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鈞達股份”)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計劃發行不超過8716.78萬股,華泰國際、招銀國際及德意志銀行擔任聯席保薦人。
對于光伏行業來說,如果鈞達股份成功上市,將成為國內首家“A+H”上市的光伏電池制造商。然而,這已經不是鈞達股份第一次沖刺港股IPO了。
2024年2月,鈞達股份首次遞表港交所,但因行業低迷未果;同年10月、2025年4月兩次更新招股書,最終于2025年4月21日通過聆訊,此次,港股上市,鈞達股份擬募資約30億港元。若成功,將成為首家“A+H”光伏電池制造商,與晶澳科技等競逐港股賽道。
1、從海南起家到光伏轉型
鈞達股份成立于2003年,前身為海南鈞達汽車飾件公司,由楊仁元創立,主營汽車塑料內外飾件,在2017年的時候登陸深交所,然而,隨著傳統汽車業務增長乏力,2018-2020年凈利潤連降三年,2020年歸母凈虧損達1.6億元,觸發轉型需求。
2019年,創始人楊仁元之女陸小紅接任董事長,開啟戰略轉型。2021年9月,陸小紅以14.34億元收購捷泰科技51%股權,正式進軍光伏電池領域。彼時鈞達賬面資金僅3億元,收購資金依賴借款及股權轉讓,被視為“豪賭”。
2022年6月,鈞達再斥資15.19億元收購捷泰剩余49%股權,實現全資控股。兩次收購合計耗資29.53億元,鈞達徹底剝離汽車業務,轉型為專業光伏電池制造商。轉型后,同年營收突破110億元,凈利潤8.21億元,公司的市值也從2021年8月的40億元一度沖高至2022年底的434億元,漲幅近10倍。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4年其N型TOPCon電池在全球專業制造商中市占率達24.7%,排名第一;光伏電池總份額17.9%,位列第二。
2023年,光伏行業產能過剩加劇,電池片價格暴跌超40%。2024年鈞達股份營收同比下滑46.7%至99.24億元,毛利率轉負至-0.9%,凈虧損5.91億元。2025年Q1營收同比再降49.5%,凈虧損1.06億元,但環比減虧39%。
當前光伏電池技術處于P型PERC向N型迭代的關鍵期,TOPCon憑借性價比優勢成為主流過渡路線。鈞達股份的210-NN型、182-NN型TOPCon電池正面效率均≥26%,雙面率≥80%,處于行業第一梯隊。HJT、BC電池等新路線加速商業化,可能擠壓TOPCon的市場空間。
2、高杠桿下的生存危機
根據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鈞達股份的營收分別為110.86億、186.11億、99.24億元,2024年同比腰斬;歸母凈利潤從8.21億元驟降至-5.91億元,反映行業寒冬沖擊。
到了2025年,鈞達股份第一季度營收18.75億元,環比增長7.3%;凈虧損收窄至1.06億元(環比減虧82%)。這一改善得益于海外訂單增長及成本優化,但同比仍下滑49.5%,復蘇基礎尚不穩固。
而截至2024年末,鈞達股份的現金及等價物為26.16億元,但短期借款+應付賬款達60.65億元,流動比率0.99,速動比率0.91,短期償債壓力顯著。經營性現金流凈額6.54億元,同比降66.9%,Q1凈流出3.84億元,流動性持續惡化。
在光伏行業低迷的情形下,2024年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從Q1的95.7%降至Q4的70.5%,2025年Q1進一步跌至66%。海外銷售占比雖從4.7%躍升至58.1%,其中主要是印度、土耳其為主,但難以抵消國內需求萎縮。
在凈利潤上,2024年鈞達股份獲政府補助6.15億元,占凈利潤的104%,同期計提資產減值損失8.94億元,主要因P型PERC產線淘汰。非經常性損益掩蓋主業虧損風險。
3、港股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截至4月22日收盤,鈞達股份的A股市值為91.93億元,相比起2022年的巔峰市值的434億元,已經縮水了近80%,也可以看出光伏行業內卷下的殘酷競爭。
此次,鈞達股份第三次沖刺港股IPO,選擇港股上市是為了緩解財務壓力,并且加注海外市場嗎?
根據招股書顯示,此次港股IPO,鈞達股份的募資將押注海外與研發。包括計劃將募資投向阿曼5GW電池基地(總投資7億美元)、BC/HJT技術研發及全球銷售網絡建設。阿曼項目可規避美國關稅(稅率10%),目標2026年投產,覆蓋中東及歐美市場。
而海外的阿曼項目若順利投產,可搶占美國市場缺口,在2025年美國本土電池產能不足12GW,但地緣政策風險并不小,尤其是在海外建廠的成本也非常高,都是隱藏的憂患。
目前,港股光伏板塊估值低迷,這樣的環境下,鈞達股份選擇上市,H股是否會大大折價?一旦引發募資不及預期的狀態,那么勢必導致債務危機提前爆發。
鈞達股份的IPO,不光是光伏行業從“產能擴張”轉向“技術+全球化”競爭的分水嶺事件。更是折射出中國光伏中游廠商的集體困境,技術紅利期縮短、一體化巨頭擠壓、資本開支剛性。
尤其是在這樣的寒冬中,鈞達股份能否成為“剩者”仍存在巨大不確定性。光伏行業的淘汰賽遠未結束,鈞達的港股征程或將書寫專業化電池廠商生存范本的終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