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市愛衛辦發布的“2025年度上海市健康環境評價報告”獲悉,上海對8類民生場所開展健康環境評價,結果顯示民生環境衛生狀況總體良好、整潔有序,不過市民也反映住宅小區與農貿市場仍存在衛生死角,控煙管理等存在問題,一些不文明行為仍偶有發生。
據悉,健康環境是愛國衛生與健康促進的核心維度,直接關系市民的健康需求和生活質量。今年3月,市愛衛辦、市健康促進中心對商圈辦公樓、住宅小區、農貿市場(含生鮮超市)、小餐飲(小熟食店、小食品店)、中小道路、交通樞紐(含地鐵站、公交車站、輪渡口等)、公園綠地(主要包括口袋公園、社區綠地以及小區綠化帶等小型綠地)、基礎環衛設施(含公廁和垃圾廂房)等8類民生場所開展健康環境評價。
據統計,全市共查看點位8456處,包括中小道路1363條、商圈辦公樓622處、社區(村)、老舊小區1509個、農貿市場(含生鮮超市)618個、小餐飲(小熟食店、小食品店)1056家、交通樞紐985處、公園綠地(含口袋公園等小型綠地)810處、基礎環衛設施(含公廁和垃圾廂房)1493個,調查市民1000余位。
結果顯示:民生環境衛生狀況總體良好、整潔有序,交通樞紐、商圈辦公樓、小餐飲等衛生狀況、綠化養護較好;交通樞紐、商圈辦公樓、公園綠地等宣傳欄(板)廣泛宣傳健康信息;各場所規范張貼禁煙標識;病媒生物防制設施布局設置合理,中小道路、交通樞紐、商圈辦公樓、公園綠地等場所防蠅防鼠設施完備,鼠類與蟑螂密度控制良好;公共場所行人行為舉止文明、有禮貌。
評價結果也反映出一些薄弱環節,存在問題點位約占總點位數14.60%;市民意見調查發現的問題,與評價結果基本一致,主要體現五方面:一是環境衛生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主要包括住宅小區與農貿市場的衛生死角等問題;二是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住宅小區、農貿市場、小餐飲場所及基礎環衛設施尚不規范;三是控煙管理也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商圈辦公樓與交通樞紐等場所;四是健康宣教,還需重點加強住宅小區與農貿市場及部分健康主題公園等;五是不文明行為,在交通樞紐與公園綠地相對突出,主要表現為隨地吐痰和亂扔垃圾、尤其煙頭等。
市愛衛辦表示,各區將結合正在開展的愛國衛生月活動進行專項清理環境衛生整治,下一步通過“四步走”逐步改善衛生短板,具體為:強化重點場所整治,推動落實“周四大掃除”;完善病媒生物防制,著力落實重點區域毒鼠盒、捕蠅籠等設施維護;推進無煙環境建設;創新健康教育傳播。市愛衛辦同時呼吁:社會各界與廣大市民共同努力,從維護身邊的健康環境做起,持續推進環境改善和提升,為即將開展的夏秋季愛國衛生運動打好衛生防病環境基礎。
原標題:《上海健康環境評價報告出爐:總體良好整潔有序,還有這些薄弱環節…》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顧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