、意大利三國領導人一通電話,都覺得打全面貿易戰沒好處,以后做事都要先考慮自己國家利益。特朗普想靠關稅在國際上立威,這招算是失靈了。
美國超市(資料圖)
在戰略方面,特朗普也沒少碰釘子。競選時就惦記上了格陵蘭島,想著拿下這塊地,既能加強在北極的影響力,還能開發島上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丹麥根本不吃他這一套,丹麥首相親自跑到格陵蘭島,直接拒絕美國的吞并想法。丹麥是歐盟成員,美國要是硬來,美歐之間的關系怕是得“鬧掰”,西方體系都可能從內部出問題。
還有伊朗這邊,特朗普一直對伊朗很強硬,想讓伊朗在中東問題上低頭。但伊朗態度堅決,伊朗總統公開表態不接受威脅,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也放話,隨時準備應對戰爭。伊朗可不是軟柿子,已經基本完成工業化,還有自己的軍工體系,真要是和美國打起來,美國說不定又得陷進戰爭泥潭。
不僅如此,特朗普在其他方面的政策也紛紛碰壁。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特朗普競選期間就宣稱能在24小時內結束沖突,可上臺后,2月、3月數輪三方會晤都未能促成停火。烏總統澤連斯基因援助問題與特朗普在白宮發生爭吵,特朗普對烏克蘭的脅迫計劃破產,之后對俄羅斯的強硬要求,反倒堅定了俄方繼續戰爭的決心。4月18日,國務卿馬可·魯比奧在巴黎表示,若短期內看不到俄烏雙方的誠意,美國就撤出調停。這意味著美國促使俄烏停戰的布局徹底失敗,不僅暴露了美國政府在外交上的無能,還讓美國在歐洲問題上的影響力大打折扣,國際信譽嚴重受損。
特朗普(資料圖)
在貿易戰中,特朗普上臺后要求對所有貿易逆差伙伴征收“對等關稅”,這一舉措讓美國盟友離心離德。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等紛紛采取報復手段。中方也強硬反擊,你加多少關稅,我就加多少反制關稅。這一系列反擊使得美股暴跌、美債收益率飆升,美元指數創兩年新低。據賓夕法尼亞大學模型測算,如果新關稅維持三年,美國長期GDP將縮水6% - 8%,中等收入家庭人均損失可達5.8萬美元。
面對如此糟糕的經濟局面,特朗普不得不反悔并延后對所有貿易逆差伙伴征收“對等關稅”,還緊急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手機、電腦等關鍵商品豁免。這一反復無常的舉動,讓特朗普政府在國際上淪為笑柄,政令缺乏穩定性和嚴肅性,所謂的“美國優先”政策成了一場鬧劇。
現在回頭看,特朗普這些激進的對外政策,沒給美國帶來啥好處,反而讓美國麻煩不斷。國內民眾反對,政治上受挑戰,國際上又處處碰壁。加州帶頭“搞事情”,只是美國當下混亂局勢的一個縮影。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接下來的總統之路,注定不會好走。美國未來的局勢,也因為這些政策的沖擊,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