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宮殿宇眾多,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最著名的三大殿,此外還有雍正居住的養心殿,皇室祭祀專用的奉先殿,乾隆退位后舉辦活動的皇極殿等等。
今天,咱們重點聊聊武英殿。
武英殿位于故宮外朝西路區域,和位于故宮外朝東路區域的文華殿對稱分布,和養心殿皇極殿一樣,都是單獨的區域。早在永樂十八年,紫禁城剛剛建成時,武英殿就存在了。
明朝初年,武英殿的主要作用是帝王齋居和召見大臣。后來這些事情轉移到文華殿舉辦,武英殿就變成了招待外朝命婦的場所,崇禎的皇后就在這里舉辦過生日宴會,接待誥命夫人。
再后來,明末農民起義風起云涌,明朝皇帝的祖陵被損壞。崇禎發罪己詔,停止一切娛樂活動,并且從乾清宮搬到武英殿居住,飲食起居也拋棄了帝王的繁文縟節,他要在武英殿住到天下太平。
除了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崇禎選擇武英殿應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里距離西華門和午門都很近,出宮很方便。而乾清宮處于故宮中間靠后的位置,逃跑太慢。
雖然崇禎最后沒跑,選擇與大明朝同生共死。但當初,他肯定想過逃跑方案。
崇禎自殺后,李自成成了紫禁城的新主人。紫禁城太大了,庭院深深宮墻重重,李自成知道自己初來乍到政權不穩,所以他沒有住在乾清宮,也沒有到三大殿舉辦慶典。而是和崇禎一樣,選擇了武英殿。
這時李自成只是攻克北京,并沒有稱帝。幾個月后山海關大戰爆發,李自成在吳三桂和多爾袞的聯手進攻下慘敗,帶著三萬多人逃回北京。
為了圓上皇帝夢,他就在這種情況下稱帝了。登基地點,就是武英殿。
李自成在這里接受官員跪拜朝賀,封妻子為皇后,追封祖上為皇帝。接著,僅僅過了一天,李自成就跑了。
然后清軍南下,多爾袞來了,他也選擇武英殿作為辦公場所。原因一是多爾袞不是皇帝,不能住乾清宮,到三大殿也不合適。二是這時紫禁城很多宮殿都被火燒了,去別處還得重新修。第三個原因應該也是這里方便出門,有利于人身安全。
接著就是順治進京,清朝正式入主中原。順治雖然從正陽門入宮,進入太和門舉辦登基大典,但是他也沒有直接住到乾清宮,而是在武英殿住了九個月,直到全都安穩了才搬到乾清宮。
雖然搬走了,但武英殿在順治年間一直很重要。清朝初年的很多慶典宴會活動都是在這里舉行的。
康熙繼位后,有段時間乾清宮維修不方便住人,所以康熙也搬到武英殿,還在這里學習西方科學知識,武英殿內出現了日晷、星盤等儀器。
康熙晚年和乾隆初年,武英殿變成刊印書籍的地方。
武英殿里面有一個浴德堂,洗浴的浴,名字來源于《禮記》“浴德澡身”。明朝初年皇帝在武英殿齋居,就在浴德堂洗浴。清朝武英殿刊印書籍,這里就變成蒸熏紙張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浴德堂上覆穹頂,室內四壁至頂都貼著素白琉璃面磚,頂部開窗,帶有鮮明的阿拉伯式風格。武英殿內還有一個井亭,懸石槽引水入鍋,燒水蒸氣入室,特別像土耳其的浴室,是元朝留下來的。
明清還有一個稱呼,武英殿大學士。這個大學士不是學問特別厲害,可以給皇帝或者皇子講課的老師。而是實打實的官職,并且地位崇高。
朱元璋廢除丞相后設殿閣大學士,最初是“四殿”“兩閣”,分別是中極殿大學士,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還有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最初這些大學士只是皇帝顧問,沒有啥實權,官職正五品。多年發展之后變得越來越有權力,比如張居正就擔任過東閣大學士、華蓋殿大學士和文淵閣大學士。
清朝入關后,大學士的品級直接升到正一品,其中保和殿大學士最為尊貴,乾隆年間是傅恒擔任。傅恒去世后,這個職位一直到清朝滅亡都空著。
武英殿大學士的主要職責是起草詔書,在四殿兩閣或者后來的三殿三閣中能脫穎而出,大概是因為擔任過這個職位的人太有名了。納蘭明珠,阿桂,福康安,曾國藩等人全都是武英殿大學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