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建成,福平鐵路通車以來,平潭便逐漸成為我省最熱門的濱海旅游地。到了夏天游客如潮水般涌向平潭看海,從3月份便開始追藍眼淚。緊接著2023年夏天“一閘三線”工程正式投用,平潭用上了大樟溪清澈見底的自來水,不僅解決了當地百姓喝水問題,更是大大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如今外省游客來福建看海大多以平潭為首選,在這個信息資訊再也不閉塞的時代,大家都知道平潭的海景、沙質、水質遠勝廈門。隨著旅游業的繁榮發展,缺少工業的平潭有很多人就指著夏天旅游旺季吃飯,自建房紛紛改成民宿。去過平潭的人也都知道,當地村民住房以石頭為主。游客們看著固然新鮮,但對當地人來說,隨著房齡變老,居住問題會越來越頭疼。
早年蓋了鋼筋水泥房的人算很幸運,隨著綜合實驗區的成立,平潭對自建房的管控越來越嚴,甚至危房翻建都難以獲批。最近平潭有關部門更是明確回答:為進一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全區暫緩了危緊房改造(含老城區危房重建審批)。
翻建是沒指望了,就連房屋想要修繕還得提出申請。倘若房價一直保持在低位,不讓蓋能買得起倒也不是問題。只可惜后來平潭房價翻著跟頭往上漲,一平一萬多的商品房讓普通剛需頭疼不已。自建房不給批,商品房買不起,這讓人家怎么辦才好?
綜合實驗區成立十幾年來,平潭人口負增長,GDP淪為福州墊底,擺在普通人面前沒有太多好的就業機會。當地工資水平跟不上房價漲幅,否則也不會有那么多平潭剛需被逼到福清東瀚買房,到頭來一平五千多還以斷供收場。
平潭開發這么多樓盤,原來不只打算賣給本地人,現如今僅有本地需求還買不起,這也讓有關部門頭疼不已。我們看平潭樓市數據很有意思,去年6月6日平潭綜合實驗區政務中心發了一份《新建商品房、二手房交易情況》,說2022年新建商品房網簽面積29.67萬㎡,其中住宅2238套、26.25萬㎡;2023年新建商品房網簽29.87萬㎡,其中住宅2260套、26.78萬㎡。
看上去數據挺“好看”,在樓市萎靡不振的時期還能有點增長。但實際情況是這樣嗎?我們看去年底發布的《平潭統計年鑒2024》,明明白白寫著2023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指標是一連串非?!袄毖劬Α钡呢撝?。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28.6%,其中住宅-33.3%,個人按揭貸款-35.7%。
除此之外,房地產業固定資產投資-66.7%,房屋新開工面積-70.6%。其實到這里我們不難看出,平潭樓市就像打了死結,一方面沒有多少新盤入市,另一方面商品房銷量還在下滑。
我們再查一下平潭預售許可情況,就會發現至今在售的仍以2020年以前的老盤為主,近幾年平潭極少有土地出讓,自然也就沒幾個新盤。這是因為當地財政富裕,不想賣地也不需要賣地嗎?顯然不是。只是無奈這個死結越打越緊,房子賣不動,土地也拍不出去。
比如我們看平潭商品房網簽公示,這個位于嵐城組團的2019G057地塊,從2019年折騰到現在,這么長時間也就賣出去兩百多套房。說來平潭在售樓盤數量跟隔壁福清、長樂相比已算很少,就這點房都賣不完,那拿再多地出來拍又有何用呢?
2019年是平潭最后的土拍小高峰,但大部分地塊都靠本地國企兜底,而后再找品牌房企合作。凡是2019年以前在平潭拿地開盤的都算“幸運兒”,趁著最后一輪“漲價去庫存”帶來的樓市巔峰基本售罄。而2019年以后的那些就賣得舉步維艱,后來眾多房企“爆雷”,又給平潭留下不少爛攤子。
在2020年以后也就世茂搞了一個海峽戀島,2021年碧桂園成為最后一個在平潭拿地的外地開發商(碧桂園云頂),此后長達三年平潭再無宅地出讓。眼看著長時間賣不出地,2024年底平潭本地國企忍不住兜了一次底,2025年4月25日又上架澳前兩塊宅地。
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已經不必考慮這個死結如何解,因為在管理權交還福州之前暫時無解。我只能建議福州市本級多給平潭剛需一點幫助,那邊不讓自建房,房價又很貴,這邊可以在濱海新城多拿點物美價廉的保障房,定向供給平潭百姓,反正他們中的很多人要在福州六區上班。比如同樣一平五千多,雙龍新居高品質帶精裝,像這樣的項目地段豈不是遠勝福清東瀚和平潭本島?幫不了平潭,就先幫助自己的子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