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岸英三次將我緊緊擁入懷里,還給我深深鞠了一躬,我竟然一點沒察覺到他會上朝鮮戰場,更沒有意識到,這竟然成了我們的訣別。”
劉思齊竟是從一張照片上偶然發現毛岸英去了朝鮮戰場。毛岸英:去朝鮮前曾向劉思齊深鞠一躬,三次擁她入懷,竟成訣別。
毛岸英高大英俊,劉思齊漂亮秀氣,兩人的結合算是“親上加親”。因為劉思齊是毛主席的戰友,烈士劉謙初和張文秋的女兒。
兩人第一次見面時,劉思齊只有16歲。梳著一頭麻花辮,青春可愛的劉思齊給毛岸英留下了深刻印象。直到兩年后,兩人在西柏坡再次相遇。
此時18歲的劉思齊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毛岸英已經掩飾不住自己對劉思齊的愛意,但表達方式卻是很獨特的。
毛岸英整晚不知疲倦地為她講解馬克思主義理論,雖然劉思齊并沒有聽得很懂,但仍忍住困意認真地聽著。
其實劉思齊內心是很自卑的,在監獄度過的那8年根本沒有機會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相對曾經留過洋的高級知識分子毛岸英來說,自然是信心不足的。
可毛岸英并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停止腳步,而是用真情打動了劉思齊,于是兩人相愛了。
在征求主席同意后,兩人于1949年10月15日,在中南海舉辦了簡單而又浪漫的婚禮。
結婚一年來,毛岸英常在湖南長沙和蘇聯兩地工作,而劉思齊仍繼續讀書以充實自己。每逢周末,夫妻二人定會一同回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一家人其樂融融。
然而如此幸福而又平靜的日子,卻在1950年9月,被朝鮮戰爭打破了。美國侵略朝鮮的戰火即將燒到鴨綠江,為了祖國的安定,黨中央決定抗美援朝。
當毛岸英得知這個消息后,便毫不猶豫地找到父親毛澤東,要求參與到抗美援朝的戰爭中。
“你雖然是我毛澤東的兒子,但你更是中國人民的兒子,你有權利做出自己的選擇!好伢子,爸爸為你感到高興!”
這就是毛主席給兒子毛岸英的答復。
毛岸英將前往朝鮮戰場的日子定在10月15日,那天正是他與妻子結婚一周年紀念日。
臨行前一天毛岸英去到醫院看望因闌尾炎手術而住院的妻子劉思齊。
毛岸英與妻子徹夜長談,期間曾三次將妻子深深地擁入懷里,卻對即將前往朝鮮一事只字未提。只是說自己要去一個很遠的地方,若彼此失去聯系,先不要擔心。最后毛岸英給妻子深深地鞠了一躬。
毛岸英在離開后的三年里,不曾有過任何消息。直到1953年,最后一批抗美援朝志愿軍回國后,依舊沒有他的消息。
此時的劉思齊便有了不詳的預感,在鼓足勇氣向主席詢問毛岸英的下落后,得到答復的劉思齊被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徹底擊倒了。
毛岸英抵達朝鮮后,在朝鮮榆洞的志愿軍總部擔任彭德懷總司令的機要秘書兼俄語翻譯。剛開始戰士們因他是毛主席的兒子,大家都有些放不開,而性格開朗的毛岸英,卻很快便與戰友們熟絡起來,深受大家喜愛。
可就在11月25日,毛岸英在回指揮部取材料時,因美軍轟炸機的突襲,沒能及時撤退。與另一位戰友高瑞欣參謀一同壯烈犧牲,年僅28歲,來到朝鮮只有30多天。
得知消息后的彭德懷總司令悲痛不已,當晚便發電報回北京,向毛主席傳達噩耗。
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毛主席,強忍著失去至親的悲痛,囑咐大家先不要告知年僅23歲的兒媳,所以直到毛岸英離開三年后,劉思齊才得知真相。
毛澤東全家為了祖國的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那時毛岸英已是毛主席失去的第六位親人。
歡迎關注“史妹兒”,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原創,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歡迎轉發到時尚圈、名流圈、朋友圈、馬桶圈、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