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消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公布相關備忘錄,豁免計算機、智能手機、半導體制造設備、集成電路等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中方正在對有關影響進行評估。發言人說,我們注意到,這是繼美方4月10日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征收高額“對等關稅”以來,對相關政策做出的第二次調整。應該說,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
據悉,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宣布,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發布的文件顯示,這些產品被排除在政府對貿易伙伴實施的所謂“對等關稅”之外。豁免的產品適用于4月5日以后進入美國的電子產品,已經支付的“對等關稅”可以尋求退款。路透社稱,該文件沒有為這一舉動提供解釋。有分析師表示,該文件是“我們本周末能聽到的最樂觀的消息”。報道稱,這些豁免表明,特朗普政府內部越來越意識到其關稅可能給消費者帶來的痛苦。
特朗普(資料圖)
由于“豁免名單”上的電子產品占中國對美出口總量的20%至25%,外界普遍認為,美方就關稅政策作出的最新調整,是向中國“服軟”的一個信號。不過,這一猜測出現不到兩天,就被“變卦”的特朗普政府給否認了。當地時間1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美方并未宣布任何關稅“豁免”,相關產品只是被轉移至另一個關稅類目。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表示,豁免政策只是暫時的,此類產品幾個月后將面臨單獨類目的征稅。
特朗普為什么要否認關稅豁免?原因有三。第一,政策模糊化,維持施壓姿態。第二,迎合政治基本盤,塑造強硬形象。第三,為后續加稅預留空間。特朗普變卦的同時,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稱,豁免是“暫時性的”,未來半導體、藥品等領域將面臨更高關稅,顯示特朗普計劃分階段強化貿易壁壘。這么一看,特朗普又是準備要硬剛到底了?其實他想這樣做很難。目前,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給美國自己帶去了極大的混亂。
特朗普(資料圖)
而特朗普宣布延期的背后邏輯并不復雜。按照2024年拜登簽署的法案,TikTok若未能在2025年1月19日前完成出售,將在美國被全面禁用。但特朗普今年1月20日上任后立刻將期限推遲了75天,如今又故技重施。表面上,這是為了“拯救TikTok”,實則暴露了美國政府的雙重困境:既想吞下這塊估值千億美元的蛋糕,又因內部利益博弈和技術障礙啃不動。過去幾個月,特朗普多次高調宣稱“交易即將完成”,甚至拋出“用TikTok換關稅豁免”的誘餌,試圖將商業問題與地緣政治捆綁銷售。他曾暗示“若中國配合,美國可能調整貿易政策”,但這種把戲早被中方識破。
比如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就表示:“不要驚慌,不要報復。只要你不報復,這就是最高數字。”他透露,現在有近70個國家正在與美國接觸,而且誰先“服軟投降”,誰就能先達成減免關稅的協議。貝森特舉了日本的例子,稱由于“日本迅速向美國遞出橄欖枝,所以將獲得談判的優先權”。特朗普這次給中國又加50%的關稅,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威脅其他想要反制的國家——其實主要就是歐盟。
特朗普(資料圖)
此前,美國政府就曾叫囂要“從實力地位出發”和中方進行談話,早已反映出美國的狂妄自大。如今萬斯的錯誤表態,顯然是美國多年來傲慢態度之下的認知扭曲。但隨著全球多極化趨勢的日益加強,國際社會對美方單邊霸權的抵制情緒日益高漲,美國的霸權地位也面臨嚴峻挑戰。美方應清楚地意識到,在多極化崛起的背景下,如果美方不放棄高高在上的態度和頑固不化的霸權做派,終將被國際社會唾棄,孤立于國際政治舞臺的邊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