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生活在垃圾場的微波爐里,游蕩在街頭巷尾的小貓。
因為手上有毒,所以無法和朋友牽手;為了遮住顏色不一樣的奇怪毛發,總是披著破了洞的床單。
想和人說話的時候,獨自聆聽電話聽筒里“嘟——嘟——”的秘密音樂;寂寞的時候,輕輕抱緊電線桿……
如果,你也是個有些“怪”的怪人,那么看完《手上有毒的貓》和編輯老師山之子的編輯手記,你會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
[日] 原田千秋|著
馬文赫|譯
未讀·漫畫家|出品
01
一只“手上有毒的貓”的故事
就在你我身邊的形色人生
《手上有毒的貓》是日本超人氣漫畫家【原田千秋】的代表作,2020年在日本一經出版,便火遍了大街小巷。
不論是在地鐵廣告牌上,還是在電視節目中,抑或在大熱游戲和青年樂隊的音樂里,都能看見這只“手上有毒”的小貓的身影。
粉絲們還將它們帶進書中貓毒出現過的場景里——街角的電話亭、擁擠的地鐵閘機口、破敗的垃圾場,以及最普通的街頭小巷……讓貓毒完成從虛構世界到現實場景的一躍。
第一次翻開《手上有毒的貓》,認識這只似乎總在流淚的小貓——貓毒的時候,一下子被它孤獨、溫柔又無比真摯的形象打動,尤其看它孤零零抱著路旁的電線桿時,巴不得馬上跳進漫畫里,給它一個大大的擁抱。
在故事中,貓毒總是孤零零一個,唯一陪伴它的“家人”,是它從垃圾場撿來的小貓玩偶——被情侶丟棄的過期愛情的見證。
它無法合群,偶爾被其他小貓欺負,卻不予回擊,堅持它所理解的溫柔。
游蕩于街頭巷尾,它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們——敏感的女學生,空巢老人、疲憊的都市打工人……
貓毒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相遇與離別,一次又一次流下眼淚,也一次又一次讓讀者們從故事中看見自己的影子,照見那個在都市生活中獨自面對生活起伏的身影。
整本漫畫中,最打動我的是貓毒與金魚的故事。
貓毒從慶典撿來一只被遺棄的金魚,將之視為新的“家人”,但作為一只貓,它需要時刻按捺住自己的本能,來愛惜自己所認定的“家人”。
金魚因疏忽離世,貓毒流下了“多到可以變成一片海洋”的眼淚,這份深深的遺憾與不舍,很難不激起每一個曾失去過生命中重要人與事的讀者的記憶漩渦。
希望讀者在捧起這本書,第一次認識貓毒的時候,不必像故事中貓毒總是隔著一道白色床單,而是完成所有角色都未能完成的動作——觸摸它最真實的樣子,走進它的故事,看見它的內心。
因此,在揭開外封后,看見的是一只褪去“屏障”的、將自己完全暴露在讀者目光之下的,流著眼淚凝視讀者的黃色小貓,似乎有些倔強,又有些憂愁,一言不發卻邀請你走進它的世界。
02
一本獻給“怪物”與寂寞心靈的漫畫
讓每個人都看見自己
做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一直被一個問題纏繞:“手上有毒”究竟指的是什么?
讀者無法看到“手上有毒”的任何前因后果,似乎這就是注定理應被接受的,像一張隱形的大網沒來由罩住貓毒,讓它承受天生就被同類視作“怪物”的命運。
但與此同時,“手上有毒”也決絕地將貓毒豁免:對于這被動承受的天生的毒,它是天生無罪的。
我想起那些不夠體面的、難以啟齒的,因為可能會傷害到他人而不愿被人們攤開來的“毒”——那些被隨機散布在每個人身上的、或大或小,或許會在某個時刻讓我們被他人或自己視作”怪物”的東西——不夠美麗或完整的身體、無法逃脫的性情枷鎖、持續給人傷害的過去……
作為“怪物”,自卑、膽怯、難堪,但貓毒承受著一切并不因為它受制于怯懦,它的溫柔在于選擇將刺痛自己的東西劃定界限,不會用它們來傷害他人——盡管它還沒學會不讓它們傷害自己。
漫畫中,貓毒與外界始終保持著一定距離,罩在身上的白床單是它柔軟的殼。獨處雖然寂寞,但作者讓它一個人的時光常常閃耀著美麗的光輝。
它對愛的理解或許不夠深刻,擁有的也不多,但它能聽到海螺的耳語,能撿起橡子的閃光,并把它們一個一個裝進自己的小包包里——貓毒并不缺乏尋找和珍惜幸福的能力。
而它一次次看見和拾起的——垃圾場的玩偶、水中的有毒生物、死去的水母、被忘記的金魚……多是和自己境遇相通的事物,邊緣的、被遺忘的、孤單的、不再生機勃勃的……那或許是“怪物”和弱者的眼睛才會特別留意的所在。
貓毒“很溫柔”,貓毒“很幸福”,雖然仍然被“手上的毒”纏繞,尚不足以對內心構想的世界說“不”,仍舊躲在“殼”的庇護下繞開讓自己難過的事,但貓毒仍舊勇敢地定義著自己,拒絕被他人的眼光覆蓋。
正如原田女士在【后記】中所說,“貓毒,是你,是我,也是她或他,不管現在再怎么痛苦,不管別人如何看待你,去發現小小的幸福,厚著臉皮活下去就好了”。
感受身邊的美好,想象通往幸福的路徑,管他呢,厚著臉皮活下去!這是我在這部漫畫中得到,也想傳遞給大家的東西。
03
為了將貓毒輕輕擁入懷中
也為了擁抱每一位讀者
從編輯的角度出發傳遞這一切,是我的任務;
跨越紙張的限制,將貓毒“擁入懷中”,并通過這本書輕輕擁抱每一位讀者,是做書的大家的小小心愿。
翻譯需要反復斟酌,從“謝謝”變為“謝謝你哦”,是想傳遞貓毒與空巢老人皺皺互相陪伴的溫柔心境;
內文字體選用了更貼合貓貓形象的方正喵嗚,讓對話框的每一個字都像貓毒一樣可愛、頑皮;
為了適應漫畫讀者的閱讀習慣,還特別針對行間距做了極細微的調整——雖然作為“貓貓擁護者”的同事們也很難看出差別,但如果能呈現賞心悅目的閱讀效果就是值得的!
