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里的華妃大火,她的哥哥年羹堯的歷史老底也被揭開面紗。有的認為年羹堯戰(zhàn)功赫赫,死得冤枉;有的認為年羹堯恃寵而驕,罪有應(yīng)得。那么年羹堯:華妃的哥哥,他死得冤枉嗎?得罪雍正的四個真正原因。
年羹堯在任四川巡撫和封疆大吏時,他還不到三十歲,可謂是年輕有為,前途無量了。康熙皇帝對年羹堯十分器重,還曾多次破格提拔,風頭一時無兩,年羹堯更是信誓旦旦立志成為一名好官。
雍正皇帝即位以后,同樣器重戰(zhàn)功赫赫的年羹堯,年羹堯多次平息準格爾和西藏叛亂,屢立戰(zhàn)功,眾望所歸,于是雍正很快便提拔他為大將軍。
然而好景不長,雍正卻為了除掉年羹堯,給他定下92項死罪。年羹堯究竟為何得罪了雍正?非要逼他自盡謝罪。史學家提出年羹堯被殺的四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
雍正剛登基不久,為消弱八爺一黨的勢力,穩(wěn)固自己的大權(quán)。于是派八爺?shù)男母咕虐⒏鐜ьI(lǐng)十名上三旗侍衛(wèi)前往西北。
不要小看這十名侍衛(wèi),他們基本上都是皇家親戚關(guān)系,日后必將輔佐皇權(quán)。而雍正正是打算利用這十名侍衛(wèi)來監(jiān)視九阿哥,一旦抓住九阿哥的把柄,便會借年羹堯的手將九阿哥就地正法,以報復(fù)在“九子奪嫡”中對雍正的陷害,并對八爺一黨給予沉重的打擊。
其實年羹堯深知雍正的用意,在兩方士兵發(fā)生沖突時,他左右逢源,互不得罪。所以在將十名侍衛(wèi)砍頭之后,只是讓九阿哥下跪,以挫其銳氣,這樣既能給雍正一個交代,也賣八爺一個人情。
然而年羹堯的這一舉動在雍正看來并不滿意,因為沒有達到他的預(yù)期效果。
第二個原因:
年羹堯大敗叛軍,成為平定西北的大功臣,雍正特召年羹堯回京受封。
京城大街上鑼鼓喧天,年羹堯高坐在馬背上緩緩前行,百姓跪拜,百官跪迎。
而年羹堯居功自傲、目中無人的氣勢絲毫沒有要下馬的意思,對跪迎他的百官視而不見。如此猖狂的舉動顯然激怒了那些排資論輩在他之上的朝廷重臣。但他們?nèi)耘f是敢怒不敢言,直到雍正親自出來相迎。
雍正還沒走到他跟前的時候,年羹堯
依然穩(wěn)坐馬背,最后才慢悠悠地下馬跪接雍正。如此囂張跋扈的年羹堯,就算不是雍正,他也活不到最后,這才叫真正的作死。
第三個原因:
年羹堯在西北打了勝仗,帶了幾名甲士面圣。雍正皇帝為表示對各位將軍的重視便說,“你們都卸甲吧”(卸甲:如同賜坐,是帝王對有功者的一種嘉獎)但是他們卻不約而同地看向年羹堯,見年羹堯沒有指令便仍然跪在那里。
而年羹堯卻無視皇上的尷尬,自以為是地下命令:“皇上讓卸甲,那就卸甲吧。”各位將軍立即卸甲。若不是年羹堯手握西北三十萬大軍,雍正早就對他動手了。
表面上的軍令如山已經(jīng)嚴重威脅到皇權(quán),而對年羹堯來說也是一種自保,畢竟手握重兵就像是手里拿著命。只不過年羹堯得寸進尺,不知進退,逐漸將自己推入深淵。
第四個原因:
雍正三年三月,出現(xiàn)了罕見的天象“日月合璧”,被稱為吉祥之兆。
朝廷之上,文武百官都趁此良機大拍馬屁,年羹堯也是如此。
而年羹堯的奏表本可以拍中馬屁,卻一個不小心拍到驢屁股上了,最終惹來殺身之禍。
年羹堯的奏表字跡潦草,敷衍了事,大概是稱頌雍正日理萬機、勤政愛民等等。其中還用了一個好詞“朝乾夕惕”,可重點是他竟寫成了“夕惕朝乾”,這明顯是態(tài)度問題。
雍正終于可以抓住時機,借題發(fā)揮,說年羹堯居功自傲、恃寵而驕。雍正先罷免了年羹堯的官職,朝中文武百官積壓多年的怨恨一齊爆發(fā),紛紛上奏折彈劾他,甚至給他定了92宗罪,可想而知年羹堯的下場有多么不堪。后雍正念在年羹堯為國效力,之前戰(zhàn)功赫赫,遂決定從輕發(fā)落,賜自盡。
歡迎關(guān)注“史妹兒”,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文字原創(chuàng),禁止未經(jīng)許可的轉(zhuǎn)載,歡迎轉(zhuǎn)發(fā)到時尚圈、名流圈、朋友圈、馬桶圈、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