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果洛乘火車到西寧、從西寧驅車抵達蘭州,從蘭州搭乘飛機來到上海……來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拉智覺熱藝術團經過十幾個小時的跋涉后,第一時間出現在上海滬劇院的彩排現場。記者見到26歲年輕的藝術團團長才索,穿著鮮艷民族服飾的小伙子靦腆地說:“雖然路遠但不累,大家都很快進入(演出)狀態。”
4月21日-22日,上海滬劇院汾陽路150號老洋房與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迎來了兩場跨越2000公里的文化之約。上海滬劇院與拉智覺熱藝術團攜手獻上“江源共韻,情滿山海”滬劇經典折子戲與達日歌舞融合演出,這也是上海援青踐行“民生為本、產業為重、規劃為先、人才為要”宗旨的縮影。
吳儂軟語的婉轉與雪域長歌的豪邁,在舞臺上繪就一幅民族文化交流的畫卷。演出中,滬劇經典折子戲《庵堂相會·問叔叔》《胡錦初借妻·洞房》《羅漢錢·燕燕做媒》與達日歌舞表演、格薩爾藏戲《幸福達日》《最美家鄉》《嶺鄉盛宴》等交替上演。藏族演員們用靈動舒展的肢體勾勒雪山草原的壯美輪廓,用高亢的歌聲表達對生活的深切祈愿。滬劇的青年演員們也拿出“傳家寶”,帶來滬劇中男聲演唱難度最高的一段“賦子板”,一口氣報出天上地下、山上水中、飛禽走獸、魚腥蝦蟹、十二生肖燈等100多句唱詞,同時還融入了“云手”“錯步”“雙飛燕”等戲曲身段。
果洛被譽為“青藏高原上的明珠”,擁有壯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達日縣委、縣政府的悉心培育下,2015年年底,拉智覺熱藝術團應運而生。成員多來自監測戶、脫貧戶與低收入群體。拉智覺熱藝術團是一支年輕的藝術團體,才索自稱是團里的“老人”,“我們的團隊充滿活力,平日和假期里的演出都很多,這次帶來的節目都是我們新創作的拿手戲。”他自豪地說。
在上海滬劇院見到彼此,兩個團的青年演員沈佳妮和才措給了彼此一個大大的擁抱。早在2023年11月和2024年12月,上海滬劇院就兩次受青海果洛州邀請,前往當地交流學習。在果洛,沈佳妮和才措就締結了深厚的友誼,兩人經常給對方演出的朋友圈點贊,交流表演心得。演出在歌舞滬劇《唱支山歌給黨聽》中收官,浦江浪與雅江濤共鳴,合奏出滬果兩地守望相的深情厚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