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居民辦事更方便了?!薄吧鐓^變得安靜和諧了?!薄叭罕娔艿谝粫r間找到矛盾糾紛調解員和法律明白人?!薄叭缃裾衣蓭熥稍兎蓡栴}方便極了。”“這個基層社區四季都能聞到‘法治花香’?!碑數厣鐓^居民對景洪市司法局允景洪司法所與允景洪街道花卉園社區聯合推出的“法治+”社區治理模式稱贊道。
日前,記者跟隨云南省司法廳組織開展的“抓落實 勇擔當 奮力譜寫司法行政新篇章”全媒體采訪團,前往景洪市花卉園社區開展采訪活動。剛到社區,記者便被社區里的果香與花香吸引,深入走訪時,又被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人員的事跡所感動,細細品味時,深感“八五”普法工作的艱辛與成效的顯著……
人民調解員正在調解矛盾糾紛
“法治+”讓社區由鬧變靜
剛步入花卉園社區,全媒體采訪團便被社區便民服務站對面的“小集市”傳出的陣陣濃郁果香所吸引,走進集市,各色南亞東南亞熱帶水果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可以說,社區居民法律意識的提升,便從這里開始?!痹撋鐓^黨總支書記、社區調解委員會主任、法律明白人龍玉蘭朗聲說道。
以前的花卉園社區,道路兩旁小商販隨意擺攤,不僅影響市容市貌,擺賣的商品品質也沒有保障。為此,龍玉蘭帶領班子成員入戶走訪群眾,認真聽取群眾的需求和意見,及時召開社區共建理事會協商議事會議,找準破題點。
于是,籌建便民小集市工作被提上日程。龍玉蘭找到市場監督管理局和轄區單位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召開協商議事會,大家一致決定:將釋法說理與集市改造工作同步進行。當法律服務在基層社區有效延伸,社區居民與轄區商販“明了法”“懂了理”“順了氣”后,小集市順利落地。
在小集市建立之后的經驗總結會上,花卉園社區同社區居民代表商議后決定,在該社區建立“法治+”社區治理模式,在常態化普法工作中,充分尊重群眾意見,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召集黨員干部、樓棟長及志愿者集中學法,在社區廣撒“法治種子”。
“法治+”讓社區由舊變新
當“法治種子”撒進社區責任田,會開出什么樣的花朵?集市里菜品水果質量變好了,社區的衛生環境變好了,網格責任單位權責更明晰,群眾法治理念不斷提升,生活過得一天比一天“新”。
據介紹,花卉園社區與AAAA級旅游景點是“鄰居”,是游客的集散地,亦是高關注區,僅有5.2平方公里的社區內,駐有行政、企事業單位47家,商業網點568家,容納了4332戶13340人,是典型的老舊小區集中地、人口密集型社區,治理難度可想而知。
“得依托法治的廣度,提升法治的精度。”景洪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刀鈺玲一語中的。記者了解到,早在“七五”普法期間,西雙版納州司法局、景洪市司法局便與花卉園社區一起開展了“法治+機制”工作的探索。
春意盎然的街道旁,一份設計精巧的社區居民公約非常顯目,該公約于2020年3月6日修訂完成并正式施行,旨在通過建立和完善組織機構、規章制度,促進社區管理法治化、規范化、常態化,進一步夯實民主基礎。
允景洪司法所所長、人民調解員廖勤華解釋,以前,雙方發生矛盾后,當事人多靠“吵”解決,當社區黨員干部、樓棟長及志愿者加入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后,這一現象有所改觀;有了《花卉園社區居民自治章程》和《花卉園社區居民公約》后,遇到相關矛盾糾紛,當事人在“搬”出《章程》與《公約》說理的同時,第一時間聯系網格員及矛盾糾紛調解員,避免矛盾糾紛進一步激化。
在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中,花卉園社區居民的文明程度得到巨大提升:大家不吵了,都說吵架不文明,遇事找法才文明。
當“法治+”治理模式作為一種新理念飛進尋常百姓家,社區基層治理根基變得越來越牢固。
“法治+”讓隊伍由廣變精
如何拓寬法治的“廣度”,提升法治的“精度”?刀鈺玲表示,一方面得靠人,另一方面得“集智”——允景洪司法所與花卉園社區又開始了“法治+隊伍”的探索。
當黨員干部、樓棟長及志愿者這一批“法治種子”撒進社區責任田,法治的觸角有了,卻不夠專業,那便開展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培育工程,打造一批群眾信得過、法律素養高、工作能力強的“明星”級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
龍玉蘭、刀鈺玲和榮獲“云南百佳法律明白人”稱號的景洪市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肖玲都在這支“明星”級隊伍中。
做“明星”級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并不容易,需要打破舊有的普法工作思路,需要有實打實的調解真功夫。在“八五”普法期間,云南司法行政系統開展了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司法局整合優勢資源,亮出本土普法“新名片”——“哨傣”所長普法宣傳隊(“哨傣”在傣語中指的是“傣族姑娘”),她們懂政策、知法律,通傣語、擅宣講,成為西雙版納州司法行政系統“八五”普法工作中的獨特風景。
除雙語歌舞普法外,“哨傣”所長普法宣傳隊還在法治文創集市趕擺場上“出攤營業”,打造可互動、可體驗的法律咨詢服務,精心準備的寫有“普法關鍵詞”的書法團扇、簸箕、傣陶、手鼓、油紙傘等文創產品,在一次次趣味橫生的普法問答活動中被群眾“帶走”。
允景洪司法所與花卉園社區共培養法律明白人6名、人民調解員3名,組建人民調解委員會1個,他們通過優質法律服務在社區群眾家門口畫下“同心圓”。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隨著社區公民法治素養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顯著提升,花卉園社區在不到3年時間內就“爆發式”增加了14支社區志愿者服務工作隊——螢火蟲志愿服務隊、劉奶奶環保衛士志愿者服務隊、小火炬志愿服務隊、法治陽光志愿服務隊……花卉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門口的小黑板上排列著各志愿者服務隊的“工作檔期”。
數據顯示,“八五”普法期間,花卉園社區人民調解員參與調解矛盾糾紛2000余件,涉及當事人3000余人,涉及金額1.5億余元;開展入戶走訪宣講130余次,集中普法宣傳28次,代寫法律文書40余份,解答法律咨詢100余人次。
2022年12月,花卉園社區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
首席記者 鄭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