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歲打球到改革舵手,劉國梁主動辭職釋放了什么信號?
今天最大的一個新聞,可能就是前輩劉國梁主動辭職了。
在此前的一系列的網絡爭議中,可能也累了,主動辭職,放下責任,無事一身輕,也是一種智慧。
1
作為中國乒乓球歷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運動員和教練員,劉國梁的職業生涯跨越運動員、教練員和管理者三個階段,對中國乒乓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劉國梁開始打球是6歲,15歲就破格入選國家隊,既是天賦型的選手也是勤奮好學的運動員,注定了他的職業生涯一定非常輝煌,也注定了它將深深的影響中國乒乓球的發展。
果然,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他包攬男單、男雙金牌,1999年荷蘭世乒賽,他如愿獲得男單冠軍,成為中國首位男子“大滿貫”選手。
其獨特的發球技術(如“無遮擋發球”)曾迫使國際乒聯修改規則(如小球改大球、禁止遮擋發球)。
技術上的優勢,讓劉國梁成為國際乒乓球聯賽的眼中釘。為了削弱劉國梁的技術優勢,讓他2002年被迫退役并轉向教練崗位。
2
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吧。
但離開了個人征戰,劉國梁卻迎來了人生第2次的輝煌,帶領中國男隊,大殺四方。
他給隊員們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訓練計劃,由他訓練出來的隊員如同雄鷹,斬獲37個世界冠軍(包括9個奧運冠軍、25個世界杯冠軍),并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實現單打金銀銅包攬的壯舉。
他那句激勵隊員們打球的口號,“往死里干”一度成為經典。
除了敢干,劉國梁也敢想,善于發現問題。
2004年王皓男單決賽敗于柳承敏,劉國梁發現,中國隊還有一個弱點,就是心理素質,于是他他在這方面開始下功夫。
并且隨著時代發展,他還結束了大鍋飯的時代,將球隊引入競爭機制,開啟了乒乓球界的大改革。
這場改革注定是一場暴風雨。劉國梁承受的后果是被調離總教練職位,而他迎來的新生是引發馬龍、許昕等主力隊員集體退賽抗議。
最終,各方面綜合劉國梁的實力,讓他以乒協副主席身份回歸,并于2018年接任乒協主席。
3
2018年上任后推動乒協實體化改革,主導WTT(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賽事商業化,并擔任WTT董事會主席,提升乒乓球國際影響力。
而這也成為了他人生職業生涯中的一個節點。樊振東和陳夢WTT的退賽,引發了一場地震。而隨之動搖的是,中國乒乓球在世錦賽,各個比賽場地中比賽結果的變動。
尤其是世乒賽的冠軍,被雨果拿走,大家都有很多意難平。
長江后浪推前浪,從"職業大滿貫選手",到“金牌教練”到“改革舵手”,再到主動退位劉國梁都扛起了一個兵乓球的時代,也影響了一個乒乓球的時代,更開創了一個乒乓球的時代。
他的成就有目共睹,這樣的成績在未來也需要有相當實力的人才能超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