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日徹底服了!此次中美關稅戰,中國這波操作徹底顛覆西方認知
黑色縱談
文/志超
中美貿易戰的背后,除了關稅的較量,還有一場資源與產業鏈的博弈,你知道?我國通過稀土資源的掌控,正在悄然改變全球經濟格局,甚至讓美國的農民都感到壓力山大,這場看似無休止的斗爭,究竟誰才是贏家?
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的開打讓世界經濟格局產生了動蕩,很多人都在猜測這場貿易戰的最終結果是什么,中美兩國誰會成為勝利者,誰又會是敗者。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貿易戰的發生并沒有讓美國如愿以償,我國的經濟韌性遠超美國的預期,兩國之間一直處于斗智斗勇的狀態,美國加征關稅,我國就采取反制措施,互不相讓。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我國的大規模反擊讓美國有些承受不住了,尤其是當我國宣布對美國的農產品加征關稅的時候,美國農民的憤怒直接傳到了特朗普的耳朵里,因為農民是特朗普競選總統時的重要支持群體,如果失去了他們的支持,特朗普的生命將會受到嚴重威脅。
除了對農產品加征關稅之外,我國還用稀土元素武器打擊美國,美國試圖通過限制我國的稀土供應來打擊其軍工產業,但是卻不想招致了反擊,華爾街的軍工股應聲大跌,美國限制稀土出口給其帶來的損失遠遠超過了對我國征收關稅所造成的損失。
阿根廷的一家媒體更是直接把我國稱作了“新秩序的建筑師”,這個名字雖然看起來褒義,但是大家都知道,新秩序往往意味著舊秩序的崩塌,舊秩序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體系,而新秩序則很有可能是以我國為中心的以資源管理和產業鏈布局為核心的新經濟體系。
過去,美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其他國家即便心里不舒服,也都只能忍耐,因為美國是世界頭號經濟體,是全球貿易的絕對主導。
但是現在看起來,這種格局要被打破了,我國在資源管理和產業鏈布局方面取得了成功,美國雖然試圖通過制裁來打擊其發展,但是卻發現自己已經掉進了我國布下的陷阱中。
之前美國試圖通過限制稀土出口來打擊我國的軍工產業,但是稀土對于美國來說也是一個雙刃劍,軍工產業需要稀土,而華爾街也需要軍工產業,如果因為限制稀土而導致軍工產業蕭條,那么華爾街將會遭受無法承受之重。
我國卻不一樣,其稀土資源豐富,而且早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美國雖然也有稀土礦,但是卻根本無法形成規模,更別說生產出來之后還要運往消費市場,美國的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最終美方不得不妥協,在稀土問題上試圖與我國合作,雙方達成協議,共同開發一個位于美國本土的稀土礦,這個礦預計儲量在3000噸以上,如果按照目前市場上稀土的價格來計算,這個礦的價值超過百億美元。
而我國這邊則傳出了好消息,德國對美機械出口大幅下降,但是對華數字機床訂單卻激增,這說明德國正在重新審視與我國之間的經濟關系,中美之間雖然依然劍拔弩張,但是德國卻已經開始向我國靠攏,這對于美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日本在這場博弈中表現得非常靈活,中美兩國對抗的時候,日本試圖夾縫中生存,與美國保持著良好的同盟關系,但是同時又沒有放棄與我國合作的可能性。近幾日日本又對我國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前不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剛剛訪問了我國,此行主要是為了促進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
日本在半導體、汽車等領域具有很強的優勢,而我國在資源管理和產業鏈布局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成績,兩國如果能夠聯手合作,很有可能會形成合力,對抗來自美國的壓力。
日本媒體對于我國近幾日采取的反制措施給予了高度評價,甚至認為這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應對策略。尤其是我國主導制定的17項稀土國際標準,更是直接限制了西方國家高端制造業的發展,以前他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現在不得不看我國的臉色。
我國還成功地把稀土礦石的附加值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前1噸稀土礦石頂多值幾百美元,現在按照市場價格已經接近2萬美元,這里面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恐怕只有礦業公司的人知道。
這場貿易戰真是個復雜的棋局,各方都在算計著對方的每一步,看完這些,你覺得我國能否在這場博弈中脫穎而出?還是說美國的反擊還有機會逆轉局勢?
個人觀點,五千年來,中國一直都是引領世界的,當之無愧的老大,只是近兩百多年打了個盹才讓西方超越了,未來我們還會是會當凌絕頂的存在,偉大的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