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為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中方管制稀土出口精準反擊特朗普關稅,也著實令不少西方業界人士直“喊疼”。英國《金融時報》4月21日稱,中方管制措施引發了歐洲和日本汽車行業對供應短缺和停產的擔憂,由于相關稀土和磁鐵庫存極為有限,不少企業急于囤貨并尋找替代供應。報道還提到,盡管日本等國一直在尋找減少對中國稀土依賴的方法,但建立新供應鏈面臨諸多難以逾越的挑戰。
2024年巴黎車展(資料圖)
稀土在新興技術和產業中具有重要作用,全球主要經濟體均已將其納入關鍵礦物清單,建立稀土戰略儲備,成立稀土回收工廠,并加快在全球范圍內廣泛開發稀土資源。對于戰略性礦產資源實施出口管制,為國際通行做法,目前,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作為“瓦森納安排”(WA)、“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MTCR)、“核供應國集團”(NSG)等4個出口管制國際多邊機制成員,均已對符合特定指標的35種戰略性礦產材料及其技術實施列管。
毫無疑問,中國實施的稀土出口限制措施主要針對的是美國的軍工和高科技產業領域。作為全球稀土資源的重要供應國,中國的稀土儲量約占全球總量的40%,而稀土產量更是高達全球總產量的70%。這一禁令生效后,對美國相關產業產生了顯著影響,其中就包括剛剛啟動的美國第六代戰斗機研發項目,該項目因此不得不面臨擱置調整。事實上,全球仍有30%的稀土產量來源于海外各國。即便美國從其他國家獲取了稀土資源,也難以實現加工提純。
一位腦瘤患者躺在MRI掃描儀中(資料圖)
除此之外,隨著中美貿易緊張持續,不少美國專家擔憂,依賴中國制造的醫療保健產品的美國人將被迫陷入地緣政治的交火之中。特朗普威脅對進口藥品征收關稅后,這些擔憂變得更加嚴重。美國專家們還擔心醫療行業關鍵稀土元素的短缺。稀土元素具有耐熱性和磁性等特性,使其成為先進醫療技術的關鍵組成部分。中國擁有大量稀土儲量,但由于其加工能力強,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據主導地位。根據國有關數據,2023年,約90%的精煉稀土來自中國。
中國為何能對稀土“卡脖子”?答案在于其對全球供應鏈的掌控。稀土礦藏雖分布于澳大利亞、美國等地,但提煉過程復雜、污染嚴重,中國憑借低成本、成熟技術和寬松環保政策,壟斷了全球加工市場。IEA數據顯示,中國占全球61%的稀土開采和92%的加工,控制著從礦石到成品的完整產業鏈?!督洕鷮W人》2025年4月報道,中國通過數十年的戰略投資,建立了高效的稀土加工體系,西方國家難以企及。
稀土(資料圖)
分析人士指出,稀土是中國在此輪貿易戰中最有力的武器之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早前刊文分析稱,中國打出了這張強有力的牌,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都~約時報》也提到,早在2010年中國對日本實施稀土禁運令后,美國就意識到了對中國稀土供應依賴可能帶來的風險。然而,15年來,美國在政策制定和產業發展上進展緩慢,導致至今在稀土加工和磁鐵生產等方面仍高度依賴中國。
中美關稅戰對雙方都有影響,但現在討論的焦點不在于我們能否應對關稅戰的影響,而是美國能否承受隨之而來的后果。根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對美國的影響相當嚴重,已經觸及到國家安全的層面。美國的很多高端武器裝備離不開稀土材料,越是先進的裝備,對稀土的需求越旺盛。比如說,一架F-35戰斗機大約得用到440公斤稀土材料,而一艘伯克級驅逐艦則需要大約230公斤,沒有稀土材料,就無法進行生產。
美國若想真正從根本上消除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需在技術研發與產業升級上加大投入,而非期盼通過政治干預速效解決。中國展現的,不過是保護自身利益的一面盾牌,而非挑起事端的矛頭。美國面臨的“卡脖子”困局,也為其他國家敲響了警鐘:在全球化時代,確保供應鏈安全與多元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