除了關注細微之處,整個做書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其實是裝幀設計與周邊制作。
復古高飽和用色是作者繪畫的一大特點,五彩斑斕、奪目耀眼的色塊仿佛在每一位讀者的精神領地狂舞,讓人過目不忘。
但日版原封為傳遞治愈漫畫的清新感覺,將封面用色進行了淡化,幾乎與作者獨樹一幟的繪畫風格背道而馳。
原版封面長這樣
與設計老師本打算一鼓作氣,拔得頭籌,但終究還是未能逃過“再而衰,三而竭”的慣常命運。
被連斃六版封面之后,我們決定大轉思路、改換構圖,懷著提心吊膽的心情奉上第七版,沒想到竟收獲一致好評。
當作者的贊美與感動之語出現在電子郵件中時,我們不僅“奪回了屬于我們的榮耀”,還得以確認沒有辜負這樣優秀的作品,和那只流著眼淚凝視自己的小貓。
來自原田千秋本人的肯定!
此外,為了給讀者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我們將日版原書的膠裝改為了成書可180°平攤的空脊鎖線形式,為適應內文豎排版式,同步選用了日語書常用的右翻本——這也是一次小小的創新。
贈品周邊制作也不是容易的差事!
為了盡可能做出讀者喜歡的贈品周邊,一個只逛不買、對谷子細節了解幾乎為0的編輯小子終究是走上了穿越各種經驗貼求取真經的不歸路。
最終我們做出了透卡、明信片、吧唧、鑰匙扣、亞克力書簽、紋身貼等多個版本的差異化贈品,小小的周邊凝聚了設計、文創、營銷、印制、發行等多方伙伴的智慧!
讀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將小貓毒輕輕擁入懷中,與小貓毒在靜靜的日常中互相陪伴。
04
春風呼呼呼呼的日子,
編輯噔(/)噔(\)噔(/)噔(\)噔(/)的心
春天似乎轉眼就走進了尾聲,貓毒也和大家見面快一個半月了。
這兩個月里(因為還有上市前的半個月呀),每天早上打開電腦的第一時間開啟豆瓣,查看“新書速遞”“手上的有毒的貓”界面和“漫畫”分類,對我而言已經變得和呼吸一樣自然。
第一次“想讀”破百、第一次有讀者寫下書評、第一次上新書速遞……一個個“第一次”讓我體會了仿若老農看見禾苗出土般的喜悅。被列入“最近受關注的漫畫”了,從漫畫分類推薦書目的第2頁來到第1頁了——爬升到第3位了!一直在榜耶!雖然不知道會有多少讀者關注,但看見貓貓堅韌在榜的“老母親”還是甚感欣慰,終于還是實實在在地“厚著臉皮活下去”了啊。
這種交雜了期待、好奇、緊張,終于收獲小小喜悅與免不了淡淡失落交錯編織的情緒會一直持續嗎?或許只要還在當編輯,伴隨著每一本新書的誕生,這樣的過程還會重復無數次吧。
寫這篇推文的時候,我又細細閱讀了許多的讀者評論。無論是被可愛貓貓打動,還是因觸及內心而潸然淚下,又或欣賞被淡淡劇情包裹的真實與溫柔,感慨從貓貓直面生死離別中看到了死亡教育,都為解讀這本書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新視角。而因為持續關注這些評論,編輯似乎也天然有更多優勢去親近大家的想法,有時候甚至還可以在想象一條條評論背后的具體的人中得到樂趣。這種感覺就像想象著遙遠某處春日里的一座小小花園,被評分、榜單和銷量牽動的噔噔噔噔、七上八下的心,也因此得到靜靜的安撫。
用貓毒透卡捕捉春天!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只貓毒,每一只貓毒都該被緊緊擁抱。”
我想用這句腰封封底的文案,為讀者傳遞小小的溫暖與祝福。
做一本書時,想象一個看不見的讀者會對之倍加珍惜,或許是一個像貓毒一樣的可愛的人,或許就是就在身邊的朋友,需要通過它獲得一些“厚著臉皮活下去”的勇氣,或許,這個人就是被貓毒凝視的自己。
希望在春天與讀者見面的貓毒能獲得很多溫柔的擁抱,希望貓毒能代替做書的我們輕輕擁抱每一位讀者。:)
2025做書圖書市集·北京
時間:
2025.05.14(周三)預展日
2025.05.15(周四)-18(周日)讀者開放日
地址:
北京時代美術館
海淀區復興路69號華熙LIVE·五棵松
早鳥票現已開售,限時39元
點擊購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