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省紀委監委最新通報,合肥市政協原副主席、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原院長戴夫,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已移交檢察機關依法處理。
戴夫1961年出生于安徽合肥,擁有醫學博士學位,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其職業生涯始于1985年,2000年后步入領導崗位,逐步從醫院負責人升任市政協副主席,是典型的技術干部步入政界的范例。
公開履歷顯示,他曾擔任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合肥市體檢保健中心主任、農工黨合肥市委主委等職,2017年底被提拔至副廳級崗位。
正是這樣一位被視為“醫療精英”的干部,退休三年后卻因涉嫌違紀違法接受調查,實屬令人唏噓。
調查結果顯示,戴夫問題嚴重且系統化,不僅涉及傳統的受賄問題,更關鍵的是其“家風不正”,對親屬失管失教,將手中權力變成了家族謀利的工具。
其通過職務便利,在醫療設備采購、工程款支付、職稱評定等多個領域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大量財物。
從紀委公布的內容看,這類“靠醫吃醫”的腐敗行為在系統內部存在操作空間,而像戴夫這樣的掌權者,正是這些灰色操作的關鍵人物。
他不僅自己參與,還讓家屬也卷入其中,形成家族式的利益鏈條。
戴夫案暴露出的是醫療領域內部監督機制的薄弱和行政權力邊界的模糊。
設備采購和職稱評定等關鍵環節,一旦缺乏透明和公開,就極易被個人操控變現。
特別是醫院高層領導,一旦掌握權力不受制約,權力尋租的行為便有可能成為慣性。類似案件應成為推動醫療行業反腐制度完善的重要契機。
紀委通報指出,戴夫理想信念缺失,入黨動機不純,入黨是為了“升官發財”,不是為了為人民服務。
他不但對抗組織審查,還在職稱評定中為他人牟利,直接影響了醫療人才選拔的公平性。
這一點在業內引發強烈共鳴——因為職稱的評審往往直接關系到醫生的職業晉升和薪酬待遇,而一旦權力被濫用,真正有能力的專業人才就可能被排擠。
更令人憤怒的是,作為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醫生、學者,戴夫本有更多機會造福社會,卻選擇走上貪腐之路。
他將自己塑造成“被醫學耽誤的演員”,靠精湛的“演技”掩蓋私下的權錢交易,表面上是救死扶傷的醫生,背地里卻是徇私謀利的掌權人。
經安徽省紀委常委會審議并報省委批準,決定對戴夫作出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的處分,其違法所得將被依法收繳,涉嫌犯罪問題也將由檢察機關繼續追責。
戴夫的案例,也再一次向公眾傳達出“退休不是保護傘,越線必被問責”的明確信號。
不少市民表示,醫院本該是救死扶傷的凈土,像戴夫這樣的腐敗高管被查,確實令人痛快。而從戴夫的經歷也可以看出,即便是醫學博士、政協副主席,只要違紀違法,都難逃法網。
戴夫的經歷曾是典型的“醫學精英”晉升路徑代表,能力不容小覷。然而他未能抵住權力誘惑,在掌握醫療領域關鍵資源之后逐步腐化,最終因貪腐行為被徹底清算。
這起案件提醒人們:醫療資源管理、公共權力運行,必須受到更嚴格、更系統的監督。戴夫的落馬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暴露出行業背后值得警惕的深層問題。
醫客說
技術精英若失守初心,權力即成貪欲溫床。 反腐須從制度入手,嚴控采購招標透明化,打破行政權壟斷,讓醫療回歸治病救人本質!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安徽省紀委監委、醫護站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