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乒協宣布劉國梁主動辭去主席職務,由王勵勤接任。這一決定被視為中國乒乓球“新老交替”的重要節點,也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現在給劉國梁蓋棺定論,可以說他推動乒乓球市場化國際化功不可沒,但在飯圈問題上沒有控制好,這可能也是他請辭的導火索。
劉國梁的功績首先體現在他對乒乓球職業化與市場化的開創性探索。2018年上任乒協主席后,他提出打造頂級體育IP的目標,提出中國乒乓世界分享的口號,通過WTT賽事借鑒網球大滿貫的成熟模式,借助短視頻平臺擴大運動員曝光度和商業價值。
乒乓球運動世界參與度不高,就連中國也出現過觀眾席只有一個老頭啃燒餅的奇景,原本天天擔心被踢出奧運大家庭。但劉國梁作為國際乒聯第一副主席,WTT董事會主席、中國乒協主席,三位一體的職務方便他統籌規劃,在提高乒乓球賽事票房、收視率和獎金方面頗有建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乒乓球(7226次)力壓足球(3023次)籃球(2278次),2024年上熱搜總次數遙遙領先,足球記者賀曉龍,籃球評論員楊毅紛紛來蹭熱度。于是互聯網出現了罕見的現象,很多靠寫足球籃球謀生的寫手,趨之若鶩都忍不住涉足乒乓球,因為孫穎莎王楚欽等乒乓國手人氣爆棚,人紅是非多,有利于他們借題發揮。
此外,通過“國球三進”(進校園、進社區、進公園),“戶外乒乓”等活動,劉國梁將乒乓球從專業競技延伸至大眾生活,強化了其作為國球的社會影響力。國際化、商業化、親民化各個方面都交出滿意答卷。
然而,劉國梁未曾預料到,市場化的高歌猛進會催生畸形的飯圈文化。劉國梁早期對飯圈的態度較為包容,沉醉于迷妹的尖叫,認為紛雜流量是市場化的必要代價。但隨著極端粉絲對運動員心理和隊伍團結的破壞,他不得不在2025年多次發聲,要求整治“駐地蹲守、造謠引戰、賽場攻擊”三類亂象,并聯合平臺解散運動員超話。
某種程度上,劉國梁也算是養蠱反噬,他的初衷當然是好的,他不服氣,憑什么演唱會萬人空巷擁躉瘋狂,我們的乒乓健兒就比流行歌手差嗎?但是當他真的把乒乓球這塊蛋糕做大,突然發現國球畢竟不是內娛,有些東西他控制不了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