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英國《金融時報》4月21日稱,中方管制措施引發了歐洲和日本汽車行業對供應短缺和停產的擔憂,由于相關稀土和磁鐵庫存極為有限,不少企業急于囤貨并尋找替代供應。報道還提到,盡管日本等國一直在尋找減少對中國稀土依賴的方法,但建立新供應鏈面臨諸多難以逾越的挑戰。報道稱,一些貿易商和高管警告稱,中國最近對稀土礦物實施的出口管制可能導致汽車生產停產,一旦中方完全切斷出口,關鍵磁鐵的庫存將在數月內耗盡。
稀土(資料圖)
美國發動關稅戰之后,局勢遠不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所期待的樣子。中國直接反擊,給美國制造不小的麻煩,尤其是對稀土出口進行管制,打到美國軟肋上。在中國管制稀土出口后,印度媒體《歐亞時報》在2025年4月20日的報道中宣稱,已經發現特朗普急了,開始滿世界找稀土。美國完全就是一個稀土材料進口國,主要從中國進口,不僅是稀土,許多原料都需要是中國供應,中國要卡脖子,美國只能難受了。
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華商品征收“對等關稅”。僅兩天后,中方出臺系列措施精準反擊,除加征關稅外,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去年12月,中國曾宣布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報道稱,目前,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影響正在迅速顯現。美國稀土咨詢公司JOC的創始人約翰·奧默羅德告訴CNN,自出口管制實施以來,至少有五家來自美國和歐洲公司的稀土在中國的運輸已被叫停。
稀土礦(資料圖)
在高科技行業有這么一個說法,說誰掌控了稀土供應鏈,誰就能夠遏制住下一代尖端科技的咽喉。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制措施,已經引起了一些美國航空航天制造商的擔憂。他們擔心,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制措施將直接掐住美國六代機的“命門”。在六代戰機當中,鏑用于制造強大的高溫磁鐵,從而實現對戰機系統的精確控制;釔支撐著發動機涂層與激光系統;釓決定著雷達性能。中國這一次管制的物項當中,氧化鏑、氧化鋱等關鍵材料占到了全球供應量的90%。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項行政命令,該命令指美國正計劃囤積太平洋海底發現的金屬,加大開采海底金屬結核,并儲存在美國境內,以應對中國限制稀有金屬出口的情況。據報道,世界大多數海底普遍存在多金屬結核,這些像土豆大小的結核是在海底高壓下經過數百萬年形成的,富含鎳、鈷、銅、錳等金屬,這些金屬是制造電動汽車電池、軍工設備以及高科技產品的重要原材料。
稀土礦(資料圖)
過去,西方媒體最喜歡報道,某地發現了超大稀土礦,西方將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國際組織也給出過相關數據,中國稀土探明儲量從2010年的全球占比50%,到今天的34%,好像有一種中國不賣西方稀土,以后想買都賣不掉的感覺。但事實就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同時,也是最大的稀土進口國。因為稀土不是挖出來就能用了,要通過萃取技術把中的微量金屬元素給提取出來,之后才能用于工業加工,中國真正能卡美國脖子的,不是稀土的數量,而是萃取和加工技術。
美國正在計劃增加稀土礦的開采,但是提煉與加工問題沒法解決,連所需的技術都存在空白。中方宣布對美國實施反制,已表明中方最直接態度,也證明特朗普或是真踢到鐵板了。關稅戰不會讓美國占到任何便宜。現在美國必須為其發動關稅戰付出代價,美國高科技產業,別管與軍工是否有關系,都要受到影響,美國要明白:自己不可能一直占便宜,而不付出代價。現在,到了付出代價的時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