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是侵華日軍的主要戰犯之一,1948年7月7日,上海軍事法庭發出傳票,命令岡村寧次出庭受審。8月23日在塘沽路上海市參議會三樓大禮堂,舉行了公審岡村寧次的大會。
據報道,參加公審大會者大多是“政府軍政長官和外國使節”,各路新聞記者、各界名流和民意代表等。從公審大會照片看,當時密密麻麻地放了一千多個凳子,還是不敷使用,站立旁聽者不少。
岡村寧次上海法庭
岡村寧次在公審大會上接受了律師的質問,并由檢察官宣讀了有罪論證,他的辯護律師進行了辯論。法庭氣氛緊張,庭長宣布庭審結束,改日再審。
1948年8月23日上午8時,上海審判戰犯軍事法庭開庭公審岡村寧次。公審大會在塘沽路上海市參議會三樓大禮堂舉行,參加者大多是“政府軍政長官和外國使節”,以及各路新聞記者、各界名流和民意代表等。
岡村寧次
岡村寧次在其回憶錄中描述,8月23日,他和證人落合、菱田、船引、梨岡各兵團長,同乘囚車離開監獄,8時30分到塘沽路市參議會,進入候審室休息。9時30分公審開始,旁聽者千余人,外國人也不少,座無虛席。下午3時,繼續公審,首先由江一平律師對證人進行質問,繼由王檢察長宣讀有罪論證,對此,江、錢、楊三辯護人進行辯論。法庭呈現緊張場面,下午6時30分,庭長宣布庭審結束,改日再審,岡村寧次等于7時20分回監。
1949年1月26日,上海軍事法庭對岡村寧次進行第二次公審,在公審時,審判長石美瑜象征性地問了幾個問題后,于當日下午4點宣讀了判決書,宣判岡村寧次無罪。這個審判結果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和不滿,許多人認為岡村寧次作為侵華日軍的總司令,應該對戰爭罪行負主要責任,理應被判處死刑。
岡村寧次投降后
岡村寧次被無罪釋放主要是因為當時國民黨的庇護。具體原因如下:
- 岡村寧次擔任日軍撤離中國的“聯絡班長”:日本戰敗后,國民黨委任岡村寧次為“聯絡班長”,全面負責日軍的撤離工作。由于岡村寧次的全力配合,原本預計需要3年的遣返任務,僅僅10個月就全部完成。
- 岡村寧次受到了國民黨的特殊照顧:為了拖延岡村寧次回國的時間,國民黨一再推遲“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后總聯絡部”的解散時間。直到1947年初,“聯絡部”無事可做,國民黨才迫不得已把它解散了。之后,國民黨將岡村寧次關進了南京的臨時戰犯監獄。期間,設在東京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曾多次要求國民黨遣返岡村回日本受審,但國民黨都以岡村患病為由推脫,使得岡村逃脫了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
- 國民黨操控審判,宣布岡村無罪:1948年8月23日,抗戰勝利整整三年后,對岡村的開庭審判終于開始。期間,何應欽召集國民政府司法部、戰犯軍事法庭等部門,專門“研究”關于岡村的罪行裁定。在一番密謀后,商定岡村應被無罪釋放。
然而,由于國民政府與岡村寧次之間的交易和包庇,岡村寧次最終逃過了正義的懲罰。1949年1月28日,岡村寧次登上了前往日本的美國輪船維克斯號,離開了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